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然后,您一定会在此世确实断除我见——不再承认离念灵知心等意识变相是常住不坏心——不但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心、未到地定中的外道神我离念灵知心、初禅中的梵我离念灵知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心,您都会确认是虚妄法,您的我见就确实断除了,那时一定可以自我检查而确定身见结使已经真的断除了,那么您已经证得初果解脱了。接着,疑见也会跟着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在《华严经》(四十卷本)卷九云: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阿赖耶识行相)。因此,由于小乘的声闻、缘觉不证第八识,所以没有般若智慧,他们只能从现象上现观蕴处界诸法空相,体证到世俗谛的无我,而不能证得胜义谛的无我(空性)。佛教的三种智慧,又可以归纳为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声闻乘 三摩地

2018-07-21

佛子以具足定力故,而与慧根相应,起于慧力,能知他心——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其心所住境界,是名知他心智,一切外道、凡夫、二乘无学,皆所不知,是名慧力。如是依大乘菩萨而略说五根、五力。七觉支——又名七等觉支、七觉分、七菩提分,谓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支。此七觉支乃佛子修学佛法过程中之用功方法,佛子当以此自验。念觉支谓佛 三摩地

2018-07-21

此三则念佛心得报告系初见道时所写,已非凡夫外道境界,更何况距今已年余或二年余,与彼三人今日状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古德所谓悟后起修,日进千里。读者万勿以二年前所写见道报告内容来衡量此三人今日境界,否则便有过失。附录之二为末学对当代佛子修道次第之建议表,并陈一切佛子参考。若万中有一,得能相应,亦是佛门美事,末学预为随喜焉。本书承蒙林璧媛、陈敏彦、李文凤、 三摩地

2018-07-20

又像央掘摩罗,他的外道老师要报复他,怂恿他杀人:“如果将所杀一千人的手指头串成指蔓挂在身上,就可解脱。”他真的照做并且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幸好遇到世尊得度,悟后并说“我从本以来,实在没有杀过人”,而成了阿罗汉,否则下地狱一定有他的份。所以奉侍师长也要有智慧。三、慈心不杀:大家知道华西街有当众杀蛇的,广东省以前有人生吃猴脑,这些事情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有些外道因不见报身佛,也未见到化身佛,就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因为对佛法未深入了解所产生的误会。第三目念法身佛所谓念法身佛:诸佛法身没有形相,他不是物质,没有重量,方位、处所,所以念法身佛不用语言、文学、声音,要离一切相而念。《佛藏经》内念佛品念法品中说:念无分别,修习念佛、清净念佛、真实念佛等,都是属于念法身佛。因为念佛时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我见断的原故,所以疑见就断了,知道世间六十二种外道的那一些见解,都是人为的一种施设,不是真实的道理,所以疑见断了。疑见断除的缘故,接著,因人为施设而制定的各种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戒禁取见断除了,便不取相持戒,而以道共戒为戒。那么这三缚结断了,我们说这个念佛人就是出家人了,从此他念佛的时候,就远离一切的相;念佛的时候,真实无相。因为断三缚结、得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这个因地心,是外道、凡夫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密因的第二种解释:佛子开悟心性,亲见自性弥陀之后,要再假藉四禅八定、首楞严定等等无量百千三昧,做为事修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以四禅八定里面所生的各种神通、境界和乐受做为目的,这一种知见和修学四禅八定、首楞严定、无量百千三昧的修证境界,是基于真如为根本而修,这个也是凡夫外道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六、 三摩地

2018-07-20

尽学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后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于沐浴受乳,恢复气力后,于菩提树下参究时,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随即示现转、降外道、度众生,乃至示现老病而取涅乐--入于不生不灭之大般涅槃,常住世间而无所住,直至现代,有缘众生仍得恭觐。凡此种种,在在都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世尊只是应化身,为有缘众生得度而来,未能得度的众生,亦为种下将来得度的因缘。因缘既毕,示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这个因地心,是外道、凡夫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密因的第二种解释:佛子开悟心性,亲见自性弥陀之后,要再假藉四禅八定、首楞严定等等无量百千三昧,做为事修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以四禅八定里面所生的各种神通、境界和乐受做为目的,这一种知见和修学四禅八定、首楞严定、无量百千三昧的修证境界,是基于真如为根本而修,这个也是凡夫外道所不能知,所以叫做密因。六、 admin

2018-07-20

过三际已,以安乐乘,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说实相念佛的人,他已经离开了身见,不以色身为我,不以五蕴为我,离开五蕴身,这就比如他身上已经穿著大甲胄[zhòu],也就是他不被一切魔、外道来坏他的见地。因为真如佛性了了分明,不是声闻法、不是缘觉法,因此说他所坐的,叫做白牛大车,不是羊车、鹿车。他将来能够接引很多的众生,叫做乘于大乘。这 admin

2018-07-20

因为我见断的原故,所以疑见就断了,知道世间六十二种外道的那一些见解,都是人为的一种施设,不是真实的道理,所以疑见断了。疑见断除的缘故,接著,因人为施设而制定的各种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戒禁取见断除了,便不取相持戒,而以道共戒为戒。那么这三缚结断了,我们说这个念佛人就是出家人了,从此他念佛的时候,就远离一切的相;念佛的时候,真实无相。因为断三缚结、得 admin

2018-07-20

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这就是三归依戒所要界限的内容。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慧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慧。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在道场中,乃至在佛世的时候,佛陀对于其他的外道祂会用道理来破斥,祂用破斥的方式来显现出跟没有解脱法的宗教的不同,然后之后就由众生自己来选择:如果你选择要解脱,那你就来中修学。可是你不想解脱,你想说:我要修学世间的去报复人家,我要获得世间的名闻利养,那佛陀也没办法,佛陀也只能由得这个人离开,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选择之后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摩地

2018-07-20

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这就是三归依戒所要界限的内容。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慧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慧。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里面要知道,这一种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归依的,是我们应该要去预防、去避免的。所以说我们人间之所以能够有人类,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最基本的、不互相杀害的道德。所以既然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既然要保得人身,我们就要维持这样的道 三摩地

2018-07-20

若想得到无上妙智慧,当然要在三宝种福田,但是不该在破坏的藏密毒田下种,因为他们不能增长你的无上妙智慧,还会变成破法的共业:成为帮助他们以外道法取代佛教原有的。所以种福田时千万不能随便乱种,种福田时还得要有智慧,所以佛特地教导我们要能分别福田与贫穷田。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而能分别:布施给一般贫穷的众生是布施于贫穷田,来世也有收获:施于畜生可得百倍之回报 三摩地

2018-07-20

又像央掘摩罗,他的外道老师要报复他,怂恿他杀人:「如果将所杀一千人的手指头串成指蔓挂在身上,就可解脱。」他真的照做并且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幸好遇到世尊得度,悟后并说「我从本以来,实在没有杀过人」,而成了阿罗汉,否则下地狱一定有他的份。所以奉侍师长也要有智慧。3、慈心不杀学佛人应当尽量不要杀害众生。但也要有智慧,譬如桌面上有蚂蚁,因认为不能杀生,所以就 三摩地

2018-07-20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铤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 三摩地

2018-07-20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铤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