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为什么菩萨可以这样做呢?因为菩萨从亲证法界实相以后,常常发受生愿,即使有能力亲证解脱果,也发愿生生世世再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这些种种的法,乃至于大慈大悲、一切种智的这些种种的善法,这些法是他生生世世所分证的,都收藏在他自己的八识田之中,等到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拿来利乐有情。那么什么叫作缘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在意愿上发出家心,乃至说发现亲证法界实相,进一步决定承担世出世间法,这是在心地上证。所以这个意涵,其间的意涵跟前面是没有矛盾之处。(原标题:出世俗家?出三界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从事这些供佛、礼佛、拜忏、超度等这些佛事的时候,除了要有信心、要有愿力之外,当然要心无旁骛,一心恭敬;这样不仅能够将福德确实地回向给亲属跟往生者,也能够累积自己的福德,增进自己值遇真善知识的因缘。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有了功夫,有了知见,就能够一念相应慧,与实相相应,能够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原标题:朝山、劝募、联谊等等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菩萨有时候会透过示现瑞相的方式,让这些众生发起菩提之愿。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好像说,不论有人在认为说到底有没有天龙八部,但是世界之中,始终会因为种种业力的交感而产生天龙八部;当然,有一部分是菩萨发愿往生的。那么到底这个佛教相信阎罗王的题目,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维什么事情?或者是说,我们来想想看说,佛为什么要为我们宣说阎罗王这一位有情?可是再进一步思维之前,我们得先要了解一下,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而经典中提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待慈童女要出发时,老母不愿意慈童女出远门,因此阻挡他,慈童女便拔老母数十根头发而去。有一天,慈童女经过一座山,遥见一座琉璃城,有四玉女,拿四如意珠前来欢迎。后来又经过一座颇梨城,有八玉女拿八如意珠前来欢迎。又经过一座白银城,有十六玉女,拿十六如意珠前来欢迎。之后,又经过一座黄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拿三十二如意珠前来欢迎。最后来到一座铁城,并无玉女来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在地狱报受完之后,还要出生到畜生道去,去当飞狸;这是因为他在修定的时候,受到了鸟叫声和鱼跳动的水声所干扰,因为他没有办法杀到这些众生,所以他心中就发了恶愿,将来要把他们都杀掉,因此他将来就会出生到畜生道去执行他的恶愿。这真是非常的悲惨,因此佛陀就对郁头蓝弗生起了哀悯之心。所以世尊才教导我们说「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就是说,能够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有开示说,要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应当要「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这样不愿接受,自外于之外,对自己到底有何益处呢?现在还有许多附佛法外道团体的,冒用佛陀的法王称号,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却说他们在教导人如何进入菩萨行。我们从上面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以及马鸣菩萨摩诃萨的开示,就应该好好地思考:像他们这样子,真的能够进入菩萨正行吗?菩萨道能够正确而没有偏差地修学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以上简单的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就像《华严经》中记载了诸佛世尊为了度化众生,而施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种的佛事,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让大家了解。里面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地上菩萨的修行内容菩萨当十迴向位满心时候,要勇发十无尽愿,成为通达位的菩萨,发起一分的道种智,并且要能够永伏性障,成为意乐清净的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衆,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他也不断地在找,看有没有更适合的人来传授这样的法,他愿意把他的法传给他,后来他都放弃了,没有办法,传不出去,只好自己担起来了;担起这个担子,就是创立了同修会。这个担子可不轻松,他日以继夜地准备,然后写书。他已经超过百本的书了,从早到晚,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写稿纸,然后找人家打字;到后来他发觉,开始有电脑了以后,他就发觉找人家打字还要花钱,他非常的节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觉同修会及平实导师最大的愿望,就是振衰起敝,让元、明、清以来低迷、俗化的中国佛教,重回唐宋的荣景,因为有了佛教的驻世,文化的发展也必然充实美好;然后,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珍宝从臺湾回归于中国,未来再从中国推广于世界,让全国同胞及全球大众,都能接触、实证真心,使中国成为全球高级知识份子的心灵祖国,这正是全体正觉菩萨们的中国梦。唯有正觉才有彻底证明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之危机》页274然而,正觉对慈济证严的批判与辨正,乃站在佛门的立场,出于善意的规劝,切愿浪子回头,重返佛门;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互为亲眷,彼此有恩,也都曾误犯了无数罪过、造作了无量恶业,乃至五逆十恶、毁谤三宝;今生有幸而得人身,且发心出家,虽因印顺的误导而偏离,但仍有洗心革面的因缘: 如果想要离开这种将佛教世俗化的破坏佛教的恶业,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正觉同修会是以怀柔而不排斥的心态与作为,才能摄受那么多一贯道的点传师与道亲们进入真正的佛法中实证,而不是一味排斥他们、使他们心生反感的,才能使他们愿意欢喜转入正觉学法及实证,现在都能齐心合力共同来复兴佛教文化。一贯道是一贯窃盗别人教义的贼,还反过来贬抑被窃盗教义的四教一家,应该正名为一贯盗。但是道亲们如果想要了解、求取真正解脱,欢迎你们来到正觉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称他们为福田僧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带给有情安隐快乐,又能满有情的一切善愿,像这样的表相出家众,可以称为第三僧宝。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净,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够带领信众在佛道上渐次解脱,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实安乐,其实就没有资格称为是僧宝的。而且从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的开示,我们也可以再一次确定,第一义的佛宝、法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成佛已久的释迦世尊,都愿意去帮眼盲的徒弟阿那律尊者穿针引线,佛陀世尊尚且如是继续修福度众生,何况我们是尚未入地的浅学菩萨,距离成佛还是如此遥远呢!因此,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使您有福德增上的因缘,将来能得解脱乃至可以开悟明心;也希望帮助菩萨们在度众时,能具备更多次法的方便善巧来摄受众生、自利利他,以期早日成就佛道。谨以此书供养释迦世尊、十方诸佛、一切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在地狱报受完之后,还要出生到畜生道去,去当飞狸;这是因为他在修定的时候,受到了鸟叫声和鱼跳动的水声所干扰,因为他没有办法杀到这些众生,所以他心中就发了恶愿,将来要把他们都杀掉,因此他将来就会出生到畜生道去执行他的恶愿。这真是非常的悲惨,因此佛陀就对郁头蓝弗生起了哀悯之心。所以世尊才教导我们说「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就是说,能够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