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早开解。后阅玄沙语。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就之。忽大悟诸缘尽废杰峰愚禅师。初参古厓石门。佩受法语。昼夜兀坐。不契。后参止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愈疑乃诸缘尽废。寝食俱不觉知。如气绝者。一夕坐至夜分。闻邻僧咏证道歌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豁然如释重负。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以头触柱中峰本禅师。侍高峰死关。昼夜精勤。困则以头触柱 admin

2018-07-23

互相究竟。次见淮西教无能。令提无字。次到长芦。结伴炼磨。后遇淮上敬兄。问云。尔六七年有甚见地。某答。每日只是心下无一物。敬云。尔这一络索甚处出来。某心里似知不知。不敢开口。敬见我做处无省发。乃云。尔定中工夫不失动处便失。某被说着。心惊便问。毕竟明此大事。应作么生。敬云。尔不闻川老子道。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说了便去。某被一问直得。行不知行。坐 admin

2018-07-23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法师撰(净土宗11祖)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qǐsǎng,屈膝以额触地礼拜〗,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居先。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 admin

2018-07-23

从释。”曰:“朕视卿若昆仲。但富贵欲出于人表者。不违卿唯出家不可。”既浃旬,帝睹其容顇。诏王宾相之。”奏曰:“此人当绍隆三宝。”帝谓师曰:“如卿。任选日远近奏来。”师荷德致谢。寻得乡信言母患,乞归宁省。帝厚其所赐,敕有司津遣   师至家未几。会韬光法师勉之。谒鸟窠为檀越,与结庵创寺。寺成启曰 admin

2018-07-23

会当克果,何不遂。大集经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弥陀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净土忏仪若坐若行,皆勿散乱。不得弹指顷念世五欲,及接对外人,语论戏笑。亦不得托言延缓,放逸睡眠。当于瞬息俯仰,系念不断。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见十方诸 admin

2018-07-23

这时候萦挂在玄奘菩萨心头的是,在明心见性之后,应该要如何继续在佛菩提道上来进修呢?而这个佛菩提道的完整次第又是什么呢?由于玄奘菩萨在当时的证量已经超越了中国同时期的所有僧众,他在当时已经找不到善知识可以谘询问道了,因此热切求法的玄奘菩萨就立志要前往印度(也就是当年的天竺)去求取《瑜伽师地论》,他也誓要把完整的佛道次第给带回到中国来。由于他本身具备 三摩地

2018-07-23

但得僧房,翻译经藏,夙所在,永续佛光。王为襄助,英才汇集,其中翘楚,弟子窥基。齐谋共商,般若成译,文字高古,更贵精义。陈于太宗,宗为大异,佛之宏深,儒道何及?又兼著述,成唯识论,既资妙理,复依亲证。楷定八识,利益学人,此心王法,佛法精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八识为本,万法为枝。第八即心,亦名藏识,赖耶陀那,异名同旨。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 三摩地

2018-07-23

玄奘大师这次出行同样不是受政府委派,也不是受当时佛教界的嘱托,全凭自己一个人的心。他想弄清楚佛陀当年到底说了些什么?他想把真正的佛法在东土开花结果,实现出家时所说的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大师此次出行,不仅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甚至还是非法偷渡,差点死在边境守卫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四宏誓所说的:众生无边誓度,烦恼无尽誓断,法门无量誓学,佛道无上誓成。简单来说,修学佛法一定是要以成佛为最后的目的;而您信奉教,却永远只能成为上帝的子民、上帝的羊,这是最简单的把我们今天要用来作一个宗教比较的,一个所谓的短的方式。那我们一样是依循这个方式,再用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就是羊──牛羊成群的羊,来更作进一步的,让菩萨们有一个比较有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学佛人,偶尔坐个半个小时便罢了,可是因为追求一定要练到一念不生的错误见解会让学佛人一生过半的时间都耗在上,怕分心和失去刚才好不容易得到的定境而不意去接触和摄受众生。佛都是生生世世利益众生而成就的,从来没有见过每天坐在上成就的。说到导演袁振洋先生,他真的是很有佛缘。拍这部电影后有去出家,后来怎样就不晓得了。末学猜测他出家后会觉得失望的可能性比较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信受佛经,方是正信而非迷信的佛子!)末学从心中心出来后,还没怀疑藏密,也是因为藏密里也教授很多汉传佛经啊!那时,虽然藏密的某些法王甚至被称为大菩萨化现的某些堪布们也高推元音是大成就者,并说心中心是,末学还是宁相信他们也都是被元音给欺骗了,而不是藏密本身有问题。末学离开心中心后甚至曾经想到向大宝法王学佛法呢。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藏密的呢?从藏密 三摩地

