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梵网经》云:“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需,尽给予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4、务工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每一位在家的佛教徒,都必须要去承担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包括像是二乘佛法的内容,与大乘菩提道的修行法门等等,在世尊下降之前,其实都已经零散地、片断地在印度文化中流行了起来。乃至于在雅利安人还没有进到印度之前,这块地方就已经是哲学的国度,雅利安人加入后,更是增加了它的广度与深度。这些都是为了迎接即将下生的佛陀,让众生在一世又一世当中,能够广泛地熏习各种世间与出世间的教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当中,才能 admin

2018-07-22

传到现在虽然说自己说是大乘空宗,但是其实都是堕于恶取空之中;乃至反而来责备已经证悟证了这个藏识空性的人,说是自性见,说是外道神我。因为没有悟的关系,就以思惟情解来作推度,虚妄地认为说,甚深般若是一切法空,或者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在这个状况下,又加上很多的熏习这些唯识的学者,其实是偏在否定藏识的预设立场之中。问题是,你否定藏识之后,你怎么有可能稍微真正 admin

2018-07-22

鸠摩罗什十二岁的时候,随母亲回到龟兹国,不久他又再到沙勒国,这个对于鸠摩罗什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历程,因为这个时候他开始接触到大乘的佛法。他接触到大乘佛法的时候,他才开始看到,说他过去修学小乘佛法,好像一个人不识金子,却以石头为妙一样。当时他深深觉得大乘法实在非常的胜妙,所以非常的发心用功,广读所有的经论;包含当时的《中论》、《百论》跟《十二门论》,都 admin

2018-07-22

第六个认知:大乘不应分宗分派。分宗分派以后,佛法就分崩离析了。有人说我是禅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是三论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是密宗,我说不是;有人说我宏扬念佛法门,就是净土宗,我说不是;我开玩笑说:“我叫一佛乘宗。”或者可叫法华宗,因为法华经总其成。或者可叫华严宗,华严宗一开始就把所有佛法都说了。这意思就是:佛说某一部经、某一种法,有其时 admin

2018-07-22

比方说,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面有记载:【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个经文的部分表示了有十尊的佛前后成正觉,那就告诉我们了的的确确有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其实有很多的佛。类似的经文还有很多。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上,也有许许多多的学佛人有了许多跟佛菩萨感应的事实。所以,其实确实是 admin

2018-07-22

祂赞叹大乘久远成佛,然后诃责二乘所证并不是真正的实相法;意思是说,前面这一些跟着佛陀,已经在二乘解脱道当中能够有所修证的这些圣贤们,听到了佛的般若教法,能够发起欣求大乘佛菩提道的这样的大心。这时候就如同阳光继续升起,不只是照到诸大山王了,它也已经可以照到这个山谷里面,如光照幽谷,一切众生悉得听闻;又好比说前面的乳酪,再次的提炼叫作生酥,这个就比酪的 admin

2018-07-22

譬如,大乘的菩萨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所说的空,就是本心、如来藏、空性;可是二乘的人听闻了之后,认为空就是二乘人所证的寂灭空相。所以,这个般若时的教法,它是通于三乘人的,因此又被叫作通教,这就是二转法轮。接下来唯识种智时,也就是三转法轮。经过了二转法轮的时期,有因缘的弟子一个又一个的,渐渐地都能够实证了真如如来藏,进入了大乘的见道位了;所以佛就开始演 admin

2018-07-22

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世尊正法时期五百年,以后就进入像法时期。 admin

2018-07-22

因为法相唯识宗完全符合三乘菩提的修学的正理:法相唯识宗不但符合了二乘解脱道的修学道理;也完全符合了大乘佛菩提道别教修行的一个法门,如何透过法相唯识宗证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而进入佛菩提道的修学,地地增上,而完成圆满佛果。这个叫作应理圆实宗。那法相唯识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它又叫作“普为一切乘教宗”。为什么叫作普为一切乘教宗呢?因为它所摄的根 admin

2018-07-22

六经指的是哪六经呢?六经指的就是《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还有《大乘阿毘达磨经》。而十一论呢,指的是哪十一论呢?十一论指的就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还有《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还有这个《 admin

