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不妄语也是一样,要持守这个重戒,重戒这个大妄语就是所谓的,还没有开悟说自己开悟、还没有证果就说自己证果、没有禅定的证量就说自己证了禅定,这个就是属于大妄语的应该要我们要持守的这个范围。如果违犯了,就一定会沦落恶道,人身不保,所以我们要持守不妄语,特别是不大妄语这个部分。可是如果我们跟人相处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方便妄语,那是可以的。譬如说,有一些人生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不作此想:我帮你开悟,你得要恭敬我、回报我。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你以前绝对想不到的,所以你得要供养我。菩萨心中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菩萨自有福德庄严,并不需要供养他。菩萨更有智慧庄严,不会这样想:我利益了众生,众生当然要回馈我。这是无智慧的人才会有的想法,所以当他具足这两法时,他在做种种布施时,心中都不会产生忧 三摩地

2018-07-20

不妄语最主要的是指大妄语,自己没有悟而说自己悟,或故意暗示开悟的样子,让人误以为是初地圣人或几果等等,这是大妄语。又如:自己末悟而印证别人开悟,也是大妄语。两舌:当然没有人两条舌头,而系指东家长,西家短的挑拨是非。而另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通常是骂人。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一切大菩萨真的是如此,见仙说仙话,见畜生讲畜生话,这是菩萨的功夫。绮语 三摩地

2018-07-20

参禅要悟很难,所以末法时代有一些师常常讲:末法时代要开悟很难。都叫人家不要求悟,只要努力修行就好。但是经由念佛法门的帮助,要见性---也就是要到实相念佛的境界很容易。如果到了实相念佛的境界,就是说分段生死已经开始快要断尽了,一步一步迈向断除分段生死的阶段。分段生死断了以后,那是菩萨四果了。接下去要断变易生死,还是要念佛,所以说念佛的果报很殊胜。另外我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如果有人说:「我开悟了,我是初地菩萨。」那就请他看看这一段,看他能不能自称初地菩萨。因为天耳清净的缘故,所以东方阿僧祇佛的每一尊佛所说的法,都能够听闻受持,不相障碍。此时,大精进菩萨这样继续精进勤行,满足七天。这七天之中,以智慧为食,不吃世间所供养的食物。因为不吃世间所供养的食物,所以诸天才用散花来供养,有天眼的人就能看见。此时「大精进菩萨不被 三摩地

2018-07-20

短期来看,在禅三中连续拜佛六十小时,无论开不开悟,腰酸背痛的体验恐怕不能幸免。萧平实老师教授拜佛的原则是要:松、静、匀、缓。松的定义是任身体自然、肌肉放松。学员若弓背拜佛,脊椎骨间之骨盘与轫带后拉前压,背部弓成圆圆的弧形,强迫改变了脊柱本来放松的S形曲线。弓背弯身时脊柱的长度比直立时,拉长多达13公分(5英寸)左右,背部肌肉也同时拉长。从动作解剖学的观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六祖惠能大师听了,就知道这位卧轮禅师还没有明心开悟,便告诉僧人,如果依卧轮禅师所诵的去修行,必定更加系缚,难以明心证真。当时六祖还开示了一首偈,六祖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显然并未安住于事一心中,但却不妨他“菩提作么长”,证得理一心。可见,悟时虽然还没 三摩地

2018-07-20

但心中却很牵挂,也有点担心他,因为网络说:只有善良和想开悟的人才会上当进入正觉同修会。有一天,家中的同修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如果我不想去讲堂上课没关系,但自己要时时忆佛念佛(同修为了让我随时提起忆佛的念,在流理台、计算机桌前都贴上了忆佛贴纸),最好也能学习无相忆念拜佛,无相念佛功夫若能成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自然提高。当下我很好奇:什么是无相拜佛 三摩地

2018-07-20

未悟学人往生极乐已,仍需在那里开悟明心,方能依佛菩提道次第继续进修,已悟学人往生极乐,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可以迅速入地;是以往生极乐并非修行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原标题:实修大乘之行门--念佛法门) 三摩地

