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二者、要观察修学者能否深信因果,乐于持戒、布施。对一个不信因果报应,不乐修学持戒、布施之人,连未来世的人道、天道都保不住的人,哪有能力修证三乘菩提、得解脱而证实相呢?因此世尊在四阿含中,对初机学佛者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待其信心不退时,才会授与二乘菩提或大乘菩提;这些因果业报的道理必须先传授,令众生信入不疑以后,才传授二乘见道之法;已得二乘见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六度中,从布施到持戒、到忍辱,这样来精进修学以后,心性调柔了,就能够让心静下来,来进行禅定的修学,所谓的禅定又叫作静虑。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时候,你的持戒就会渐渐远离以前那种受束缚、被约束的状况,而更能够欢喜而轻松的持戒。从此之后,于净戒的受持也更加的留意。当然,这样一世一世的恶因缘就会越来越少。这难道不是说因为这样而使道业突飞猛进的原因吗?忍辱的部分。以前在修忍辱的时候,常常看到自己,明明自己已经火冒三丈了,却要努力的跟自己说:忍耐,忍耐!可是,从真正断了我见以后,你会现观到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就是我们人自己,我们人就是因为有持戒的这个清净业。譬如我们人都会知道,人跟人之间不应该互相杀害,因为我们有道德感;不像动物,有时候一个事情,或者一见面,牠们就互相厮杀了,那就是畜生;人是不会互相这样子,因为人有道德感,所以才成为人。如果说天,祂是修了十善业;修了十善业之后,有的人瞋心很重,他就成为天阿修罗;如果他没有瞋恨心很重,还修忍辱的话,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定共戒者,谓修学禅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证,分别能伏三界贪瞋痴,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漏功德而不违佛戒,与定相应故,名定共戒。广义来说,道共戒亦是定共戒,因为亲证三乘菩提不退者,于所证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因与道相应而能安住,故决定不移,转依所证,所得解脱、智慧之功德必符合所证;例如大乘菩萨证悟之后,转依如来藏而行,第八识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代社会龙蛇混杂,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半僧半俗、非僧非道的大师大德,听说这位大德功夫深呐、有神通呐、持戒精严呐、不倒单呐,名闻就传开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利养就进来了,接着盖起富丽堂皇的道场,圈地自成一派来了!第三种,是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就是拿属于别人的东西来布施,这是属于偷盗的行为。佛经上讲布施,有为他属故而行布施,这一种是心术不正的布施,所谓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深心中真的相信因果,深信持戒的因果,依持戒为因,则未来世就有可爱的异熟果报;以犯戒为因,未来世必定有极不可爱的异熟果报。从信佛法僧就能清净戒行,知道以持戒为根本来清净修行,必定能成就佛果;由持戒的净因,一定会得到清净果。因缘果报这几个字,是许多人都能够顺口说出来的名言,也能够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世间人能够相信,所以才会有种种造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知道自己被神修理了,因为持戒不清净,又起了贪爱,(不然不会说要牛排)。虽然每天忏悔,但是知道这次要连本带利还,心甘情愿地面对苦受。回到后看西医吃抗生素,把胃又搞坏了,转看中医,整整三个月才好。自己检讨:上次南京受寒的喉咙痛,是因为「缘」(天气)造成的,借着佛菩萨的加持力,经过忏悔就好了。但是这次不同,是自己贪爱的习性,且明知故犯,所以就自作自受了!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修习解脱道以及修习佛菩提道的基础,凡是有外道或凡夫来觐见佛陀求法,佛为他们说法时都是有次第性的:先为求法者解说布施之论──先说布施的道理;若是请法者能够听进心里,心中确实能够接受布施必有因果的正理以后,下定决心愿意诚心诚意修学布施了,再为他宣讲持戒的因果道理;持戒的因果能接受了,然后再为他宣讲行善可以往生欲界天,以及五欲不净而应该离欲,加上修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让我们止息恶习,持戒可以开智慧,持戒可以增进福德,持戒可以让我们的定力深细,特别是佛所告诫的重戒,千万不要违犯以免重戒障道。再接下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将欲界爱完全的断除了,心不再染着于欲界,心解脱于欲界,就成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来(欲界了)。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让我们止息恶习,持戒可以开智慧,持戒可以增进福德,持戒可以让我们的定力深细,特别是佛所告诫的重戒,千万不要违犯以免重戒障道。再接下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将欲界爱完全的断除了,心不再染着于欲界,心解脱于欲界,就成为三果阿那含了,意思是不来(欲界了)。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你说,这就有点跳得是不是太快了,没有错,身行的运作是很迅速的,接下来,你会去贪求那个东西,可是因为你要持戒,所以你会产生很多的作意互相地衝突,即使你不敏锐,你也会觉得怪怪的,等到最后,你会觉得说,好像你也没办法满足你的爱取这世界的心,你也没办法守好这个出世间法的戒行,就是说你两边都得不到啦,你两边都不是人啦。就是说呢,你的行为表现会像是凡夫,但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修习解脱道以及修习佛菩提道的基础,凡是有外道或凡夫来觐见佛陀求法,佛为他们说法时都是有次第性的:先为求法者解说布施之论──先说布施的道理;若是请法者能够听进心里,心中确实能够接受布施必有因果的正理以后,下定决心愿意诚心诚意修学布施了,再为他宣讲持戒的因果道理;持戒的因果能接受了,然后再为他宣讲行善可以往生欲界天,以及五欲不净而应该离欲,加上修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有人不信布施之因果亦不持戒,而自称已证圣果者,皆是地狱种姓一类,决无可疑。-----正觉电子报《涅槃》(原标题:佛法是用来管自己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集法门经》卷1:复次,三种福事成就慧行,是佛所说:谓布施庄严成就慧行,持戒庄严成就慧行,禅定庄严成就慧行。《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1:「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量福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无悋惜,二者起大悲心救护破戒众生,三者化诸有情发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恶人忍辱救护。迦叶!如是四法,出生菩萨无量福德。』」《佛说除盖障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法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