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此以后,思聪禅师便智慧大发,凡有酬问,皆应对无滞。但是,于宗门向上一路,仍然不得洒脱。不久,思聪禅师来到香岩山,参加坐夏(夏季安居静修)。在这期间,他用功非常精进,单提一个无字,字昼夜不息。一天,他忽然觉得整个身心,如子的四壁突然倒塌了一般,无一法可当情。当时,正好赶上铁山琼禅师从高丽回到石霜。思聪禅师于是前往参礼,请求印证。铁山琼禅师一见思聪禅 三摩地

2018-07-20

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长开智慧花。黄土坡边多蕨笋,青苔地上少尘沙。我年三十余来此,几度晴窗映落霞。”2.“四十余年独隐居,不知尘世几荣枯。夜炉助暖烧松叶,午钵充饥摘野蔬。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3.“柴门虽设未尝关,闲看幽禽自往还。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 三摩地

2018-07-20

天长日久,同新禅师智慧大发,于是他想游方参学。一日,同新禅师把自己想行脚参学的想法告诉了同道,同道们非常惊讶——这位平日只知道埋头干苦力的僧人居然也想参学,于是便纷纷取笑他。同新禅师愤慨不已,遂作偈书壁而去,偈云:“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龙颔下珠。”同新禅师后投清安方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同新禅师入 三摩地

2018-07-20

静晃禅师道:“佛性虽人人本有,若不以智慧攻化,只名凡夫。今欲成办此事,直须尽扫葛藤枝蔓,只将一句无义味话头,自疑自问,自逼自拶,不肯求人说破,不肯依义穿凿,决要命根顿断,亲证亲悟。如此昼三夜三,迫勒将去,年深月久,忽然心华发明,如云开见日,古人公案,一一洞了,始知无禅可参,无佛可做,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如人到家,不问路也。”听了静晃禅师的 三摩地

2018-07-20

今以所证现量智慧读之,不由思维分别,经八个月的读诵,全经大旨,即了然于胸,更无疑滞。万历四年(1576)冬天,塔院寺方丈大方禅师遭诬陷。为营救大方禅师和保护塔院寺,德清禅师冒着风雪,前往雁平,拜访平阳太守胡公。胡公对德清禅师仰慕已久,故特留他在署中过冬,并朝夕请益。当时开府高公听说德清禅师在胡公署中,特请胡公转请德清禅师为其家中园亭题诗。德清禅师道:我 三摩地

2018-07-20

以上乃个人修定之体验,皆属禅定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般若禅、祖师禅,不能发起智慧。若以证得上示一种或多种定境之心而自以为悟者,乃是错悟,是以定为禅。若因此而以证悟者或圣人自居,便成就大妄语地狱业。尔来多有邪师以定为禅,不知禅—开悟是般若智慧,与禅定不同。智慧无境界,无所得,乃是究竟了义之佛法。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 三摩地

2018-07-20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有这样的开示: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 三摩地

2018-07-20

若已到了参话头的阶段,就要暂时把一切修福的事和业放下来,专心在智慧、般若─也就是禅法上去用功。等到明心见性之后,要修福业可以继续修福。还没有明心,还没有见性之前应当把一切福报修集的事业暂时放下来。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禅宗之悟并非禅定所摄,乃是真正之般若智慧,二乘圣人所不能知,是故佛与诸大菩萨皆言二乘诸圣虽非凡夫,仍名愚人,愚于法界实相智慧故。─平实导师─ (原标题:普门自在─公案拈提集锦) 三摩地

2018-07-20

然因如来藏胜法即是一切种智之根源,是成佛之依凭,是故意趣甚深,更微妙于般若中观总相、别相智慧;成佛与否,端视有无如来藏一切种子实证之智慧,是故亲证如来藏所得之般若智慧,以及证后深细观行所得之一切种智,非可初时说之,众生缘犹未熟故,闻之亦不能解故;由是缘故,释迦世尊甫成佛道时,不于初转之阿含期中为声闻说之,亦不于二转之般若期宣扬甚深般若时说之,乃殿后 三摩地

