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是在家人,没有持戒精严,又谤佛谤经,将来怎么办?因此,我写给他的信很严厉。但是我也告诉他:为什么我要这么严厉?我从来没有如此严厉过,我希望他了解。至于报纸上的这位大法师,不知道还强以为知,把狐狸尾巴掀给人家看;他曾经多年骂我们不如法,这是很严重的事;这就是末法。这是今天的精神讲话,藉著某人寄来的挑战信函,为大家说明学法修法必须严谨,也顺便开示悟入 | admin 2018-07-21 |
![]() |
又,菩萨明心后,不论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是出家人,都是黑衣、都是大丈夫、都是胜义僧所摄。既然明心了,就要简择善知识说法,要学赵州八十岁犹行脚,到处去摧邪显正;学禅宗证悟祖师“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进得禅门就要分辨有主、无主,也就是有悟、没悟,当著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没有亲证第八识。结论: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 | admin 2018-07-21 |
![]() |
普入社会,使别人向善、向上,引发菩提心,这是一位在家大菩萨的形象。善财童子的参访善知识,表示了另一意义。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初三位是出家的比丘;开示的法门,是念佛,观法,处众,正确的信解三宝,是修学佛法的前提。其它的善知识,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语言学者、艺术工作者、建筑的数学家、医师、国王、鬻香师、航海者、法官;总之,出家菩萨以外,在家菩萨是普入各 | admin 2018-07-21 |
![]() |
在家佛弟子若能远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已婚在家人保持正常的夫妇关系,出家人则为终身不淫,这就是正业。五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世尊住世的时代,社会上有“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亦即是指以五种不正当的职业诈欺诳惑众生为手段来维持生计,此即是邪命而活。 | admin 2018-07-21 |
![]() |
《华严经》中讲解五十三参,但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总共参访了五十二阶位的善知识,这些善知识遍布于人间的各种阶层之中,或者在家、或者出家、或者贵为国王、宰官(专门判罪犯剁脚后跟的执法者)。平实在这里谨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举而示之。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也有身分卑贱至当妓女的;而这些善知识们─也就是说这些菩萨们─在世间法中的身分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种姓的人就不会专在身分上面用心,他可不管出家或在家,只要有,确定是,那就是他的老师、师父;如同善财大士一生证得五十二个阶位而成为等觉大士,就是不在身分表相上用心的菩萨种姓人;所以历经六位出家菩萨、四十六位在家菩萨总共五十三参之后,成为等觉大士。他若是执着于声闻身分(出家身分),而不依佛菩提道的法义修证为依止,就只能随从三贤位及凡夫位中的那六位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团比丘众;唯愿世尊能够接受我为在家的优婆塞,从今天开始到此生结束,世尊!我都要作您的优婆塞,能够让我的家,长夜得到利益、得到饶益、安隐快乐。佛说:善哉!善哉!就应该像这样子啊!都提子以及无量众生听到佛陀所说,都欢喜奉行。好,那么同样的道理,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对误导佛子的出家、在家人,是否存有乡愿心态?是否存有僧衣崇拜心态?若学人明知某大师所说法是误导众生(如藏密外道法、印顺法师的断见论、常见论、无因论等),自己无能力破斥,也不乐见善知识出面破斥。或有人不仅不愿护持正法,乃至出面加以劝阻抵制,不愿善知识救护佛子回向正道,当知此人是依人而不依法,当知此人对众生无慈悲,当知此人于如来藏法的修学上必会有遮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法,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成就佛道,永离断常二见,因此戒禁取见随后跟着也断了。从此这位菩萨初果,依道共戒而住,他从此不会受到世尊以及世间所施设的各种有相的戒所束缚。他的见地,也不受世间的各种人为的施设所束缚,也不随世间所施设的法则来进行他的心行。但是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既然有八个识,有真心、有妄心,那么存在于众生的身中呢祂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看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从唯识很有名的一个偈来作说明:那个偈是这样写的“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是唯识上一个很有名的偈,它其实是在说明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作“八个兄弟共一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到那时,此具有慧解脱智慧之出家在家修道人,照样受用五尘境界──仍如平常一样的吃饭、喝茶,纵然处于喧闹之市井中,也好象是在清幽宁静之山林中一样,以其解脱心历缘对境,并无市井或山林之差别见解。假使悟后舍报时即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因此就生起欣喜之心;若是有因缘要生于地狱中,也不会生起厌恶之心,就能以此智慧而随处、随缘、随愿建立六道中之五阴身,因为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平实居士─----------------------------辨正3、《楞伽经》云:「意识(离念灵知)者,境界分段计着生,习气长养藏识:意俱,我、我所计着,思惟因缘生﹔不坏身相藏识因,攀缘自心现境界,计着心聚生,展转相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用心之处啊!而才会有点答案要说,便被说不是,所以这样才是参学,众菩萨何不想想,如果您真的有答案,为何一下光景,便被遮止而说不是,机锋不是以伶俐心去猜测的,那种有何受用啊!所以真正破参而了解机锋的人,是因为他很早就生起疑情,只不过模模糊糊,不怎么清楚,等到那个时节因缘到了,就都知道了,这下子的深刻和理悟会很彻底,到了以后,随时随地都会想起来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罗汉就不行,他心中不平等:“这个挂上身去,还得了?”菩萨却没有关系,挂两串也没关系;所以你们看诸大菩萨出家以后却是头戴宝冠、长发披肩、璎珞悬胸,有的菩萨还佩戴臂钏、手镯,天衣飘飘,这就是出家弘法的在家相菩萨,他根本无所谓,再豪华也无所谓。但是菩萨有时又只穿着一席布衣,都无所谓,内外平等。阿罗汉就不行,一定要穿布衣,并且要染成灰色,所以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清净、威仪无缺,或在家人一日一夜持八关斋劫者,中品中生花开后,闭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三小劫后得证初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善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法,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成就佛道,永离断常二见,因此戒禁取见随后跟着也断了。从此这位菩萨初果,依道共戒而住,他从此不会受到世尊以及世间所施设的各种有相的戒所束缚。他的见地,也不受世间的各种人为的施设所束缚,也不随世间所施设的法则来进行他的心行。但是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在家。乃至菩萨初地、十地、等觉都可能示现出家在家的形像。度了无量的众生,可是心里面并没有觉得自己度了无量的众生,不做度众生之想。他在三界之中自己自主生死,断尽了世间的执着。因此他的解脱境界的修学已经完成了,已经亲证了。走过了这条解脱之路,所以他的解脱知见已经具足了,已经完毕了,所以又名毕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华严经》中讲解五十三参,但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总共参访了五十二阶位的善知识,这些善知识遍布于人间的各种阶层之中,或者在家、或者出家、或者贵为国王、宰官(专门判罪犯剁脚后跟的执法者)。平实在这里谨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举而示之。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也有身分卑贱至当妓女的;而这些善知识们─也就是说这些菩萨们─在世间法中的身分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一生中,求法、弘法、破邪、显正,作风皆极为强势,折服无数外道,度脱他们到佛陀的甚深了义中。龙树菩萨传法给提婆菩萨之后,入于三昧,然后如蝉脱壳,无所挂碍地解脱生死。龙树菩萨的著作龙树菩萨的著作十分丰富,造有《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萨资粮论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在家之人。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佛还重申了一下,出家菩萨修行三十二相比在家菩萨修行三十二相较为容易,因为恶因缘的阻挠较少的缘故。 (原标题:佛的三十二相是如何来的?)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