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法无碍要怎么修?有很多人持咒,咒又叫陀罗尼,陀罗尼叫做总持,总持就是要让你修学诸法而不漏失——念不忘失,所以持咒时要了知它意思。持咒不是教你修习定心。每一首咒都是一个总持——但护法神感应咒语除外——一个咒里面,每一句拆成两字一组或者一个字一组,或者三个字一组不等;每一组就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就是代表一部经。所以你 admin

2020-06-08

  法无碍修学之后,你还要知道这些总持里面所有意义是什么?它真实内容是什么?如实证解,如实了知,这样就是义无碍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可是你想要能够宣说所知道这一切法之前,必须要词无碍——你能够用很多方便善巧与名相及修辞,具足显示出这些法以及法正义,这样就是词无碍。词无碍修学,主要是在因明学:宗、因、喻、破、结语等五个法上来建立,也可以再加以细分而更细腻。破外道时候以宗因喻等方法来破他:你这个法不对!再举出 admin

2020-06-08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圆敎天台宗对如何是佛有什么样看法呢?天台宗对于佛有六即佛说法。所谓六即佛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以及究竟即佛。在说明理即佛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什么叫作名字即佛。譬如当大家开始学习佛法,善知识告诉我们,说我们每个人身中都有真如,也有佛性,所以在理上来说,我们跟佛是一样。当我们听说自己身中也有未来 admin

2020-06-08

  外面那些不学佛人,他们也有真如,也有佛性,未来也可以成佛。诸位来到这里,我看你们真如佛性,了然清楚;我们看那些俗人们,连听都没有听过佛法人,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们在理上也是佛——是因地佛,也有这个理体,所以叫做「理即佛」。《大乘无我观》理即佛者:涅盘即生死,菩提即烦恼。谓众生身中本有涅盘法性---如来藏不生不灭,而众生不知;众 admin

2020-06-08

  悟前这个阶段是在唯识五位成佛之道当中资粮位与加行位;在你还没有接触到能使人证悟法门以前,都是在资粮位里面修集资粮,虽然也说是菩萨六度万行,其实所行六度,都是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大乘无我观》 admin

2020-06-08

  悟前这个阶段是在唯识五位成佛之道当中资粮位与加行位;在你还没有接触到能使人证悟法门以前,都是在资粮位里面修集资粮,虽然也说是菩萨六度万行,其实所行六度,都是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然后你把这个加行位,也就是我们所教正知见都熏习了解了,你可以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一切「名」——我们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 admin

2020-06-08

  在广利众生而无私心十回向行中,同时要再进修唯识学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这就是地上菩萨所应进修增上慧学。十回向行满足时候,你再把这个法无我智慧修学满足,那就表示你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通达位,你已经进入初地了。《大乘无我观》《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 admin

2020-06-08

  当你以七住十住如幻观,以及十行位所成就阳焰观,你再进一步来修学观察,如实去观察:能取我、所取境,就是「我」全部了;换句话说:我们所有人,在人间全部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离不开这六种,无法超出这六种;而这六种法当中,就是我们能取境心,在这六尘万法里面混来混去;乃至我以这个如幻观、以这个阳焰观,在修菩萨六度万行时候,其实 admin

2020-06-08

  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初回向位起,就是不断地回向,十回向位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回向;十种回向,就是在于发起修证佛道种性。但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却必须先发起十行位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 admin

2020-06-08

  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必须先发起十行位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菩萨行 admin

2020-06-08

  初回向位起,就是不断地回向,十回向位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回向;十种回向,就是在于发起修证佛道种性。但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却必须先发起十行位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菩萨圣 admin

2020-06-08

  解脱道中狭义心解脱,是於佛法生起净信而断我见、三缚结,并且经过了二果薄贪嗔痴境界,再努力修断欲界爱,已经解脱於五欲缠缚而发起初禅了,已经解脱於五欲系缚而远离欲界受生,是三果实证。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无明,证得慧解脱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 admin

2020-06-08

  」--------《大般涅盘经》卷11〈6现病品〉了了正见真我才是真解脱,这个真我就是大乘解脱密码。所谓大乘mahāyāna,找到了可以解脱生死烦恼法教,而得到正等正觉智慧到彼岸法则。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除二障——烦恼障及所知障,才是真正解脱;而执持二障业种、惑种以及一切种就是执受识。无着菩萨开示:惑种、一切种,由能缚二人。执受识就是第 admin

2020-06-08

  见浊是从妄见、恶见出生,恶见就是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烦恼结。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 admin

2020-06-08

  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五阴或四阴,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五阴或四阴之中,有一个常恒不坏我这样见解。我执如果加以细分话, admin

2020-06-08

  有色与无色差别之中,在色界以及无色界中又有差别;也就是有想与无想,这是从另一个方向来说色界与无色界。有想,欲界人间以及三恶道有情生活状态都是有想。有想这个「想」,在《阿含经》里面讲就是指「知觉」;有想或无想,是指有知觉或者无知觉,不是在讲语言文字妄想那个「想」。这个地方,几十年来很多大法师、大居士都误会了,错把没有语言文字妄想当作是「无 admin

2020-06-08

  近年来,本岛有甚多国外来大小显密诸宗大师传授禅法,多有宣称证悟登圣者。彼等诸师传授禅法,谓可实证解脱,然观彼诸大师,悉以空明觉知心为真,教人消除烦恼,保持一念不生,并须时时保持清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要能处处作主。此则违背涅槃正理。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耶识,错认空明觉知之意识心为真如,又复未曾眼见佛性,不明真如佛性之实相 admin

2020-06-08

  十回向位又叫做十金刚,为什么叫做十金刚?因为十回向位一切行,统统都是金刚行。单说初回向位就够了,你将来能不能进入初地?就看初回向位行为就够了;初回向位行门做得到话,下去九个回向位就能做得到。初回向位叫做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你所有身、口、意行,统统是为了救护众生:使你所救众生可以离开众生相。那么众生相是什么?众生相就是五蕴相,就是我 admin

2020-06-08

  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其中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解脱道;这叫做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修行是从初住位布施到十住位见性,这都是习种性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