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尊说完了流转门与还灭门道理之后,告诉婆罗门,你问佛世尊说是什么法?现在为你开示:我说因、论因,说因缘世间成流转门,与因缘世间灭还灭门。到这里,我们可以确认了世尊所说完整法义,它必须要具有流转门与还灭门两边;如果不能知彼法如何流转,则不能知彼法如何还灭。现在一般人讲到解脱道,通常都只用心于还灭门,但那只是后半部;因为不知道前半部流转门, admin

2020-02-18

世尊从一开始出世弘法,在佛教最初期初转法轮时候,《阿含经》中就已经明说佛法不是外道所说断灭见,也不是外道常住见。所以世尊在佛经中,常常批评婆罗门教、《吠陀经》、新沙门这个六师外道他们不如理之处,而且沙门佛法基本就是强调五蕴无我。但是如果说万法皆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灭尽了一切却又说这不是断灭;那到底佛法要追求是什么呢?佛法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言简意赅《阿含经》,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解释,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真实义多所误解、误会了,以为说《阿含经》讲就只是五蕴寂灭、六识寂灭,所以就成了一切都无断灭空,最后以为五蕴十八界一切法都只有缘起而性空。许多假名善知识误解了《稻秆经》中所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然后大言不惭地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断灭空。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 admin

2020-02-18

在《百喻经》中佛用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愚昧无知,他口渴极了,急着要喝水,远远看到地上晃动阳焰----也就是热空气上升沸腾,好像水气这个气流。他以为那个就是水,连忙追赶上去,一直追啊追,始终在他眼前追不到,一直到了恒河边,终于看到了一望无际河水了,他却对着河面呆呆地傻坐着,而不去拿河水来解渴,旁人就问他:你已经渴成这样了,不就是来找水 admin

2020-02-18

一切这个行苦是:您只要有察觉到说我们五阴在三界世间里面在运行时候,它本身就是一种苦啊!那么这种苦跟我们前面讲说,基于我们自己立场,去观行眼前境界无常变坏这件事情来讲,您是不是觉得说,这里面没有办法把它接轨起来一起来看呢?是!因为刚才所讲对治坏苦这些状况,始终把能够感觉境界苦那个我,跟境界本身变坏,把它分成两个独立个体去看;那你每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介绍有关六尘与六入相关法义。大家都知道六尘指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法尘是依附在前五尘上面所显示出来,这也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道理;而上述六尘进入识阴六识心中这个现象就称为六入。虽然一般众生能够知道六尘是哪六个,但是通常会误认为自己识阴祂是直接摄取外面六尘境界,而且觉得非常有真实感,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怀疑这些事情。因此 admin

2020-02-18

佛地无垢识与一切因地有情真心如来藏都是本性清净,本身离见闻觉知。在佛门有一些法师、居士们,也包括了假藏传佛教行者们,都要将所谓真心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状态,说那就是开悟了,已经证得涅槃,然后于死后,以这样状态入涅槃;也就是说,他们要将生灭不已而能分别意识心,处于一念不生灵知状态,以此来证涅槃、入涅槃,可见他们所证涅槃,是有分别 admin

2020-02-18

完整佛法传到今天,常常变成半截佛法,只知道十二因缘法,不知道十因缘法,这是半截;只知道出离观,不知道安隐观,也是半截;只想要学二乘法出离生死,不知道要学菩萨法来成佛,这也是半截。心量狭小人,对于发愿重新受生心生畏惧,恐怕会再受无尽轮回,唯恐解脱无期,故不肯发起受生愿而再来人间受生,不想要来人间住持佛法,舍寿时候想要赶快入涅槃,不想修证大乘菩 admin

2020-02-18

解脱道就是要解脱生死,有人以为学佛就是要解脱生死,这是没错,但真正佛法不是只有讲解脱生死而已,还有成佛问题,成佛才是学佛主要目。有人以为能够解脱生死就是学佛完毕,纵观元朝到现在,六百年来佛教只剩下解脱道,而且还是不知道要断我见错误解脱道,这也是佛教衰微原因。会有这种衰微是因为没有大善知识出来教导,今天平实导师出来说法,大家终于知道 admin

2020-02-18

修学佛法最重要是要有方向、要有方法,方向、方法都搞不清楚人,学了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在学佛。方向就是您学佛,方法就是怎样达到目;您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目,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请问您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是想在那边享福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话,那跟一神教生天也没两样了;是要成就佛道,这才是学佛。而想要成 admin

2020-02-18

证初果是修学佛法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三界生死轮回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出离观就是简略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 admin

2020-02-18

对了!那么人到底有几颗心?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有人会说:我只知道我有一颗心。对一般人来说,他当然只知道有一颗意识心,其他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他不知道识就是心。眼睛所能了别,不是鼻子所能知道;鼻子所能闻到味道,耳朵当然无法辨别,五个识都有祂界限和功能差别所以称为识,而识就是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但会讲到第 admin

2020-02-18

欢迎诸位收看正觉弘法节目,在这里有很多亲教师为大家演说佛法,都是非常胜妙。如果有人问您为什么要看这种节目?您要告诉他:佛法对我们是非常重要,因为您不知道它重要性,所以您不想看;当您知道佛法对我们是这么重要时候,您就非看不可了,因为不看话,对自己损失就太大了!阿弥陀佛是一句佛号,也是最好祝福!阿弥陀佛是一尊佛,也是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 admin

2020-02-18

我们说一般学佛人,在刚学佛时候,以大部分状况来说,大家都是希望,我来学佛了之后,我们都希望透过佛菩萨帮我们,希望能够指点迷津,或者希望佛菩萨能够指导看如何能够让生意作得更好,或者能够让小孩更听话,或者能够让自己运途更顺遂……。甚至也有许多人,在学佛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地谈到说要求富贵或求什么,可是他却非常重视佛有没有来给他摩顶 admin

2020-02-18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所以问说: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事实上来看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 admin

2020-02-18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佛法就是成佛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成就究竟佛道圣者----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众生;所以,佛法可依 admin

2020-02-18

佛教本质是什么呢?佛教本质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我们要以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说。在《央掘魔罗经》中这么说: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颠倒妄想烦恼,不识自心如来藏,而于三界中生死轮回。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可是因为 admin

2020-02-18

大慧曾于〈钱承务同众道友请普说〉,自述其参禅十七年过程云:山僧最是参禅底精,五家宗派都理会来!初行脚时,曾参洞山微和尚,二年之间,曹洞宗旨,被我一时参得。又参泐潭准和尚,……山僧十七岁上,便知有此事;恰恰参十七年,也曾作偈颂、拈古、代别,无有不会。忽然思量:释迦老子说寤寐常一;返就己推穷,只今惺惺时,佛所赞者,戒、定、慧、解脱知见,一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尊重供养、顶礼称赞三宝之余,还要随喜劝请菩萨法师上座说法,说什么法呢?演说世尊传下来正法。什么是世尊传下来正法呢?这是一个要紧问题,根据中国禅宗文献《五灯会元》卷1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世尊在灵山会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