2018-07-20

”投子禅师答道:“时节因缘到来的时候,我自然就会了,智慧自然就会出生。”后来投子大同禅师以此而参究之,果然因此机锋便得悟去,成为诸方大师皆不敢小觑之大禅师;乃至牢关亦拘限不得伊,是故赵州老人亦曾前往论道、作家相见。后来投子禅师因学人问道,曾如是开示末后句:“最初明不得。”流传至今,平实往昔亦曾举之。翠微禅师一日因为供养某一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长劫受诸尤重纯苦,衡于一世之名闻与利养,孰轻孰重?思之立判!何须以一世之名闻利养与我慢,换取未来无量世之尤重无间长劫纯苦?星云法师既非盲聋之人,复是教人以“智慧”之法师,竟不能计此,谓之为愚人,不亦可乎!心口不一之人,难免他人举证说之。学禅之人则当以直心行事,欲悟真心者,唯以直心方能得悟故;若堕意识心中者,尚难证悟,何况星云之堕于意识 三摩地

2018-07-20

”梁武帝广造寺院、度僧出家无数,达摩却言其无功德;是故佛法之功德修集,不以造寺度人出家为重,而以度人亲证佛菩提──开悟临济禅──为最重要,以如是度人证悟为功德,以如是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为功德,不以度人出家、广造寺院为功德也,是故达摩大师当面对梁武帝萧衍明言:无功德。萧衍问法,更问达摩“对面者为谁?”达摩却言不识,错悟之人每作“不 三摩地

2018-07-20

今者星云法师却将如是应离我所之法,将如是尚非二乘菩提正修断除我见之皮毛法义,用在大乘了义之法上,而说之为般若正理之正行法门,已经证明星云法师个人尚且未能断我见,尚且不入声闻初果中,何况能证声闻四果?声闻初果境界尚且不能取证,何况证知声闻阿罗汉所不能证之般若智慧?如是三乘菩提中之具足凡夫,乃竟敢言般若正义,乃竟敢谤为有毒之法,真可谓为痴人之行、井蛙之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一切学佛之人,皆不须如星云一般“把握真如自性”,只须参禅寻之、觅之、见之;寻得真如之后,自然发起般若智慧,便入七住贤位中;见得佛性,便见山河大地一切处皆有佛性,世界如幻观当下成就,便入十住贤位中;发心行诸正行以弘,便得转入十行位中;悲悯众生被误导,出而力救众生皆离众生相,便入初回向位中;次第修诸回向行,便成就十回向位功德;依此为基础而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如果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是这样看法。……。所以我们应该想到:人生百岁,在无限的时间里,一百岁也只是刹那而已。人也不是到了百年之后才死,你每天晚上合眼蒙胧的时候,那时的你又是谁呢?因此在每天的生活里,对于迷悟、对于生死,都应该有一番警觉才是。》(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44~45)平实云:清朝与蒙古皇室所传承之“佛法”,与藏密 三摩地

2018-07-20

你心里面有没有慈悲忍耐的力量?你心里面有没有般若智慧?所谓“六般若蜜、四无量心”,你心里面具备了这许多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自然会形之于外。在纸上谈人我、辩是非,是没有用的,语言文字也只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它不是道,不是禅。过去有一个国王……(故事,略之)。所以这种只有语言文字的空欢喜,不是心里的功夫,笔影蘸干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上堂示众云:“如今这些时候出来弘扬禅宗的老宿们,都是学来一些以前四处奔走听来底禅门言语,自己装模作样地笼罩人,取来当作自己所亲证之眼目,与真正的禅悟有什么相同底?那你们想要学真正底禅么?且把那些人所说的种种不同的说法都丢掉吧!你们各自都有这个本分事,为什么不向自己这边去体会取证?为什么要在那里自以为知,心里愤愤、口中却又讲不出来?像这样子 三摩地

2018-07-20

禅门宗旨,自古以来,即以亲证如来藏为唯一之标的;由亲证如来藏故,现观如来藏之中道性、现观如来藏之能生能显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故得了知法界体性之真实相;有如是现观之智慧者,方得名为证得般若智慧者。然而星云于本家之临济禅,其实根本未曾稍得了知;竟以世俗宣传之法,以邀令名,后更造作如是世俗言说之《禅诗偈语》,于禅门宗义,其实八竿子亦打不著,竟然亦可名之为临 三摩地

2018-07-20

尔等佛光山四众学人,于此悉当细思,莫遭星云、心定……等人似是而非之佛法名相所遮障,皆当以自己之第八识灵山──自心如来──作为究竟归依处,殷勤修证之,方得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也!为助尔等佛光山四众学人,便举德山问话公案,共尔等宣说临济禅:朗州德山宣鉴禅师于澧阳住持弘法三十年,正值唐武宗废黜佛教,乃避难于独浮山之石室。逮至大中初年,大中皇帝复兴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