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当然,如果前来打扰你的鬼神层次超过护法神,他可就赶不走了!譬如天魔波旬或重要的手下前来打扰,一般护法神就无法管了;因为天魔波旬的层次是欲界第六天的境界,这些护法神就无法管了!这时就由韦陀菩萨来处理。然而这种情况很少,一定是证悟后又发起初禅了,一方面是超过欲界境界而震动魔宫,另一方面是证量很高,一般的魔子无法影响你,所以就会由天魔自己或他的子女亲自前 | admin 2025-02-02 |
|
|
|
html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836.html业力与轮回六道轮回之正说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521.html如何相信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058.html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吗?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527.html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http://www.sanmodi.c | 三摩地 2024-09-01 |
| 此种身示佛教僧侣,所行其实坏佛之恶行,无非天魔使者。诚如明朝时代莲池大师(公元一五三二~一六一二)所说:“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财大势大的佛光山、法鼓山、后山花莲 | admin 2024-06-15 |
|
| 在佛门内部,魔罗天魔波旬(天魔所在的他化自在天位于欲界之顶。他化自在天人悉夺下天所化之物而自娱乐,以此得名)广派魔众相继进入各道场,各以自己的欲恶心行影响佛弟子众:或从法义上否定三乘菩提的根本法—第八识如来藏,或从戒律上诱引佛门四众违犯不淫(出家众)或不邪淫(在家众)戒,或从事相上破坏僧众和合。如此从佛门内部引生乖违之相,令小行佛弟子无法安忍 | admin 2023-04-19 |
|
| 一般鬼神是求之不得,你不求他,他也要来的,因为他们为了生存是这样,或者说天魔波旬无孔不入;但佛菩萨的格不是那样的,所以你必须要有诚心、有恭敬心来邀请,也就是办理安座法会,然后佛菩萨才会来住持。所以当供奉的人,他的心已经变了,他把原来护法、学法的心改为破法的心,佛菩萨就离去了,就不再住持了,那以后他所请示出来的结果,就跟没有安座的圣像是一样的,那就是 | admin 2023-03-30 |
|
| 出一切音声胜天魔后所有音乐。佛告优波离。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者不能穷尽。今为汝等略而解说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 admin 2021-05-12 |
|
| ……天魔,起憍慢放逸故。……应作方便,速远离之。”《大正藏》册9,页663,上6-13。],于是他无法真正生起对佛法第一义谛的渴仰之心(因此要如是人努力积极培植福德亦难有可能)。有人则更随意否定大乘经典非佛所说(他心中再无所谓谤法之心理负担),至此,这“归依法”亦荡然无存;虽有疑惑不解,他却会认为这时才是他此生(在佛法 | admin 2021-02-02 |
|
| 当然,如果前来打扰你的鬼神层次超过护法神,他可就赶不走了!譬如天魔波旬或重要的手下前来打扰,一般护法神就无法管了;因为天魔波旬的层次是欲界第六天的境界,这些护法神就无法管了!这时就由韦陀菩萨来处理。然而这种情况很少,一定是证悟后又发起初禅了,一方面是超过欲界境界而震动魔宫,另一方面是证量很高,一般的魔子无法影响你,所以就会由天魔自己或他的子女亲自前 | admin 2020-07-23 |
|
| 这就是天魔波旬最讨厌的事情,可天魔也无可奈何。就譬如这部《维摩诘经》前面所说的无尽灯,说有一万二千位他化自在天的天女,她们都是天魔波旬的徒众,可最后她们被维摩诘菩萨度化了。当这些天女回去魔宫之后,又会把大菩萨传给她们的佛法,就在魔宫里面辗转流传出去。菩萨就是要像这样,以各种善巧方便来度化各类众生。所以有的时候,甚至会示现为一只鹿王,有的时候又示现为 | admin 2020-07-06 |
|
| 又说他们是“大比丘众”,这“比丘”二字,还有个很有威德的名字,叫作怖魔──恐怖魔众,因为大比丘们在世是行菩萨道而不入无余涅槃的,是生生世世在人间度人成就佛道的人,这就表示天魔对他们的住世要很恐怖:只要大比丘们在世(当然不是指密宗,密宗那些喇嘛都不能叫作比丘,他们只能称为喇嘛,不能称为比丘,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外道;从他们的观念行为、 | admin 2020-06-20 |
|
| 就好像大乘经典里面往往佛的说法很奇怪,末法时代的佛弟子们往往读不懂;例如天魔波旬来请求佛陀赶快入涅槃,别再度众生了;他常常会来请佛入涅槃,经常想到了就来请求。他请佛入涅槃是很殷勤的,有一次佛陀演说《不退转法轮经》,结果连他的魔宫都大大震动了,他心里面就很担心:“不晓得又要度走我多少魔子魔孙啊!”所以他很担心,发动了四兵来压制,想要阻止佛陀 | admin 2020-06-20 |
|
| 舍利弗,如来今以一切世间天人为证,如来如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无上,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舍利弗,如是现事,如来灭后,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诸弟子等欲广流布,是诸恶人不能证明,亦复不能施与无畏。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尔时诸天世人各以刀杖卫护是瓶,时卫护者各作是言:‘若或有 | admin 2020-06-14 |
|
|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乐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 | admin 2020-06-14 |
|
| 佛有八梵音:1、极好音(悦耳声)2、柔软音(发喜声)3、和适音(和杂声)4、尊慧音(入心声)5、不女音(无厌声)大雄之德,天魔外道,莫不归伏。6、不误音(分明声)7、深远音8、不竭音(易了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佛有八种妙声,菩萨因此而发菩提心。这八种妙声,我把它查出来说:第一是极好音,极好音就是非常美妙的声音,谁听了都喜欢。第二是柔软音,诸佛说话不 | admin 2020-06-08 |
|
| 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这就是三归依戒所要界限的内容。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慧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慧。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 | admin 2020-06-08 |
|
|
|
html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836.html业力与轮回六道轮回之正说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521.html如何相信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058.html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吗?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527.html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http://www.sanmodi.c | admin 2020-06-07 |
| (想阴区宇第九种魔事)【「又善男子想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密;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 | admin 2020-04-08 |
|
|
|
二乘人是指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二乘人,努力的修行小乘佛法,如果他们始终没有机会,或是有机会而不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弟子○○○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 | admin 2020-02-21 |
|
|
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天魔来干扰,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主要会自心取相的是五阴魔、烦恼魔、见魔等,也是因为自心有相应的心行,才会成就魔事。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曾说:修学要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平实导师开示:无论行者修行哪一种法门,只要能以第一义为根本,不执着色我,乃至不执着受想行识我,而不起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于世间一切乃至出世间之一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