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父亲驱逐;但是这位大臣很孝顺,不忍心把父亲赶走,于是他挖了地窖,把父亲偷偷地安置在地窖里,这样就可以随时孝养父亲。这时候,有一位天神捉了两条蛇,放在国王的宫殿里,向国王说:‘如果能分别出雄性或雌性,你的国家就能获得安乐;如果无法分别,那么你和这个国家,七天后统统都会灭亡。’国王听了 admin

2020-02-21

《梵网经》菩萨戒经常有提到: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我们就是依于这三句话来解说刚刚的四宏誓愿,乃至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菩萨优婆塞就是居士男,乃至优婆夷居士女,要如何的三归五戒之后,依于四种修:亲近善友、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量、如法修证,慢慢地趣向于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完全转依于大乘--佛乘、菩萨乘--来修学佛法,终究成就佛地的一个道理。《梵 admin

2020-02-21

释迦牟尼佛过去无量世成就了孝顺的法道;由于这样的因缘,因此后来成就了佛道,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今天仍然非常赞叹孝顺的法道。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就往生到忉利天。那时候佛陀还年幼,就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扶养长大;所以摩诃波阇波提舍寿时,佛陀还亲自扶棺——贵为人天至尊,跟着众弟子一起扶棺 admin

2020-02-21

为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见识一定比较丰富,可以说是生活上的一部活字典;那么,从老人那里,可以听闻到许多不曾听闻过的事迹以及道理,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与智能。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也就是说百善孝为先,所有大大小小的善行里,以孝顺父母为最优先。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有人问到,他的儿子和媳妇并不孝顺,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这里来作一个回答。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自身在过去世、过去生的时候,曾经造过不孝顺的因,所以这是本因;就是本来有这一个根本,所以在后来,未来世的时候才遇到这种因缘现起。第二个是这一生在孝道上,没有尽到完美。所谓的没有尽到完美,就是说比起一般人的孝道,所尽孝的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佛法中的孝道,究竟释迦世尊所教导我们孝顺父母,它的真实义理是什么?一般人都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他最起码作人的人格,就是要包括了孝顺、礼敬、供养父母,否则连作人的资格都没有了,这一点不论是古今中外,不论是学佛与否,都不会改变,因为这是世间的常法。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佛说到父母的恩德深重,重到众生无论怎么样的回报,都没有办 admin

2020-02-21

周遭的朋友、邻居们,对末学父亲的评价是非常慈详,对孩子的评价是很绵软稳重,而末学的同修也以孝顺老人而广得善名。这样的家庭氛围,在末学没有学佛之前是不圆满的,而在学佛之后,但还没有追随萧平实导师学佛之前,也是波折不断的;甚至是在学佛初期,因为观念错误,几乎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可能有些人也和末学一样,有过类似的学佛经历,那就是学佛以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 admin

2020-02-21

对于父母来说,有子女随侍在侧,安享天伦之乐,亦堪告慰;然而,为人子女者,若能帮助堂上二老修学熏习了义佛法,乃至能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了达深妙佛法真实义味,得大安隐处,更是对父母所尽的最大孝顺之道。譬如佛陀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开示了:子女应当如何孝顺父母。经中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 admin

2020-02-21

】(~《杂譬喻经》)这一个弟弟,因为哥哥这样子好于修学解脱之道,而对于这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对于父母所留下来这一些财产,这些家族的名声都不在意;于是他就很生气,经常跟这一个哥哥抱怨说:我们同样是兄弟,父母早早就过世了,应该要互相努力来振扬家族的财势,让父母所留下来的名声、财物、财产愈来愈炽盛,这样子才叫作是孝顺啊!结果你反而掷弃这个家业,去追逐在这个 admin

2020-02-21

既然皆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那我们所要孝顺的、我们所要慈悲的,应该就要基于已经是一个优婆塞,相信轮回,而要相信众生无边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这样子的一个起心作意,在体会到自己轮回当中的这一生的苦、过往无量世的苦,乃至未来如果不解脱的苦;再想到这一世的父亲、母亲,不希望他受苦,这一世的夫妻,彼此不希望他受苦 admin

