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前所举,慧禅师除了无我、无私以外,其慈悲助人之心行,乃至兼及反对慧者,都加以助益;譬如力反对及攻击慧宗杲之李邴、郑昂尚书,都在慧帮助下悟入如来藏明心境界,即是现成事证。复次,慧禅师亦是知恩而且平等之人,对于世俗利益,他总不想与人计较;譬如他的弟子万庵禅师,曾经述说慧宗杲破斥邪说不遗余力,但是对私人利害之争,却是无所计较;乃至座下弟子 三摩地

2018-07-19

[8]: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不定[4]悔(恶作)、眠、寻、伺。色法[11](二所现影故)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心不相应行[24](三位差别故)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无为[6](四所 三摩地

2018-07-19

夫称之后。本凭翊人。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麩-夫+玉)-來+(卄/(素-糸))]外发。嗜学服勤必无倦色。乃辞渭阳寻师隶业。或经筵首席。或论集前驱。或参问禅宗。或附丽律匠。其志渊旷欲皆吞纳之。年临不惑尚住神都。因受旧相房公融宅请。未饭之前宅中出经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铨。预其翻经。躬亲笔受首楞严经一部。 三摩地

2018-07-19

宋高僧传卷第五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仪)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至天后朝传译首登其数。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与胜庄仪证义。昔者炖煌杜顺传华严法界观。与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 三摩地

2018-07-19

宋高僧传卷第四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七人)唐京兆慈恩寺窥基传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诞。 三摩地

2018-07-19

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僧。赍到千臂千眼经梵本。太宗敕搜天下僧中学解者。充翻经馆缀文笔受证义等。通应其选与梵僧对。译成二卷。天皇永徽四年复于本寺出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一卷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一卷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一卷。共四部五卷。通善其梵字复究华 三摩地

2018-07-19

义灭亲忍而曲赦。乃抆泪白母。及告群臣曰。向者亲征恩已断矣。今欲让国全其义焉。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母哀许之。密与传国宝珠。犹诸侯之分器也。南至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聚沙为塔。仅一万所。黑蛇伤指。而无退息。复寄身商船往游诸国。密修禅诵口放白光。无风三日舟行万里。属商人遇盗危于并命。畏恤其徒侣默讽真言。七俱胝尊全现身相。群盗果为他寇所歼。寇乃露罪 三摩地

2018-07-19

宋高僧传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师赞宁等奉敕撰进高僧传表臣僧赞宁等言。自太平兴国七年。伏奉敕旨。俾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者。臣等遐求事迹博采碑文。今已撰集成三十卷。谨诣阙庭进上。益琅函而更广。延玉历以弥长。臣等诚忧诚恐兢惕之至。臣等闻浑仪之外别有释天。法海之中多生僧宝。释天可则。阿难记事而载言。僧宝堪称。慧皎为篇而作传。猗欤我佛号遍知。知教法之无依。委 三摩地

2018-07-19

htm  5、吉林开山屯镇(26号文件)     净空及其“净空学会”打着弘扬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举办的各类交流、培训、讲座及私自印刷或未经有关部门允许肆散布宣扬净空个人思想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及其他宗教用品等形式的各种渗透活动。    点击:http://www.ilj.gov.cn/zwdtSjgl/Directory/showDir.jsp?k 三摩地

2018-07-19

般涅槃经卷第十六梵行品第八之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思惟悉是真实。声闻缘觉非真实者。一切众生何故不以菩萨威力等受快乐。若诸众生实不得乐。当知菩萨所修慈心为无利益。佛言。善男子。菩萨之慈非不利益。善男子。有诸众生或必受苦或有不受。若有众生必受苦者。菩萨之慈为无利益谓一阐提。若有受苦不必定者。菩萨之慈则为利益。令彼众生悉受快乐。善男子。 admin

2018-07-19

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何等为十。一者有五。何等为五。一者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断疑惑之心。四者慧心 admin

2018-07-19

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 admin

2018-07-19

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譬如明时无闇闇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闇。无有是处。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如其 admin

2018-07-19

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如来复有随自意语。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善男子。如有无善不善。有漏无 admin

2018-07-19

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杀啦!有一天世尊因为灵山会上说法的时候,看见五千位比丘(编案:依据所引应为五百比丘,疑为手民﹝排字的工人﹞之误)已经证得第四禅了,而且也发起了五神通了,可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办法开悟,不晓得乘的三三昧是什么内容;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真实心是恒时随缘、随顺众生的,就像普贤十愿王讲的恒顺众生一般;祂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见,永远随顺众生的心想而运行,这叫作了众生心行,众生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祂都知道,众生想瞒也瞒不过祂的。这个了众生心行,不是证悟之前的佛弟子们所能了知的,所以悟前就无法真的证解般若了!只有证悟如来藏以后才能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证悟如来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ldq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许多道场把意识心修行清净一念不生之后,故意不去了别六尘,就说是证得无分别心了,那其实仍然是意识觉知心,其实是仍然在不断了别六尘的,不是真的无分别心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是乘佛法的正确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修禅方法。真实的佛法,是继续保有意识觉知心的分别性、了知性,而去亲证另一个在六尘外能做种种了知的第八识如来藏,祂从来都不分别六尘中的一切法,这才是 三摩地

2018-07-19

「禅」就是佛陀的「教外别传」,也就是佛陀以这个「禅」来作为宗门的印证,来确认证得这三界法的实相,因此以「禅」来概括这取证的实相心;缘于乘佛法以此第八识实相心为教理的核心,故强调以实证这实相心的宗门「禅宗」的禅,又称为「宗门禅」,然而这「宗门禅」并不外于教门的教理,因此宗门、教门不二,故禅宗证悟的人可以深入般若教典而能无疑滞。禅宗的法门就是以「顿入 三摩地

2018-07-19

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枝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拈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会意微笑。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眼藏,教外别传,付嘱迦叶尊者。”这个是不说而说,见色明心。又譬如说阿难陀尊者在 三摩地

2018-07-19

接下来,举六祖慧能师为例来说明。慧能师在五祖弘忍师座下舂米。一日,五祖弘忍来到慧能舂米的地方,问慧能:“米熟了没?”慧能答曰:“米早已熟了,只是欠筛而已。”五祖弘忍就在慧能舂米的石器上敲三下。慧能知道五祖的意思,当天晚上三更,慧能就到五祖方丈室内。五祖以袈裟遮掩,不让他人知道慧能在此。当五祖为慧能开示《金刚经》当中的&ldquo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