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难是佛的侍者,也是佛俗家的堂弟,平时恭敬佛至极,情意深重,当时就想到,佛在家的时候是净饭王的王子,总是享用最美味的食物,这个马麦作的饭粗恶,人天至尊吃这个东西,恐怕对佛的身体没有益处啊!阿难准备好清净的饮水,然后把饭交给佛陀,见到了佛吃这种马麦饭,阿难悲伤到哽咽说不出话,心中非常难过。佛知道了阿难的心意,想让阿难知道个中的实情,佛就拿起了手中的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欲知大意,敬请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视频——三乘菩提——菩萨正行(一)——124集至128集,息恶法则(一)至(五)) (原标题:如来有七胜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诸佛有二种清净法:第一是庄严清净,第二是果报清净。第一、庄严清净:是说在成就佛道的资粮上,都是以正行来成就,不以非正行来成就。譬如福德资粮的庄严,有人是正正当当做生意的;有的人是朝九晚五奉公守法,对自己很苛刻、很勤俭的省下钱财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因此之故,我们应当知道:这些都是如来的方便威德力所化现加持摄受,我当时吃马麦并不是业障现前的缘故啊!善男子!有出家的修行人、在家的修行人,奉持佛陀所施设的净戒;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前往受供,即使明知这个邀请的主人,因为荒佚而迷失心性,以至于不能供给饮食,或者不允诺提供安居的处所,我仍然会信守承诺依约前往。这是因为他们奉持净戒的缘故,如来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加上在家人,大乘法中就有五众;而在家人又有男女性别的差异,这就有六众了;为了出家的缘故,当然也会有沙弥„„等众。但是,在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里面,大乘法中的童子、童女、比丘、比丘尼,全部都有。我们就依善财大士的五十三参来略谈菩萨们:【讲义文稿】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开示云:【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善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证严法师怎么解释世俗谛呢?她认为:“在家人以财物来供养出家人,这叫做发俗谛。”所以,现在真的是末法,连大法师都会误会世俗谛。这样教导下去,几百万的信众都相信说:我们在家人以财物供养出家人,这就是我们证得世俗谛了,这样就是修世俗谛了。真是误会大了!佛所说的世俗谛是什么?是说:对世俗法蕴处界,现观其无常、苦、空、无我,才是证得世俗法的真谛,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证严法师怎么解释世俗谛呢?她认为:在家人以财物来供养出家人,这叫做发俗谛。所以,现在真的是末法,连师都会误会世俗谛。这样教导下去,几百万的信众都相信说:我们在家人以财物供养出家人,这就是我们证得世俗谛了,这样就是修世俗谛了。真是误会大了!佛所说的世俗谛是什么?是说:对世俗法蕴处界,现观其无常、苦、空、无我,才是证得世俗法的真谛,世俗法是指蕴处界,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那个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部经典的菩萨戒既是为将来出家而作准备的戒法,属于声闻性质的在家戒,当然不同于梵网、地持、瑜伽、璎珞等经的尽未来际受的成佛之道菩萨戒,也不同于正统的声闻出家戒,所以就摄属别解脱戒,故名波罗提木叉戒。-----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原标题: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道理,在家二众的修行也是一样,总是把学罗汉当作学佛──用罗汉道当作佛道来修行;当然这过失也不在学人,而是在教导的大师们自己弄错了。由此看来,修学解脱道不能成佛,修学佛菩提道才能成佛。因为修学解脱道是无法破除所知障的,更无法断尽所知障,只有佛菩提道才能打破所知障─实证如来藏而亲证法界的实相─于是发起了般若智慧而常处于中道。当你找到了你的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地藏十轮经》中,佛交待:无论这个人是现在家相还是出家相,只要他证得四沙门果,就叫作胜义僧。否则纵使现出家相受具足戒,也不过是凡夫僧罢了。那么现在教界当中有人传说:“在家人只能证三果。”是误会了《阿含经》中所说在家人证三果的道理。在家人证三果,意思是说他是菩萨,要留惑润生、不入涅槃、常住世间!今天我们很简略的说完了声闻道中二果与三果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道理,在家二众的修行也是一样,总是把学罗汉当作学佛──用罗汉道当作佛道来修行;当然这过失也不在学人,而是在教导的大师们自己弄错了。由此看来,修学解脱道不能成佛,修学佛菩提道才能成佛。因为修学解脱道是无法破除所知障的,更无法断尽所知障,只有佛菩提道才能打破所知障─实证如来藏而亲证法界的实相─于是发起了般若智慧而常处于中道。当你找到了你的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在佛世中,有相当相当多的在家人,他们都成就初果。而佛说沙门果就是初果,还有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说这些沙门果,不论在家出家都是可以证得,没有说要分作你是在家众,然后你穿著白衣,这样你就没办法证得这一个沙门果。不对!沙门果是一切众生都可以证得,乃至于你不是人——乃至于天人,只要你愿意往这个佛菩提道走,或是乃至于你愿意照著狭隘的二乘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法,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成就佛道,永离断常二见,因此戒禁取见随后跟着也断了。从此这位菩萨初果,依道共戒而住,他从此不会受到世尊以及世间所施设的各种有相的戒所束缚。他的见地,也不受世间的各种人为的施设所束缚,也不随世间所施设的法则来进行他的心行。但是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作是言。我读诵思惟从他闻解。而言自得。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炫卖。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犯于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已经证悟之佛子,悟后进修如是四法;因此四缘具足的缘故,方能成为初地圣人;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只要是具足这四法,即能无畏于二乘圣人之质难或请法,无畏于一切外道之法义质难,就能够真实的绍继如来家业使其永不断绝,故名之为生如来家,成真佛子,如此之人即是大乘胜义菩萨僧中之圣者,非如大乘三贤位中之胜义菩萨僧只成贤者。大乘别教菩萨证得如来藏时,虽已胜妙于声闻教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德光论师面见弥勒菩萨,自恃是出家比丘,坚执声闻戒,不肯礼拜现在家相的弥勒菩萨,由此失去了闻法证果的机会,学人不可不察。五、定不同定即是三昧。二乘行者所证之三昧有限,包括四禅八定、灭尽定、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昧)等。大乘所证之三昧,不仅函盖了二乘的三昧,更有无量的三昧是二乘人所不知、所无力修证的,譬如般舟三昧、楞严三昧、法华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