2018-07-20

他会说:学什么禅?只要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好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学禅?末法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开悟的,学什么禅?这些人的观念如果不改变,实在没法救治。佛法本来是整体不可分割的胜妙法,为什么要割成支离破碎的呢?修学佛道是一个全面性的法,不应该分宗分派的割裂。你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我要专门学禅,学成功了我还是要学念佛的。或者说:我们现在努力念佛,修学一心不乱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一念相应就是禅宗的明心开悟,这个境界我们称为果地的无相念佛,这个才是真正的念佛三昧。但是这样的人落在空的一边,还没有究竟,所以不能叫作实相念佛。因为实相是非有也非无,也就是说这个实相,祂不是无相也不是有相,所以只说祂无相那就落在空的一边,不叫作实相。那么了知这个道理之后,又会进一步地去开始探究,开始体究,终有一天一念相应,他就看见了佛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亲 三摩地

2018-07-20

出了禅堂,经过护三菩萨面前时,心中好惭愧:护三菩萨好辛苦喔!而我却还不认真、不进入状况,实在是太不精进了;到了三楼,还与执事甘师兄吐舌头!已经离开禅法啦!我人都已经在山上了,竟然还没好好把握时间参禅!(认为自己开悟的条件不具足!方向不正确!萧导师都已经指正我方向,还给我方法了,却还没好好把握这紧凑的时间!)在这天晚上,看到同学曾师姐礼拜萧导师,我以 三摩地

2018-07-20

事情发生以后,彼等将情况告知末学当时之亲教师(可能是说末学顽固不屈,很难劝转),亲教师来电询问情况,末学告知:净土法门是可以去深入了解的,然而在萧老师座下明心开悟以后,再修学唯识种智,同时消除烦恼性障,这样并没有妨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时尚未于极乐九品往生多做了解,所以没有说可以提升品位及证果),这样的回复,末学之亲教师亦是默然以对。末学再说:如果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说依着念佛法门的种种的转折去修学,那么你就有因缘可以有体究念佛、可以明心开悟、可以眼见佛性、可以实相念佛。所以说只要知道这个转折,知道念佛其实就是修禅,那么这样子修禅人有更实际、更方便的方法来达到学禅所要达到的明心见性的目标。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5集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正源老师 (原标题:殊胜的念佛法门) 三摩地

2018-07-20

自古以来自以为开悟的人总是很多,但其实大部分是悟错了,真正悟得的人是很少的,是很难得的。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安排,要很多生很多劫,好不容易才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如果福徳不具足的话,遇到了也不会信受,当面错过。所以说,在娑婆世界修禅是缓行道,是难行道。另一方面,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了,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法门的迅速成就,需要由禅的开悟而着手,以禅悟实相念佛法门而提升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然后再借极乐世界弥陀世尊的愿力加持,而增益我们禅悟功德的深度与广度。所以,禅与净土应当要互相圆融,相得益彰。如果互相排斥,各执一端,就会成为谤法,也会障碍我们成佛之道,世尊正法恐将更快断灭。譬如我们行车开车,应当要舍弃崎岖而弯曲的羊肠小道,而选择高速公路行驶。我们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自以为悟的人很多,但其实那些开悟者大部分悟错了,真正悟的人很少,很难得。所以真正证道的善知识很难得,禅缘难遇啊!遇到假名善知识的机会非常多,能够遇到真正善知识的人,一百个人找不到一个人,所以这个娑婆世界修道真的很困难。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安排,要很多生很多劫,好不容易才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如果福德不具足的话,遇到了也不信受,当面错过, 三摩地

2018-07-20

从这一段便可知道前面所谓的「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不是看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而是说明「心眼开明」---开悟的人所亲证的境界。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无缘慈。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他是无缘慈、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自以为悟的人很多,但其实那些开悟者大部分悟错了,真正悟的人很少,很难得。所以真正证道的善知识很难得,禅缘难遇啊!遇到假名善知识的机会非常多,能够遇到真正善知识的人,一百个人找不到一个人,所以这个娑婆世界修道真的很困难。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安排,要很多生很多劫,好不容易才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如果福德不具足的话,遇到了也不信受,当面错过, 三摩地

2018-07-20

佛教界普遍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是修禅法的人往往批评净土法门是劣根人所修,而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又往往批评修习禅法的人是狂禅,或认为末法不可能开悟,不应修禅。这些人往往落入二说之中。所谓二说是说:是菩萨应学,是菩萨不应学。但是我们修学佛法不应有这种观念,因为不管是那一种法门都是佛所讲的。如果偏在一边,执着其中的一个法门而批评另外一种法门,那就好像拿佛的右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