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可是现在的一门深入,却已经变成说,专精于一个门深入修学;而且,通常传授一门深入的善知识,其实也不知道说,到底要达成什么目标。或者甚至于说,那一门可不可以达成他要施设的目标,也无从去验证。那么,我们就只好随顺来说明一下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最主要的前提是说,您到底一门深入所为何事?或者是说,一门深入是否只是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在一门深入的同时去多闻熏习, 三摩地

2018-07-23

问:请问应如何布施饿鬼?如何为其咒愿等?方是如和圆满?使饿鬼道众生能真正得益并使吾人得到布施之功德。答:佛教不以度化鬼神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人为主要对象;因为鬼神的福德大多不足以证道,人类之中则部份人可以具足见道的福德因缘。至于对鬼神的布施,其实并不需特别的方,只需依照佛的指示出食,就足够了。至于为受施的鬼神咒愿……等,请依照施食佛事 三摩地

2018-07-23

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的动态性方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的事实。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解脱于生死流转重病,非世间医师之所能为,故称为大医王,即是采用高超优雅的解剖方解剖身体与心理,发现生命结构而获得解脱智慧与实相智慧。生命解剖学亦名生命结构学。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的动态性方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的事实。决定撰写 三摩地

2018-07-23

l萧平实老师在《阿含正义》中正式提出十因缘观,解开无师独觉的菩萨辟支佛如何观察生命结构的逻辑与方,发现生命一定要有入胎识的存在,作为十因缘观中的轮回主体。l爱因斯坦相对论孪生子悖论存在的逻辑错误:不同的时间怎么见面?用物质衡量时间,只是物性改变而时间似乎变长变短,真正的时间并没有改变。撰写本书虽然肇始于我对海星进行解剖的想象实验,以及对生命奥秘的体 三摩地

2018-07-23

偷盗不仅是违犯了佛戒,也违犯了世间的律,会遭受到刑罚,偷盗的人时时都不自在,偷盗的恶业如果太重,将来也会堕入地狱中。《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佛言:人于世间偷盗劫人,强取他人财物,求利不以道理,欺诈取财物,轻秤、小斗、短尺欺人,若以重秤、大斗、长尺侵人,道中拾遗取非其财,负债借贷不归,觝触以行互人,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财物日耗减;二者,王 三摩地

2018-07-23

中真正的灌顶是怎样的?灌顶是什么?真正的佛中的灌顶,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当菩萨在九地满心位的时候,他入十地,他先要放出光明,给九界的众生。九界的众生是什么呢?就是世间的这些凡夫,在六道中轮转,从地狱道,他就要一一放光出去。放光出去要照哪里呢?照地狱的众生,然后照饿鬼道的众生,然后照畜生道的众生,然后照人道的众生,然后照阿修罗道的众生,然后照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要取世间的东西,你要开始懂得把顺位调整好,以前你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那你就从现在开始慢慢地调整为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当你要做什么之前,你要先观察,这个是不是众生需要的?你要开始考虑将这世间事物先让给他们,因为这世间是他们要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世间是他们所热爱的,可是却是佛陀所指责的。那你在这个学佛的历程中,是希望佛 三摩地

2018-07-23

藉尸还魂的说有没有?◎问:老师虽在著作中开示,第六识只有一生,绝不会转生到下一生。但曾经从一些书本看过有人死后的灵魂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的记忆与习气的记载,这可使我迷惑了!(25-4)答:若有人死后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记忆的事情,通常都是在那个人死后十年、二十年才传扬出来的;如同密宗的们显现神通的事情,在生时都不曾有,都是死后数年、数 三摩地

2018-07-23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习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一个人的红尘现在就要藉着世俗的红尘,来说明佛里面的红尘是什么意思。取世间红尘的意思,说红尘是纷纷扰扰,我们世间中,何处纷纷扰扰、变动不止?譬如说,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我们听到的种种声音,我们闻到的种种香臭,我们所尝的酸甜苦辣,我们所碰到的冷热细滑,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这个统称为六尘,也就是所谓的色、声、香、味、触、;这六尘一直在变动,生生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某甲菩萨努力来作义工,有的人心里面酸溜溜地,开口就说:哎呀!我就是没时间啦!不像你那么好命啦!我都没办啦!酸溜溜地说出口,就削减了自己的福德。为什么不改一个方式说:你真的有福报,有时间不必去赚钱,可以来作义工,功德无量!你在说别人功德无量的时候,你也就增加自己的福德了,这叫作随喜赞叹的福德。然而那几位老哥、老姊不是这样想,心里总是酸溜溜地;讲 三摩地

2018-07-23

小乘不能称为佛有些人就会认为说,佛教,事实上它的弘传是以出家人为主的,结果现在有很多在家人来弘传,那就有一点所谓的,僧俗颠倒的问题。颠倒僧俗的问题,他认为说在家人就是俗人,出家人就是僧宝,如果这样子,俗人跟僧宝颠倒了、混淆了,那这样传统的佛教能够维持下去吗?乃至会说现在很多白衣说,很多居士在说,这样子不是颠倒吗?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观念, 三摩地

2018-07-23

从信佛到成佛,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信仰佛教的佛受了三归依,归依佛、、僧三宝之后,通常会自称为佛;如果更努力些,比起一般单纯信仰上的佛,更用心修学佛陀的教,精进在道业上修持,例如受五戒、八关斋戒,甚至菩萨戒者,就会向别人表示自己是在学佛。学佛二字的意思,当然就是学着怎样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过程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佛菩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在目前的这种,是可以看得到,包含你去搜寻维基百科,也可以知道说阿含,它要问你,你问的是哪一种阿含?是佛教阿含?还是其他宗教的阿含?那我们来讲佛教的阿含,小乘人他们听的这样的典籍,就是属于小乘。因为世间的人有很多根器,他偏小,所以你只能诱导他一点点这种大乘。因为他们的根器小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大乘经典《大般涅槃经》可以看到,看到什么呢?就是说, 三摩地

2018-07-23

常常有人质疑,世间常看到有造恶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却不见他们受有报应,善恶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这样的说是不对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佛中说,因缘果报大多在舍报后业报才会现前,纵使今生作奸犯科,现世已受律制裁,也还是要在来世再亲自在被害人处受报。譬如,心地残酷狠毒,以残暴手段故意致人于死,今生被判死刑;处死后,依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道有四摄,除了布施之外还要爱语、利行和跟众生同事。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是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 三摩地

2018-07-23

木头有智慧吗?一般的人会念到一段话叫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过这个说,值得推敲再来说明,因为无情它没有心识,它怎么有办生起,了别诸的智慧呢?何况是可以如同大圆镜智,然后一切种智具足!这样的的智慧,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主要是说,你要有那种智慧必须要来理解的话,必须要有心识来含受;没有心识,那到底是谁有这个智慧?木头有这个智慧,那木头的智慧应该就能说 三摩地

2018-07-23

——回向成佛是让福德暴涨无量倍的方您知道福德要怎么累积才会比较快吗?如果自己的力量很小,布施的财物或能力又有限,那要怎么样用少善根而得到无量的果报呢?平实导师以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中的道理来教导我们,《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中说: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 三摩地

2018-07-23

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觉得哪些是律允许的,可是有可能是在戒律边缘的,这个你就要去拣择。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华经》说,当你一举手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平等心很重要,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无差别的心来布施,如此功德将殊胜无比!等视一切众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众生总是活在分别当中(能分别的是意识心,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分别),时时刻刻都在计较与比较当中;殊不知当菩萨以无所得心来布施时,就已经有有所得的世间财与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