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然而法末之世,竟有身披大乘法衣之凡夫亦兼愚人,随诸日本欧美专作学问之学者谬言,提唱六识论之邪见,以雷同常见、断见外道之邪见主张,公开否定大乘诸经,谓非佛说,公然反佛圣教而宣称“大乘非佛说”。甚且公然否定最原始结集之四大部阿含诸经中之圣教,妄判为六识论之解脱道经典,公然贬抑四阿含诸经中之八识论正教,令同于常见外道之六识论邪见;全违世尊依八识 | admin 2018-07-23 |
![]() |
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妙法莲华经》卷四) 就是以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能以花、香等种种的物品,合掌恭敬供养《法华经》经卷的人,未来世将会作佛。而这样的人都是大菩萨,已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却因哀愍众生的缘故,愿意生到这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为众生广 | admin 2018-07-23 |
![]() |
布施一定都需要有财物吗?其实佛陀有教我们很多布施的方法,甚至有不损失财物的布施方法,仍然可以获得大果报的。《杂宝藏经》卷6〈七种施因缘〉: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二名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恶色。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宣讲的是出自《杂宝藏经》卷4,名为舍一得万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很久以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画师名叫罽那,他到外地靠绘画工作维生,三年总共赚了三十两黄金之后,便欢欢喜喜地踏上返乡之路。在归途之中,罽那经过佛迦罗城,刚好遇到五年才举办一次的会;当他看到隆重庄严的时,心里非常高兴,便开口请问法师说:师父!请问您办一天的需要多少银两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例如:布施供奉宝盖,未来可以身心安隐、得到大威德的菩萨眷属……等十种功德。2布施供奉缯幡,未来可以得到国王、大臣、亲友、知识的恭敬……等十种功德。3布施供奉锺铃,未来可以得到梵音声、大名闻,说的话众人都尊敬接受……等十种功德。4布施供奉衣服未来得到肌肤细滑、面貌端严……等十种功德。5布施供奉器皿,未来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如《大智度论》卷12〈序品第1〉中说:布施饮食得力、色、命、乐、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惭愧,威德端正,身心安乐;若施房舍,则得种种七宝宫观,自然而有五欲自娱;若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所生则得无饥、无渴,五欲备有;若施桥、船及诸履屣,生有种种车马具足;若施园林,则得豪尊,为一切依止,受身端政,心乐无忧。如是等种种人中因缘,布施所得。论中说,布施饮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我们要以至诚心来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果报就无法殊胜;若能以至诚心布施,那果报就会很大。第二、要亲手施。布施不要透过别人;透过别人布施,那将来这个福报的实现也要经由他人之手,无法随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没办法随意使用,必须经过第三者例如父母或另一半同意,他才可以使用。这就是过去世没有自手施的缘故。因此我们如果是大老板或高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节目,今天我们要以《增壹阿含经》中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婆提长者布施后悔因缘的故事,来与诸位探讨其中相关的法义。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我们的修行来说,是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菩萨道必须懂得如何正确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资财来利益众生,并且也要知道如何让未来世也有足够的资财来行菩萨道。首先,我们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菩萨、修行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长,拥有亿万的家财,平常他敬奉三宝,对众生都很有慈悲心。有一次他到市集去买东西,看到一只待价而沽的鳖,心里就为这只鳖感到伤痛,看它在那边被卖,就询问说:这个要卖多少钱啊?鳖的主人知道菩萨有慈悲心,喜欢帮助众生,然后财富多得难以计数,所以买东西也无论贵贱都不会讨价还价;鳖主就开高价说要卖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搜集了许多佛典故事,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大家讲述,希望藉由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事迹,使得大众听闻之后,能够深信因果,并且了解菩萨道的精神与内涵,种下修学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布施的故事,这是《六度集经》卷3的记载。从前有一位菩萨示现为鹿王,它的身材非常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种颜色,非常殊胜,蹄和角也长得奇特雅致;许多鹿都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更何况一旦为人演说之后,自己再度自我熏习,而更加肯定了某一项技艺的来龙去脉,这不就使你自己在这一项技艺,以及其相关的工巧明上,就更加地明了了吗?这尚且是当世就可以看得见的状况,难道说这一些的种子,不会带到未来世去吗?这是布施世间法,果报的大略状况。各位还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世间法的布施,来世所得的果报,也仍旧是世间法的范围之内受用。换句话说,这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举例来说,若是正在布施的时候,心中老是记挂着:唉呀!我这一次布施下来,福德可就大了,将来肯定是可以生天的。表面上看来,他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布施,其实想的是要藉此在天堂上挂号。又或者他也许在想:某甲布施那一点钱算不上什么啦!我的布施可以比他更多!他此时想的是:希望名声要比某甲更响亮。有时候他又想:听说布施饮食给众生,来世可感得色身强健的果报。为什么他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生在解脱道的邪见就已经是一大堆了,更何况是佛菩提道上的邪见;譬如说大师们常常教导众生:要以觉知心的一念不生而入于无余涅槃。可是这样子一来,涅槃之中就有觉知心了,即便祂是一念不生,其继续存在的当下就是有行的过程;觉知心本身就是我,有了觉知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寂静,这显然是违背三法印的。这样子为众生说明了之后,不但让他们可以离开种种的邪见,同时又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行持布施中,如果不能对治贪以及悭,那么就不能修持清净的戒行!因为会为了要贪爱与自己身财相应的名闻利养,而有时候会未悟言悟、未证言证,想要急于成为他人的善知识,想要急于成为法主,同时就引导他人也犯下了未悟言悟、未证言证的大妄语业,还以为自己是在修集福德,结果却是犯下严重的过失;这个是菩萨在行持布施中,所必要注意的内容。因为如果不能对治贪悭,不能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的节目,我们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谈到了能舍外物、能舍内外物,以及除了布施内外物之外还要教化众生等三种有智慧的布施;以及要先教后施、怨亲等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如果我们没有钱财作布施的话,能够怎么做,也仍然可以成为大施主的道理。首先,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也谈到了,应该如何为人治病以及瞻养病苦,才称得上是真求无上菩提之道的大施主。其实不是没有钱财布施的人,才需要去学习如何以医药或是照顾病人来培植福德;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同样应该要修学医方明,来照顾生病的人。所以佛陀开示说:【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之。】(《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因为这些僧众经过三个月—九十天—的结夏安居,在这九十天当中,不断地精进努力的修行,所以会有许多的出家僧以及菩萨,得到了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实证,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又称为佛欢喜日;因此在这一天,我们为往生的父母,以饮食等四事,来供养有果证的菩萨、众僧的话,福德非常的大,所以能够度脱七世父母、六种亲属,都能够让他们得出三途之苦。而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意又叫作痒和子,当冬天衣服穿得很多,或是年纪大一点的人手脚不伶俐,有时候会抓不到痒处,有些单独的修行人,也常常会找不到人来帮他抓痒,如果有一支如意的话,就可以伸到衣服里去抓痒,那么就会觉得很如意、很舒服,所以这叫作如意摘抓。另外还有耳钩,或者叫作耳扒子,当耳朵痒了,可以用来扒一扒来止痒。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身体发痒的经验;虽然说身体发痒,不是什么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布施的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所以会出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