2020-02-21

因为实语原先是不愿答应的,因为他心性不是如此,可是母亲指着他说:你是我的儿子,那你这样子怎么是孝顺呢?他终究拗不过母亲,而去跟随着母亲一样造作了恶言语来诽谤了那一世的异母,也就是他父亲的妾。那一世的异母,其实就是这一世诽谤他跟她行淫的友女比丘尼。这个被诽谤的妾,因为父亲相信:我的儿子是实语啊!他说的话应该是真实。虽然一直以来都不相信他的母亲,可是因 admin

2020-02-21

《地藏菩萨本愿经》会在世间传诵,因为这故事非常地提醒我们孝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说你来到人间,可是当父母他们命终以后,我们能够作什么呢?一般的人对于生死之间的事是渺渺茫茫的;乃至儒家说法,这些事情是不可知道的;所以佛陀来说明了这些事情以外,地藏菩萨现身来说明说得更加清晰,因为地藏菩萨祂实际上是佛身,在华严部经典里面就指明说,地藏菩萨早已经成佛了。&nbs admin

2020-02-20

然后佛陀说了这故事,就说我过去生不断地孝顺父母,乃至于像这只猕猴王一样来拔救出我母亲的苦难;我就是那只猕猴王,然后如是的孝顺,所以才能够今天得到佛果。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世间的痛苦是难以说完的,我们虽然能够有心于佛法,但我们父母是不是会跟着来修学呢?是不是我应当济度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得到佛法的安乐?佛陀在忉利天的时候,为了强调度化母亲的种种的重要,所以 admin

2020-02-18

我们今天看到世间的痛苦是难以说完的,我们虽然能够有心于佛法,但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会跟着来修学呢?是不是我应当济度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得到佛法的安乐?佛陀在忉利天的时候,为了强调度化母亲的种种的重要,所以地藏王菩萨现身于忉利天,然后演说了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这个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佛教的孝经----孝顺父母的经典;其中这说到了几个故事,一个是婆罗门女的故事,一个是光 admin

2020-02-18

净空把中国国人推崇的孝顺和谐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观念揉入到他的讲经说法中,并附和现代人关心的问题,掺杂一些现代词语,表面上紧跟时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欺骗性极大,个人崇拜色彩严重。在净空的讲经和言论中充斥大量的“世界末日”、“科学是魔”等极为危险的伪邪色彩的思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净空获准进入内地。净空利用海外资金捐赠手段骗取有 admin

2019-05-05

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刚才那只粪秽的大猪,诚可怜悯。原文如下:六度集经卷第六(六五)佛以三事笑经 昔者菩萨。为清信士。归命三尊。慈弘仁普。恕济群生。守清不盗。布施等至。贞净不劮(yi)。观捐内淫。信同四时重如须弥。绝酒不饮。尊孝喻亲。以正月奉六斋精进无倦。所生遇佛。德 admin

2019-04-21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qí)、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zì)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è)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jí)灌盆器、香油锭(dìng)烛、床敷(fū)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 admin

2018-08-23

我于尔时,为彼一国除去恶法,成就孝顺之法,以此因缘自致成佛,是以今日,亦复赞叹孝顺之法也。」语译: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有一次,佛在舍卫国的时候,佛告诉众比丘们说:「如果有人想要得到如同梵天王常住在自己的家中般守护着这家人的话,这个人就必须供养孝顺父母如梵天王一般;能这样作的话,那么梵天王就已常住在家中了。假使有人希望能得忉利天主帝释住在家中守护着 admin

2018-08-13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说:「我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作慈童女,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的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的母亲 admin

2018-08-09

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信受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至要当斋戒一心清淨。昼夜常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弥陀佛国。b)佛言。世间人以欲慕及贤明。居家修善为道者。与妻子共居在恩好爱欲之中。忧念苦多。家事怱务。不暇大斋一心清淨。虽不能得去家弃欲。有空闲时。自端心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4条/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