2018-07-23

那时,非常多的心理治疗志团队奔赴灾区,为各种灾民提供支持。抛开专业效果不谈,心是好的。七年过去了,有一个病人,始终被忽略着。那就是你。即便现在如你所说,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在庄子处找到了出路,也不能不说,过去这七年,你是孤身一人在与地震带来的种种病痛共处。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帽子扣在你身上——罪人。你幸运地逃脱了震灾,保全了生命。这原 三摩地

2018-07-23

对于别人的成功,我们在两种情形下意宽容。一是当这种成功是我们既有能力也有机会获得的,而我们却并不想去获得,这时我们仿佛站在这种成功之上,有了一种优越感。另一是当这种成功是我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获得的,我们因此也就不会想去获得,这时我们仿佛站得离这种成功太远,有了一种淡漠感。倘若别人的成功是我们有能力却没有机会获得的,或者有机会却没有能力获得的, 三摩地

2018-07-23

于是又办了一场宴会,然而贫长者子驸马爷,还是老样子,不把妻子带来。大家便一起重重地罚了他,驸马爷也甘地接受大家的处罚。大家再度商议好:明天再来一次宴会,不把妻子带来的,一样要被重重地罚。驸马爷这样被罚,接连二、三次,也还是不把妻子带来参加宴会。驸马爷之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数度为了维护你,被人罚钱!妻子疑惑的问:是何缘故?夫婿回答说:大家有约定,宴会之日,都要 三摩地

2018-07-23

回过神来,看着妈妈,亦如是至心发。或许真的没有人能懂得水瓶座的世界,或许日后仍要对外屏蔽自我疗伤。可是那又怎样?总会有一个有缘的生命悄悄打破你的屏障,提醒你无量劫以来的初心,让你满血复活,继续上路。叹路途遥远,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原标题:不忘初心) 三摩地

2018-07-23

地后菩萨能证无余涅槃而起受生,永不取证有余、无余涅槃,所以也可以说菩萨皆不证有余、无余涅槃。二乘决定不回心的无学圣人,舍寿则必永住无余涅槃,永不受生于三界中。诸佛则是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已,进断藏识中一切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之一切无明随眠,故其第八识中种子流注变易已灭,永不变易,名为已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说聪明二字在我的小学,甚至中学年华是良好的祝,到了我出国,它摇身一变,变成了甩都甩不掉的魔咒。当今的发展心理学在谈及教育小孩的时候,也非常忌讳这两个字。全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斐然,可是这个目标遮挡了家长们的视野,也给孩子的内心施加了无谓的压力。我的妈妈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人,但是她良好的心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让 三摩地

2018-07-23

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而已经让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嗔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当然,要达到说众生无边誓度的,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谁要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憙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 三摩地

2018-07-23

持戒:十重四十八轻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1不敬师友戒2饮酒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教悔罪戒6不供给请法戒7不往听法戒8心背大乘戒9不看病戒10畜杀众生具戒11国使戒12贩卖戒13谤毁戒14放火焚烧戒15僻教戒16为利倒说戒17恃势乞求戒18无解作师戒19两舌戒20不行放救戒21嗔打报仇戒22骄慢不请法戒23骄慢僻说戒24不习学佛戒25不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菩萨为了让众生脱离种种苦难,不辞辛劳说三乘菩提,让众生可以亲证二乘菩提,得以解脱生死;以及让众生可以明心见性,得以圆成大菩提果;乃至见众生在受种种苦,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众生得以安乐。(一)化作大鱼饱众腹,来世成佛度群蒙在《贤愚经》佛曾开示:自己往昔为了让众生免于饥饿之苦,意身为一只大鱼让众生得到安乐。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