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祂无形色,虽住于身,解剖身体亦不得见,唯有见谛之人能见无所见。一般见谛之人开悟而见无所见时,往往以为此亦是见佛性。须有善知识摄受,教以看话头功夫,方有可能眼见佛性。阿赖耶识虽然无形无色,而能轮回执持色身,故世尊又云识亦如是妙无形质,大身小身咸悉能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譬如明灯其焰微妙,置之于室,随室大小,众暗咸除;识亦如是,随诸业因任持大小。故真如 admin

2020-07-23

  所以佛陀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剖众生,把众生的生命作解剖,凡是可以解剖的、凡是可以分割的、凡是可以毁坏的、凡是可以变异的,那统统都不是如来藏,佛陀就以这样的方式建立了四阿含,然后隐覆密意说有第八识如来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在说明有情的生命,其实是由记忆的储存处所,以及不可能是记忆储存处所的名色所共同组合,也就是说生命是由甚深微妙大光明法以 admin

2020-07-17

  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他的心法,已经灭除了最多,也就是从解剖的概念来说,就是他的心法被切除得最多。因为到了灭尽定的时候,他是想知灭,为什么想知灭呢?因为他六识都灭,不只六识都灭,他连意根的受、想心所都灭,因为这样子所以叫作想知灭。而这个想知灭是超越了无想定,无想定在这个地方所指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定,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定里面,想知不灭,想知不灭表示他的意识还 admin

2020-06-12

 喝水体验后,主三和尚又为弟子们验收,同时也补充不足之处;此时只见弟子们惊讶连连,因为真的太深细了!深细到我们无法想像,连对解剖学了若指掌的外科医师、教授都无法了知。除了敬佩之余,还真庆幸自己能追随大善知识修学! 走路体验前,导师出了一道题,要弟子们去体验,从……。走路验收完后,主三和尚说“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admin

2020-03-03

所以佛陀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剖众生,把众生的生命作解剖,凡是可以解剖的、凡是可以分割的、凡是可以毁坏的、凡是可以变异的,那统统都不是如来藏,佛陀就以这样的方式建立了四阿含,然后隐覆密意说有第八识如来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在说明有情的生命,其实是由记忆的储存处所,以及不可能是记忆储存处所的名色所共同组合,也就是说生命是由甚深微妙大光 三摩地

2018-08-16

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立论,并可以经得起反对者的客观验证,重复检验;例如唐代玄奘大师著作《八识规矩颂》将生命可解剖为八个识的事实清楚呈现于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观的验证其真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者若没有科学的论述,那么虽有学术身分,则其论述也只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学论述,那么虽具宗教身分,则其论述亦可以有学术的贡献 三摩地

2018-07-23

《生命解剖学》自序(上)摘要生命解剖学亦名生命结构学。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的动态性方法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的事实。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解脱于生死流转重病,非世间医师之所能为,故称为大医王,即是采用高超优雅的解剖方法解剖身体与心理,发现生命结构而获得解脱智慧与实相智慧。生命解剖学亦名生命结构学。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的动态性方法与过 三摩地

2018-07-23

撰写本书虽然肇始于我对海星进行解剖的想象实验,以及对生命奥秘的体验等等因缘。但这些都不足以进行生命解剖学的写作。从《阿含经》中发掘出生命解剖学的原理,其实要归功于萧平实老师在2006年出版的《阿含正义》。萧平实老师在《阿含正义》中正式提出十因缘观,解开无师独觉的菩萨辟支佛如何观察生命结构的逻辑与方法,同时也指出《阿含经》中有禅宗公案的事实。在《阿含经》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或许会问: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最近身体的那些异常现象很像是癌症,你会怎么样?也许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的话对你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吗?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足见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损的能力。诗人安琪洛也谈到过语言的力量。她说,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射入肉眼 三摩地

2018-07-22

科学家说,经过我们人脑的解剖之后,发觉其实我们觉知心没有存在什么相貌。因为我们的头脑里面的这些功能的运作,其实都是要靠胜义根,就是头脑的存在而运作。如果有人帮我们上了药,一,其实我们的觉知心完全灭了。譬如有人去手术,只要师帮我们上了麻药,我们一下子马上都无所觉知,那个时候还有什么心相可言呢?同样啊,我们的觉知心,也是因为大脑的各个区域的功能的运作, 三摩地

2018-07-21

其中借用了法国解剖学家杜胥内(Duchenne,Guillaume1806~1875)以神经科学的观点,发现这两种微笑所牵动的脸部肌肉是大异其趣的,当然其所引动的神经回路也是不同的。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微笑在为我们说法」,也很高兴实证的神经心理学为佛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左证。今天,我们尝试以心理学中有名的「古典制约论」,再度探讨末那与意识之奥妙。之所以在众多的心理学理论中选择巴 三摩地

2018-07-21

这种自然产生的微笑又叫作「杜胥内微笑」(DuchenneSmile),因为杜胥内这位法国解剖学家第一次发现了这个自然微笑的神经回路与「应酬式的微笑」的神经回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们所控制的脸部的肌肉,当然也是不同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达官贵人或是官夫人剪彩时的笑容,当镁光灯一停,往往笑容同时归于沉寂,一点痕迹也没有。这种笑容我们在百货公司电梯小姐的 三摩地

2018-07-21

从动作解剖学的观点看来,拉长是紧张,与老师所教放松的原则恰相反。动作若愈缓、拉压的时间愈长,对脊椎的负担也愈大。最后弯至双手著地时,头顶向下,血液冲入脑部,非常不适合有高血压及中风倾向者。但人的意识有能力误导自己:弓背才能忆佛,拖得愈久愈轻松。礼佛者万一成就驼背,只能驼背坐禅,姿势似乎不合毘卢七支坐法(毘卢七支坐法:(1)结跏趺坐、(2)脊直如矢、(3)手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