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瞭解,男女欲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脱的。而在色界天,天寿虽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真的有实力,那佛菩萨一定会给你录取、给你通过的!如果真的有实力但没有被录取也没有通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自己哪边还不够才会没被录取或没让你通过!有得失心的人就是我见或我执还比较重的人!因为得失心是意识心!那还是在五阴十八界的范围之中!曾经最年轻被印证的是一位师姐,她22岁就被印证!也就是说假如有一个菩萨真的都达到标准了,那不可能因为她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慧、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学佛要进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福德」,而且是必须要在正确的佛法、在之中所培植的福德。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有了解脱见地与定力正受、解脱正受故,学人确实是可以在此生获得受用,功德不是虚幻的意象,是增益于三乘道业之解脱。学人因有功德受用,可以远离贪瞋痴无明的系缚,心能安定而得自在,于道业上的修习更臻成熟,就生起种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云何福德?谓五阴身所受的依报或是正报称之为福德(正报:异熟果报之身;依报:即世界国土。谓诸众生各各随其果报之身,依之而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复次,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是三事名为福德门;于无量世中作天王、释提桓因、转轮圣王、阎浮提王,常施众生七宝、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后世皆令具足,如经中说。转轮圣王以十善教民,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布施、护持正法上的福德,还有修除性障,修除五盖也是福德;定力也是福德之一,称为定福。因此前五度都是福德的内容,有了福德才可能会实证般若,如果福德不够那就算悟了也很容易退转,道业无法增进。福德不够的话修道时就容易遇到许多遮障,像有的人要来讲堂上课会遭遇许多困难,或是要上禅三时就出意外或生重病等等。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能够转依如来藏,来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中、于修学中、于护持正法中,能够追随善知识,来护持正法、广修福德之余,同时追随善知识修集智能!修集智能的方式是,由善知识来教导熏习种智,继续修集福德资粮!在修集福德以及智慧资粮的同时,仍然继续修学动中定力─继续修学动中定力让自己能够到达欲界定以上的定力─还不必发起初禅!但是只要有欲界定以上的定力,同时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的忆佛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修炼定力!忆佛拜佛中修炼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修炼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涅盘经》说的三个条件:慧力、定力、福德都要很好。若缺其一,我纵使帮了忙,也只能使你成为解悟佛性而不能眼见,这一世想要再眼见佛性,机会可就微乎其微了!所以说,在这佛菩提道上面,你如果不够勤行精进,成佛过程就会很慢;释迦牟尼佛发心比弥勒菩萨晚,结果却先成佛了!精进就是有这个好处,所以修学佛菩提也一样要精进勤行。第四个要注意的:要愿意努力救济众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布施、护持正法上的福德,还有修除性障,修除五盖也是福德;定力也是福德之一,称为定福。因此前五度都是福德的内容,有了福德才可能会实证般若,如果福德不够那就算悟了也很容易退转,道业无法增进。福德不够的话修道时就容易遇到许多遮障,像有的人要来讲堂上课会遭遇许多困难,或是要上禅三时就出意外或生重病等等。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布施、护持正法上的福德,还有修除性障,修除五盖也是福德;定力也是福德之一,称为定福。因此前五度都是福德的内容,有了福德才可能会实证般若,如果福德不够那就算悟了也很容易退转,道业无法增进。福德不够的话修道时就容易遇到许多遮障,像有的人要来讲堂上课会遭遇许多困难,或是要上禅三时就出意外或生重病等等。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慧、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福德,而且是必须要在正确的佛法、在之中所培植的福德。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在短时间里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定力生起后,拜佛动作就会和缓调柔,一拜能拜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妄念都不会生起。依于平实导师所教授无相拜佛的十个次第的渐次,慢慢地拜佛中净念相继的功夫就能够生成了。如此,由粗住入细住,就会有着欲界定身心轻安的发起,也因此会完全忽略掉拜佛的动作;而意识心只是单单的的的安住在忆佛念的定境法尘上,也就是已经入于心一境性的欲界定中。欲界定的发起有持身法,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的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的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的时候,会依于他的习气、会依于他的心念,而有不同相应的法则。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着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正信的佛弟子应该知道:要修初禅,性障要消伏、五盖要修除,对定力的增长与修证是有很大的关系;性障以及五盖的消除和禅定的实证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性障伏除,定力就会增加;五盖伏除,就能够更微细地除掉深细的性障。所以智者大师才会说:【若初习禅,破于事障发欲界定;破于性障(五盖)即发色定。故云事障未来,性障根本;性障若除,初禅法起。】(~《摩诃止观》卷6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参禅的时候需要一点定力,但是参禅却是需要用禅法的方式来参究,所以方向与作法都不同;而禅定的实证却需要修定的方法,需要用制心一处的定力,这样能够一心不乱的定力来修集,这是与禅宗禅法的参究方式截然不同。参禅乃是智慧的境界,透过一念相应而般若智慧发起的境界,是无所得境界,所以这个部分与禅定的修法大大不同。自古以来常常有人——很多大名声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在修学的一个过程当中,如何能够依着自己的定力,看到自己见、爱、痴、慢的起行,在利乐众生的过程当中,看到自己以及众生相对应自己身、口、意行的造作,而能够产生调节的作用,这就是借助于众生,来成就于自己的佛道。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2集略谈妄想散乱心的种类》何正珍老师(原标题: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探讨到此,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应该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佛法的修学,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应该逃避世俗而隐居闭关修道;唯除是先跟真善知识闻熏修学,已有了正确的知见之后,为了锻链功夫定力以求见道的阶段,应该要减少外务的攀缘之外;反而要在种种世俗烦恼中,才比较有见道及种种佛法证悟的因缘。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30集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正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庄严菩提者,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断诸众生贪欲、瞋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接着佛陀说要庄严禅波罗蜜,事实上要修持禅波罗蜜,也是要庄严菩提。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显发出他的智慧的实证,事实上也要有所谓的定力的成就,也要有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