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归依成为佛以后,佛还会交付给,应该要持守五戒,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为什么一定要持守五戒呢?因为戒是保护我们自己,不要去犯下罪业,所以戒的功能是防恶止非。就好像在高空作业工作的人,他必须要在身上绑一段安全绳的意思是一样的;佛有了戒之后,就能够止住身、口、意三业所犯的各种这个罪恶。所以五戒,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不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他们否定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而他们又主张生灭无常的意识心是常住不灭的,或者他们主张男女邪淫双身法乃是究竟的;因此,这样导,引导众生去犯下了大妄语,犯下了邪淫或者诽谤的恶业,这就是往三恶道的恶缘。但是,这样的外道大师,却是有大名称、大名气,享誉国际。但是,遇到不明究里、不依智慧而行的信众,却大力护持这样的外道法,以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就说:长老啊!你要好好的想一想啊,弄一些方法让这个瞿昙掉入大妄语当中——掉入妄语当中。不是大妄语,这不是大妄语,就是说让瞿昙掉入妄语中。苦得听完了以后,就开始吃不下饭了,然后从第一天到第六天;满了七天以后,就开始吃那个黑蜜,吃黑蜜完以后,又喝冷水,然后喝完以后,竟然真的腹痛而死。死了以后,他的同学同辈也真的把他的尸体抬出来,放在寒林当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他受持了五戒之后,他也不一定一定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那什么叫作三净肉,是佛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他可以食用的呢?这三种净肉叫作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既然身为出家众,你不能大妄语,你不能未得言得、未证曰证。你没有证初果、你没有证阿罗汉,你说我证初果了、我证阿罗汉了;乃至于离开沙门四果你也不能妄语;你不能未证得初禅,你说我证得初禅;未证得四空定,你说我证得四空定了,这都属于大妄语。那会违犯大妄语戒的人,当然只有相应于凡夫,会追求财色名食睡里面的名;这样子一个相应三界过患,轮回不断的习性的凡夫俗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哪些重戒是修行人容易触犯的呢?大多是属于口业方面的:谤僧、谤法、大妄语、不净说法、破和合僧等。例如有的人习惯说人是非,来到道场也不知收敛,还是一样东家长、西家短,他不知道(或者是不在意)被他批评的人,有的是已经见道的在家菩萨;或者没有确切的证据便嫌疑他人,被非理疑谤的人往往因而离开道场不再修行。妄说是非,妨害他人修行学法,影响道场的清净和合,是很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他受持了五戒之后,他也不一定一定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那什么叫作三净肉,是佛教徒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他可以食用的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有些人喜欢妄语,能够颠倒黑白,后来别人知道那都是不如实语,就会对他有所戒心;未来世有因缘遇到了,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不可靠,与他保持距离,更不用说会帮助他了。又譬如过去世曾经杀过人,使别人含恨而死,对方当然想报复回去;未来有因缘遇到了,就会反报回去;所以在世上,常看见有人对不熟悉的人没来由的就会起瞋,也毫无理由的将对方杀死的现象出现。诸如上面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哪些重戒是修行人容易触犯的呢?大多是属于口业方面的:谤僧、谤法、大妄语、不净说法、破和合僧等。例如有的人习惯说人是非,来到道场也不知收敛,还是一样东家长、西家短,他不知道(或者是不在意)被他批评的人,有的是已经见道的在家菩萨;或者没有确切的证据便嫌疑他人,被非理疑谤的人往往因而离开道场不再修行。妄说是非,妨害他人修行学法,影响道场的清净和合,是很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些人受了戒以后,遇到别人冤枉他,就发誓说:我以受戒而不许妄语的戒法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做这件事;如果有做,我就下地狱。这样做是犯戒的,犯轻垢罪。不许用戒法来保证世间事的做或未做。以戒法来作保证,也是违戒的;这种做法叫作赌咒,赌咒在菩萨戒中是违戒的;但是常常有人这样做,所以特别讲解一下,让大家小心注意。(原标题:不为世事而作咒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十一、为什么有人爱布施却受穷?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没有遇到有修证的圣人)。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十二、为什么有人吝啬却有钱?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至心持戒,当然不会妄语骗人,当然来世的果报就是说话让人家很容易信受而听懂。有的人想要说明一件事情,可是讲了老半天以后别人都听不懂,就是诳语的果报。如果能说诚实语,从来持戒不犯,就有智慧把意思清楚的表达出来。世间法如此,演说佛法时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大师讲了半天的法,人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我们简单的几句话就讲清楚了,大家听了都能懂。譬如涅槃,你们看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业。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是从所有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更上一层楼来说放生,应该是救护佛门四众免除大妄语业,免除破法谤法的大恶业,因此而免除沦入三恶道中受苦的果报;乃至更进一步,获得三界来去自由的功德,以此功德用以世世利益众生,是不是更好的放生?(原标题:如何智慧的布施与放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不可一概而论,修行人亦有多类:一种虽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反于佛门之中滥用僧物、侵损常住、说大妄语、破僧和合、辱慢师长、追求世法……因其所行与佛法背道而驰,以造恶只能感受苦报,焉得三宝加持?岂可反说因果不实、佛法不灵?又有一种,虽然身入佛门,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无几时能安住于佛法上,凭此微弱善力,难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三是正语,就是时时摄心,言无虚妄,不去造作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这四种恶业。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行:已生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未生的恶法要让它不生起;未生的善法要让它赶快生起,已生的善法就要让它增长。第五项是正业,就是不造作杀、盗、淫的恶业,远离身的三恶业,修习洁白清净的善业。第六是正命,就是以正当而且如法的职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其他佛国净土,有的甚至比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还要好,还要殊胜【这不是打妄语,是《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里说的】,比如金光狮子游戏如来的国土就比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好很多,但是我们去不了,水平达不到,缘分更没有,自然不行。)(原标题:诵地藏经能最好最快地消业障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老子说的。其中有精。和孔子说的。空空如也。是见到识阴的道理。罗汉五阴俱尽。已出三界。我们色阴未尽。与道隔得很远。我忏悔。不过比你们痴长几岁。弄到一个虚名。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长处。以我为宗就苦了。我比楞严所说的妖魔外道都不如。比祖师更不如。所以每每叫你们参学的要带眼识人。又要有双好耳。听法能辨邪正。然后将所见所闻的。放进一个好肚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什么叫十善业道呢?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等,乃至不贪、不瞋、不痴。这样子具足了十善业道的思惟,而且每一个十善业道的每一个都要起五种思。这里举说:譬如说离杀——第一、十善业道里面的第一个,离杀。这离杀还要分成五个,譬如说: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还有回向思。所以十善业道每一个都有这五思,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