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并且与家属或同修之师兄师姊们互相帮助提醒,也可以确保能依所署条件这样器官捐赠,这样才能圆满我们发心布施内财,及救护众生的大功德。不过我们老实说,医生是否愿意在死前施打麻醉剂才做器官切除手术呢?这个要求还有待商榷,因为依于医学的角度和认知,医生们大多认为没有必要,这是多此一举。还有也会因为死亡时间较难预测,倘若施打麻醉剂而导致捐赠者的死亡,还得负上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说,众生的发心往往不一样,因为有私心或无私心、大心与小心,就导致求道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差异不同。如果能真的为众生发大悲心,以此而志求无上菩提,就能够被三宝的威神力所护持,业障就可以渐渐的清净;善根发起以后,就不会再退转掉。为什么要发起志求无上菩提,以及于三宝上面做种种的善行呢?马鸣菩萨说:以真如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随顺真如修行善业。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时道场如有可以服务大众的机会,更要发心去作;护持正法的功德,不仅可以消自己业障,更能增加福慧。有幸追随老师学习的这些日子,真的才体会佛法深如海,学然后知不足的惭愧。把忏悔作为日常定课外,实想不出如何回馈佛恩及师恩的方法,因此浅陋的文字组合,如能称之为供养的话,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在生命道上受苦的众生,早日得闻。衷心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摄受正觉讲堂师生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诉我们,有十个不能忏悔的戒应受、应持。我们一般人受了戒,如果犯戒了还可以忏悔,忏悔以后戒罪就消失了。但是这十个戒是不能够忏悔的,忏悔了这个戒罪照样在。可是世尊说:这十个戒必须要受、必须要持。第一: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宁可舍真善知识,为了面子也不承认自己所说之法是错误,只在乎一时的名闻利养及法眷属,还示意为悟而帮人印证,害众生跟着自己造下大妄语业,造就了杀害众生生生世世慧命的恶因,而后留下臭名千古!死后无量世中枉受极恶苦果,这样,岂不是枉费世尊的那件僧衣让您披挂一辈子,舍报时如何面见世尊呢?期盼诸方大师及悟错之居士们,能效法现代禅李元松老师之精神,能在色身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自明白之后,发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就要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要觉悟真理,自利益人,这才叫做觉有情的意趣。照这样说来,菩萨的正义,要能觉悟,悲愿修行等条件,方称菩萨的资格,并不是同一班凡见偶像,如三官、土地、城隍、岳庙等,这些只可称神明有福德的鬼神,但是他也能赏善罚恶的。不过菩萨的种类很多,有果后行因的,如观音文殊等,有久修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以直心来发起优婆塞戒的清净心,尚且还可以得到无量的利益;也就是说,一发心就可以得到无量的利益,何况是终身一心的受持而不毁坏?当然得利就更多了!二十八轻〖“‘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 | admin 2018-07-23 |
|
![]() |
但是念地藏菩萨来回向,有利于他们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如果我每天念地藏菩萨、拜地藏菩萨,将功德回向给他们时,请求他们听菩萨的话,念佛往生极乐,这样变通可以吗?如果为了怨亲债主的最大利益,我该念阿弥陀佛好呢还是地藏菩萨?答:我们随喜赞叹您发心忆念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而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若能忆念祂,必能蒙受菩萨加持而得利,祝愿您蒙佛菩萨显冥加持早日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需要提醒菩萨一点的是:四宏誓愿几乎是每个学佛的人都会发,可是他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四宏誓愿已经蕴含了我们从菩萨发心,乃至成就佛地果位所需要具足的全部的一个大纲要领。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信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信受一切众生依于如来藏有无量无边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五蕴所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往生于或者是无色界、或者是色界、或者是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他发心不正确,他的发愿是的,他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人的,在我们的宗教界里面确实有一些宗教它也有这种邪愿。在真正的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教他供养,供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慧,发心供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教他供养。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求 佛菩萨念在弟子OOO 诚心受持戒律,修学正法,已建立些许正法知见,已发心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并摄受有缘众生进入正法薰习。藉此因缘,护念弟子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转化恶业为淨业,使有缘众生各自明了自己之业行与果报。祈求诸 佛菩萨慈悲摄受弟子OOO之冤亲债主,开示正法知见,令其心开意解,不再被业所系、怨恨所缠,障其道业。弟子也会读(诵)地藏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复有百千那庾多众生,先未发心,今发无上正等觉心,于如来智住不退地。复有无量无数众生,先未发心,于今乃发独觉乘心。复有无量无数众生,先未发心,于今乃发声闻乘心。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若诸有情已得法忍,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受用种种胜大财业,及处种种富贵尊位,是我所许,非余有情。”金刚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未得法忍,于刹帝利灌顶王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简单而言,如果未来世透过佛法的修学,可以将无量劫生死业道的变化加以更改,因为善的因缘的种子比较强,又懂得忏悔,忏悔自己过往对于贪瞋痴的种种无明没有警觉,所以造下了许许多多的恶业,今天发心来忏悔、修除。对于没有牵涉到对其他有情酬偿的部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而对于其余的部分,当然也会改变,只是不太一样。譬如说你以前欠人家一条命,未来你可能需要用不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比方说:有人发心要到没有水、没有电的落后地区,去行医作无国界医生;这样的一位大菩萨到了那样的地方,就算自己再有钱,也没有办法吹冷气、看电视,因为在那个地方就是没有水、没有电。这叫共业。承受这样的共业,并不是代表说去代受了别人的业果,而是说无法去享受个人所应该享受到的福报,因为环境的缘故。这样的情形呢,对于他个人的福报并没有所减损的地方,所以并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就称为初发心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我们可以称为贤位菩萨。而初地以上,则称为圣位菩萨,或者是菩萨摩诃萨。而在一直到初住位——发心住之前的十信位中,也就是对佛教三宝的清净信心还没有具足之前,则都称为是凡夫菩萨、假名菩萨,或者是名字菩萨。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些菩萨,他发心要住持佛的声闻表相,那么他除了持守五戒之外,他一样受持声闻的出家戒,现声闻相;但是他所持守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并不是他的根本依持,只是帮助他尽快完成解脱道的修行;因此对他而言,比丘戒、比丘尼戒叫作别解脱戒,而不是正解脱戒。譬如说,我们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受戒,又叫作三坛大戒,第一坛和第二坛是沙弥戒与比丘戒,代表越尊贵的戒律排越后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仰仗释迦世尊愿力慈悲加持的往生,而能够达到在心所愿而生;特别是要发心,要护持如来正法的人,可以亲住如来座下。也就是说,不只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甚至命终时,能够往生十方一切净土。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念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3集佛都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一定有人会觉得,这个过程这么久又这么辛苦,所以在你真正发心想要亲证般若之前,应当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为了什么想要证这个法?你有没有想过说,要怎么样才能证这个法?当然,这也许就是你说想要去修学哪一个宗派的目的。也许你回答说:我是为了智慧的关系,我是为了佛道的关系,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亲证这个法。因为,也许你是对每一个宗派修学内涵其实是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