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分别智是既要有无分别底,也要同时有能分别底,了知无分别心的无分别、清净、真实、涅槃境界,而仍然保有能了知的觉知心,才可说是有智慧,否则就成为无分别而无智慧了!所以亲证无分别智,是要你证得一个无分别的心,可是与分别心——觉知心——同时同处,你能观察这个实相心从本以来就不分别,才能称得上有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无分别而又有智慧,才是无 三摩地

2018-07-22

未相应者,谓凡夫、二乘、初行菩萨以意、意识熏,唯依信力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修行,未与真如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未与真如用相应故。已相应者,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一切如来自体相应故;得自在业、与一切如来智用相应故,唯依法力任运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复次,染熏习,从无始来不断,成佛乃断;净熏习,尽于未来,毕竟无断。以真如法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 三摩地

2018-07-21

真心是无分别心,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本心——如来藏,它无念、非觉非观、没有境界可以安住,它本身不做任何的分别,它没有喜怒哀乐,不分美丑善恶,它没有是非可言,这是理上的无分别。但是要找寻这个无分别心却必须要有个分别心。所以圜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ldquo admin

2018-07-21

真心是无分别心,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本心——如来藏,它无念、非觉非观、没有境界可以安住,它本身不做任何的分别,它没有喜怒哀乐,不分美丑善恶,它没有是非可言,这是理上的无分别。但是要找寻这个无分别心却必须要有个分别心。所以圜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大众回答:完成了!)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依他而起,易起易断之法,必非根本真实心,非自在法故,既非本来自在之根本真实心,则应藉此意识觉知心之能分别性,寻觅本来自在而远离一切境界、与真实心同时同处之无分别心。诸佛菩萨皆因觅得如是「根本无分别心」,故断我见︱否定意识我之常不坏性,确认觉知心为易起易灭之缘起性,故不执着意识。辨正6、凡夫众生不知不证三乘菩提,不知真如佛性从无始劫来不曾有得,亦 三摩地

2018-07-21

妄心七转识有见闻觉知,有思量性,是分别心;真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分别亦不攀缘六尘一切法,是无分别心,故参禅即是用有见闻觉知的妄心寻找离见闻觉知的真心之过程,亦是用有分别的妄心寻找无分别的真心之过程。当妄心找到真心的所在,就是开悟,由此妄心明了真心的体、相、用而产生智慧,并进一步转依真心的清净性而消除自身的染污性。如《传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应该是你这个能分别的前七识妄心,去参禅而证得那个第八识无分别心,前七识因此而了知第八识心真如的无分别性,所以能真正的领受般若经中所说的实相智慧,真懂佛法了,有实相智慧了,这样才叫作亲证无分别智。佛法般若应当如是修证啊!(起信论讲记第三辑) (原标题:智慧真实义)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了,也知道别人是没有理由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大法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大法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大众回答:完成了!)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 三摩地

2018-07-21

真心是无分别心,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本心——如来藏,它无念、非觉非观、没有境界可以安住,它本身不做任何的分别,它没有喜怒哀乐,不分美丑善恶,它没有是非可言,这是理上的无分别。但是要找寻这个无分别心却必须要有个分别心。所以圜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 三摩地

2018-07-20

“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 三摩地

2018-07-20

德清禅师每天盘坐其上,有意训练自己的无分别心。刚开始的时候,水声入耳历然,到了后来,动念则闻水声,不动念则不闻水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忽然有一天,德清禅师感到身心顿忘,音声俱寂。从此以后,众声响再也不能扰乱其心了。在修耳根圆通期间,德清禅师每天惟以麦麸和野菜,伴以米汤充饥。初入山时,曾有人送给他大米三斗,半年后,居然还有剩余。一天粥罢,德清禅师又 三摩地

2018-07-20

阿赖耶识自无始劫以来,一向离见闻觉知、离分别,恒而不审,故名无分别心,此是佛门四众所共认之法义;然而星云竟说:“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可以去分别世间、认识世间”,违背般若系诸经所说,更违背方广诸经所说。亦违二乘诸经──原始佛法四阿含意旨──令离觉观之无余涅槃成为有觉有观之境界,则涅槃即非绝对寂静。星云竟将本无分别、恒而不审之阿赖耶识,说为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许多道场把意识心修行清净一念不生之后,故意不去了别六尘,就说是证得无分别心了,那其实仍然是意识觉知心,其实是仍然在不断了别六尘的,不是真的无分别心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是大乘佛法的正确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修禅方法。真实的佛法,是继续保有意识觉知心的分别性、了知性,而去亲证另一个在六尘外能做种种了知的第八识如来藏,祂从来都不分别六尘中的一切法,这才是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6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