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 三摩地

2018-07-23

佛有说:佛在一念之间,就可以知道三千千世界所有众生的心所想。而且佛功德无远弗届,不断地来摄受一切的有情众生。因此佛又说:这样的供养雕像,当作是佛真正的在面前,这样就是供养三宝、供养诸佛;这样功德,跟来到我面前亲身供养功德都是一模一样、无有差别。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如果家里面可以摆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这样来诚心供养,功德就跟罽夷罗夫妇是一样的。他能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帮佣的那一户人家长者,到寺院去供养三宝的时候,他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触;后来回到家以后休息,他就开始感叹!这时候情绪一上来,就不禁落下泪来,刚好他太太的手就放在那里,一滴泪水就滴到了这手臂上,因此就把他太太惊醒了,结果太太就问他说:到底夫君你是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你这么难过呢?怎么好端端地就哭了起来呢?结果他就说:因为今天我看到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舍利弗布施给佛一钵饭,而佛陀把这一钵饭布施给狗,请问这两个人谁得的福德比较多呢?答案是:佛陀布施给狗的福德比较。虽然狗是贫穷田,但是因为佛陀是最上的功德田,所以施主的殊胜会让果报更加殊胜,这就是福从心生的道理。如《智度论》卷32〈序品第1〉中云: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无所破坏,行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以悲心还修福行;福行初门,先行布 三摩地

2018-07-23

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家介绍有关供佛功德的故事,这是《贤愚经》卷1的记载。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富长者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的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 三摩地

2018-07-23

究竟布施供养一位持戒比丘一碗饭,这功德有多呢?是不是真的胜过得到四天下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呢?请继续看《杂宝藏经》这个阿那律尊者的本生事迹——接续著刚刚的佛典故事,佛陀十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自己为证,用宿命通回忆起:九十一劫以前,有一位长者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利咤,次子名为阿利咤,他时常告诫儿子们:高处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往下堕,而拥有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世时候的阿梨提国中,那时彼阿梨提国之中,有一个财宝多饶的长者,但是这个长者心性乃是悭贪暴恶,根本无有慈愍之心。有一位年老可怜的老妇人,她是这位长者家中的奴婢,日夜都奔忙被这长者使唤,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如果一有做错什么小事就要被鞭打,非常的可怜瘦弱、她是衣不蔽体,而且也都没有吃饱来应付她消耗的体力,这样年老困悴,想死也死不得。有一次她拿著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未来世得到富的故事,《杂譬喻经》中的一个故事:在过去居住在王舍城中的人民,多过著富裕的生活。王舍城里的人,依家产多寡分为九品,这九品各别居住于不同的乡里,彼此是不相互矫错杂居的。其中有个安乐富足的乡里名为一亿里,居住此里的人都拥有一亿以上的家产。当时有一位居士,很向往能住进一亿里内,为了达成目标,他总是拼命工作、勤俭持家,用各种方法存钱。就 三摩地

2018-07-23

爱好布施的人,会受到众人所尊敬,如月亮刚出来一样,家无不爱者;布施会得到好的名誉,周闻天下,人人皆归依景仰,他所说的话人们都会相信。爱好布施的人,地位尊贵的人也会时常想念著他,地位下贱的人也会尊敬他。我们要知道往来在六道轮回中,其实没有真正的亲人可以依靠,唯有行善布施能让我们生在善处,或往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在人间当象、马,得到人类妥善照顾,又如宠 三摩地

2018-07-23

波罗蜜是指渡过生死海,到达不生灭的彼岸。所以第一种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指的就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像是号称为佛教的某个功德会,虽然在寺院当中有佛像,但是却从来不曾谈到不生灭的如来藏第一义谛。所有的一切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包括一切有情的五蕴身也同样都是生灭无常的,唯有世间万法的根本——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心,才是永不生灭的波罗蜜彼岸。如果我们不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亲近善友非常的重要,因为善友能够帮助我们在道业上不断地增进;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能力简择善友还是恶友,而随意听从恶友的邪见,也没有能力去思惟对错,那么不但没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增长智慧,反而很容易就毁谤三宝,造下堕落三恶道的恶业。所以我们应当非常谨慎地简择善友来亲近啊!第三、不贪着财的人,则是能够深观无常以及不自在。观察无常是说,自己的五蕴身 三摩地

2018-07-23

在布施的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所以会出 三摩地

2018-07-23

这告诉众:真正的布施不仅理上可以成立,而且事相上也可以成立,理不碍事、事不妨理,理事圆融!能够这样观待布施这件事,才是真正的布施,其福德当然不可思量。(原标题:金刚经的“不住色布施的“含义)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些比丘教化到某一个村庄,当时村中有许多人看见僧人来到村庄,家竞相供养衣服、饮食等物,让出家人得以四事无缺。当时,有夫妻二人贫穷下贱生活非常困苦,由于先生看见众竞相供养僧人,反思自己贫穷下贱,无法供养!不禁流下泪来。妻子看见先生流泪,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使你泪流满面?’先生回答:‘今天看见许多僧人来到村庄,众竞相供养,而我们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能够供养胜义僧及世俗僧,可以获得很的福德,如经中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优婆塞戒经》卷5)佛开示:布施给畜生,尚且得百倍报,更何况是布施给胜义僧或世俗僧,所得福德无量报。所谓的哑羊僧,是指不知所犯的罪轻重、小,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恶人、毁戒、怨家、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已嗔恚、诈现好相、富贵者,施如是等十一种人,名不思议。】(《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在家菩萨们,能不论家中所有的好坏财物,只要众生需要,他都能够乐于布施出去,而且常常以欢喜心来布施,毫无吝惜、执著之心,布施之后也从来不后悔,这样就叫作一切施。一切施的福德最,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多数的久学菩萨,都是像这个样子作的,在过去世修了很多福德,所以在这一世很容易赚到钱,但是他在赚到一部分以后,觉得已经够这一世来使用了,所以就不再花时间去赚钱;这就是把福德寄存著不用,当寿命终了时,把其余的福德又带到下一世去;这样菩萨所累积的福德以及威德才会越来越,才能够在经过三无量数劫之后,成为福德以及智慧都具足的两足尊啊!从另外一方面来 三摩地

2018-07-23

末学今生修学佛法能够越走越顺利的最的原因,是信受了萧平实导师所传授的佛法正知见。从跟随萧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念佛》修学念佛法门开始,到现在有十个年头了,这条学佛路上的酸甜苦辣,着实尝过了不少;但因为从没有舍弃跟随萧平实导师修学佛法,所以到现在可说是受益匪浅!除了自身获得利益以外,最主要的是,末学的家人同样也获得了很的利益。在家庭利益中,最明显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我们要以至诚心来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果报就无法殊胜;若能以至诚心布施,那果报就会很。第二、要亲手施。布施不要透过别人;透过别人布施,那将来这个福报的实现也要经由他人之手,无法随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没办法随意使用,必须经过第三者例如父母或另一半同意,他才可以使用。这就是过去世没有自手施的缘故。因此我们如果是老板或高位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关于「实证」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观行内容、体验内容,我们为了保护众未来实证的功德,也是不可以写书或上网流传的。3.另外就是有些佛法的内容或是事相的内容,是要选择根器或场合,以免外道或是盗法者,乃至未悟的人诽谤三宝或嫌弃,这些内容我们也不应该流传,以免害众生造恶业。4.我们不可任意而无简择地,将禅净班、进阶班、论义班,乃至增上班以及周二讲经的课程内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