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身为出家众,你不能大妄语,你不能未得言得、未证曰证。你没有证初果、你没有证阿罗汉,你说我证初果了、我证阿罗汉了;乃至于离开沙门四果你也不能妄语;你不能未证得初禅,你说我证得初禅;未证得四空定,你说我证得四空定了,这都属于大妄语。那会违犯大妄语戒的人,当然只有相应于凡夫,会追求财色名食睡里面的名,这样子一个相应三界过患,轮回不断的习性的凡夫俗人,才会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在佛示现涅槃后,没有一位大阿罗汉敢自称成佛;不像现在的教里面的,究竟成就者的人数分布,比里长的密度都还高,集体造大妄语业相互吹捧。因为大阿罗汉他们是自知他们所断的见惑与所修的思惑,是属于三界中世俗法上的烦恼;修除一念无明烦恼障与增上慧、般若慧无关,更谈不上成佛之道的内涵。所以依于阿赖耶识所执藏的惑种、一切种,一是烦恼障的见道所断;二是所知障的见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 三摩地

2018-07-23

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者,谓守意护意而不令犯也。此世间八正道可以作为一切佛子在世间行为之轨范。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要正确的认 三摩地

2018-07-23

’‘出家人要修戒、定、慧,俗家人则修不妄语等五戒。经、律、论三藏亦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开得比较快,经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这个无量无边如海的智慧,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可以开出来的,这是一种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觉,如大学生的智慧,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2.问:‘修行过程中有许多难关,要 三摩地

2018-07-23

瞋恚的断除,比如说有一天遇到个很要好的同修,跟他介绍我们这个法有多好,可以明心见性;可能这个人当面就骂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敢说你能够明心见性?你是大妄语。当众就骂了,这个时候你有无生气的念头?如果无,那就是你真的瞋恚断了。可是瞋恚断了还会有余习,比如说你当下笑不出来了,这就是瞋的余习。有时又觉得他好可怜:明明是真的,你不相信。你觉得他好可怜, 三摩地

2018-07-23

虚诳妄语得过人法。作此行者离安隐处犯波罗夷。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趣宝洲乘船入海。而于中路自坏其船。没溺而死不自济命。岂能得宝。如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乘正信船入于大乘深广法海。始得入海自坏信船失智慧命。如是愚痴初发心菩萨。以嫉妒故虚诳妄语得过人法。而犯大乘重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五根本重罪。如果初发心菩萨欺诈妄 三摩地

2018-07-23

若尚未灭除异生性,盗法成功而宣称是初果人,即是大妄语业,舍报后三涂有份。(原标题:直心才是最重要的) 三摩地

2018-07-23

又彼等诸人「未悟言悟」大妄语者,实乃虚名所误,此等虚名皆源于彼等在世间法用心经营所致,非实有修证,此大妄语者,我誓永不故犯。又彼等诸师每为信众传授五戒、菩萨戒,然「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犯大妄语故,心非清净,非为「清净比丘」,受戒者难得戒体,误人慧命故,影响前途故,如是愚行,我誓永不故犯。又当今颇有众多佛,犹具或轻或重之情执,一意维护其所皈依之师, 三摩地

2018-07-23

瞋恚的断除,比如说有一天遇到个很要好的同修,跟他介绍我们这个法有多好,可以明心见性;可能这个人当面就骂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敢说你能够明心见性?你是大妄语。当众就骂了,这个时候你有无生气的念头?如果无,那就是你真的瞋恚断了。可是瞋恚断了还会有余习,比如说你当下笑不出来了,这就是瞋的余习。有时又觉得他好可怜:明明是真的,你不相信。你觉得他好可怜, 三摩地

2018-07-23

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大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三摩地

2018-07-23

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宁可舍真善知识,为了面子也不承认自己所说之法是错误,只在乎一时的名闻利养及法眷属,还示意为悟而帮人印证,害众生跟着自己造下大妄语业,造就了杀害众生生生世世慧命的恶因,而后留下臭名千古!死后无量世中枉受极恶苦果,这样,岂不是枉费世尊的那件僧衣让您披挂一辈子,舍报时如何面见世尊呢?期盼诸方大师及悟错之居士们,能效法现代禅李元松老师之精神,能在色身健 三摩地

2018-07-23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 三摩地

2018-07-23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 三摩地

2018-07-23

  ””语译:第三个重戒就是不可以未证言证,因为这是大妄语。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如果有人要杀我,我因为那个人信因果,为了保命就骗他说:“我现在是初果圣人。”或者骗说是二果、三果人,对方听了,因为我是圣人,也许就不杀我了!但其实我还没有证果,这就是大妄语业。或者为了保全身命而虚说:“我已经证得不净观。”证得不净观的人或者已入初 admin

2018-07-23

说到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佛说的八关斋戒呢?《增壹阿含经》卷38:【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佛在经中为我们开示:八关斋戒的内容就是受持了以下这八个法。第一个就是不杀生、第二个是不偷盗、第 三摩地

2018-07-22

这件事情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知道这大妄语的罪业要怎么消除,请求菩萨们大发慈悲开导愚痴的我。我们的回答是:这二十年来像这样未悟言悟、未得言得之人,可说是所在多有,数之不尽。关于大妄语业,因为只是戒罪,而不是同时获得性罪,所以只要如法公开忏悔以后,大妄语的地狱罪就可以消除,而且也没有后世应受恶报的性罪存在,所以处理起来是比较简单的。除非是为了维护个人错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一种人他又认为证悟很简单,一下子就证悟了;甚至有的人认为,他不知道已经悟过多少次了,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这种说法是对佛法过于轻慢,本身也是妄语。佛陀示现灭度后,真正证悟的菩萨非常少,凤毛麟角。当达摩祖师来到中土的时候,只有二十八位证悟(或许还有一些嫡传的证悟)。然而证悟的祖师所传授的禅法是非常深奥的。来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师们,就是以前在佛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