2018-07-22

如果没有办法依止着这个宗门正义的修行的话,就不能通达三乘教法,也不能完全了知大乘通教、别教的异同,也永远不能进入初地。而悟后如果能够依着宗门正义,广修唯识妙理,就能够入初地、二地,乃至未来世中成等正觉,能遍知一切法。所以说,此宗的教法是兼通宗门,从凡夫地乃至于佛地普皆含摄。所以它不止是说依他起性、遍计执性的虚妄唯识门,而且它也广说圆成实性还有三无性 admin

2018-07-22

十一论者,《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毘达磨杂集论、集量论》。佛灭度于人间后,无着菩萨从弥勒菩萨受学五论,后造阿毘达磨﹙对法﹚论及显扬圣教论,弘传此宗。传其弟世亲菩萨后,世亲复造《百法论、摄大乘论、往生论、唯识三十颂、二十颂》等。复过二百年许,护法、难陀等十大论师各释唯识 admin

2018-07-22

圣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阐明“如来藏法”,乃是在佛教刚刚步入像法时代之初期,他不但适时赓续了佛陀的正法,同时也是改写了后来佛教历史的关键人物。历代中国僧人憨山大师、慈舟大师、蕅益大师等等,及日本人汤次了荣,对此论均有著作阐述,此论萌发了中国及日本大乘佛法的种子,后世藉此因缘启蒙,而皈依三宝者甚多。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弟子众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其实它是顿教,但是也是始教,但是它所说的佛法其实也含摄圆教佛法;因为佛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一时顿说了,已经把一切佛法全部都是开演出来了,为了就是要让后面三乘的教法,就是声闻、缘觉乃至于大乘别教的教法,能够方便的开演,能够方便的宣说。所以华严所宣示的是以如来藏的因地果地,来具足宣说;所以华严宗所示的是兼摄三乘解脱果,华严宗显示藏识法界的无尽缘起 admin

2018-07-22

那入什么道呢?也就是入大乘的成佛之道,因为悟得这个如来藏以后,才能够入到大乘的成佛之道,这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又叫作别教。为什么叫作别教呢?因为是不共二乘的,它是大乘修行的特别的一个法门。也就是说,透过这个禅宗悟道以后,入了佛菩提道,进入菩萨的内门六度万行,修学佛菩提果,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修行是不共于二乘的。那共于二乘的解脱道的部分,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明 admin

2018-07-22

悟得第八识如来藏心以后,不能说一悟即至究竟佛地;因为悟了以后,还有悟后所要修学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十地的这样子的一个果证必须要去完成,才有办法经过这样子的一个佛菩提道的修学,透过别教的大乘的修学,才有办法因为这样子的修学完成究竟佛果;所以不能说一悟即至佛地。那也就是因为这个样子说,禅宗所悟的这个真如心,祂并不是真常唯心。也就是说,在悟的时候其 admin

2018-07-22

如果对于般若产生误会的人,不但对于佛菩提道会产生误会,也将会对于二乘的解脱道、对于二乘菩提会产生误解;那对二乘菩提产生误解,也将无法断除我见,入二乘的见道位,更何况是进入大乘别教的见道位——开悟明心!所以,各派各宗如果想要通般若的话,想要会通般若的话,一定要证悟同于禅宗所悟的这个自心如来藏,必须要证悟自心第八识如来藏。那有人说,“其 admin

2018-07-22

因为禅宗开悟,乃至于各宗各派的开悟,全部都是依止着这个根本识如来藏,依止着这个佛所说的第八识心而入了一乘道,入了别教大乘的修学之门;所以,如果说要以佛法研究佛法,却反而堕入了密宗的应成派中观邪见当中,而堕入了一切法空的这样子的一个断见里面,也堕入了意识细心的建立见这样子的两个邪见里面,来否定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那这样子将会成为一阐提人。那有的人 admin

2018-07-22

破参明心乃是大乘所修佛菩提智之见道尔,尚须历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之修道,而后方能成就佛菩提果,故不可谓「一悟即至究竟佛地」也。若不证悟自心藏识,则不能通般若,于三论宗﹙般若宗﹚之三论必生误会。若如张志成﹙现代禅副宗长﹚主张未证如来藏者亦可契应甚深般若,此名「未见道者语」;亦如印顺法师之主张般若即是说一切法空,亦名「未见道者语」;皆是凡夫臆想情解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