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不都是有所生、有所灭吗?又譬如意识,有时烦恼少一点,意识变得比较清净;有时因为烦恼增加,意识变成比较染污,怎么可能是不垢不净呢?又譬如熏习世间的知识,透过阅读等方式使得自己的知识广度增加了,后来因为不再阅读或者久而不用等因素,原有的知识广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渐渐减少了,诸如等等。世间诸法本来就有生有灭、有染有净、有增有减,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人认为烧香拜佛、吃素行善就是修行,其实与般若智慧无关。吃素行善乃是积累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佛教所讲的解脱即是依般若智慧修行,从而达到身心的究竟解脱;如同章太炎所说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教的理论,使上智者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佛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人类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色身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来执持,加之前世的业力、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以及此世的父母因缘才得以形成。因此说色身即是如来藏所生,当然就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故色身与空性如来藏非一非异,所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性如来藏这个真实心无法离开七转识(注:11)而独自在三界中现行运作,七转识妄心亦必须依赖于如来藏才可以存在,所以祂们不一不异;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你没有变给他,你也没有制造他的色身,你只是提供他应该有的元素——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你所供给他的只是血液、养分等。是他自己变生自己的色身,但是你帮助他变,那是由谁来变生的呢?是由他自己的阿赖耶识摄取了你所供给的养分,就开始变、变、变,一直不断地在变,是由阿赖耶识来变生他的色身,所以阿赖耶识叫作第一能变识。祂变现了自己的内五阴世间。也就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风大种是指物质中的动态元素,有生长作用。譬如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尿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四大种并非独立作用,而是相互含摄。譬如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欝头蓝弗回到树林,因为这些鱼虾、这些鳖、这些水族溅水声的干扰,他没有办法入定;又因为树林里面这些鸟族、这些昆虫,飞虫振翅,展翅高翔,乃至鸟啼声、鸟叫声,这些的干扰,让他很难一下子之间,又回复自己所证得的非想非非想定;因为这个因素,因为他的修行,不是真实的断除身见、我见。他没有真实的认知,依于四念处而认知了,色身不净非我,这个意识不净虚妄非我;他依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你没有变给他,你也没有制造他的色身,你只是供给他应该有的元素——地水炎风四种元素。你所供给他的只是血液、养分。是他自己变生自己的色身的,但是你帮助他变,由谁来变生呢?是由他自己的阿赖耶识,摄取了你所供给的养分蘖,就开始变、变、变,一直不断地在变,是由他的阿赖耶识来变生他的色身,所以阿赖耶识叫做“第一能变识”。他变现了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此界中般涅盘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第二云:【…五者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盘;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盘无二性故,名为涅盘。七者……】《说无垢称经(维摩诘经别译)》菩萨品第四:【「所以者何?非一切有情不般涅盘;佛说真如为般涅盘,以佛观见一切有情本性寂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印度佛教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佛教信众整体素质的下降,由此导致了内诤与异化。约公元五、六世纪,印度佛教因为自续、应成派“中观”学者不能通达中观与唯识,而引发了“空有之诤”,消耗了佛教的有生力量,导致了佛教的衰落。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周游印度百余国,历时十余年,详细考察并记录了印度各地的佛教状况。彼时印度除了个别地区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现在这个细长、背上有花纹的东西被挂上「蛇」的名字,原来储藏在长期记忆中有关蛇的讯息被释放出来:动物吗?不同种类?危险?这些因素现在集合在一起变成一个讯息:「是蛇!在这里,就是现在,救命啊!」这个讯息送到杏仁核,它就使身体开始行动了。你可以看到这第一条通路很长,经过好几个地方,在每个地方都停一下,这一条路是以意识的运作为主轴。在紧急的情况下,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印度佛教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佛教信众整体素质的下降,由此导致了内诤与异化。约公元五、六世纪,印度佛教因为自续、应成派中观学者不能通达中观与唯识,而引发了空有之诤,消耗了佛教的有生力量,导致了佛教的衰落。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周游印度百余国,历时十余年,详细考察并记录了印度各地的佛教状况。彼时印度除了个别地区佛教尚具备一定规模外,在大多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论是有气质或没有人文素养的人,都是受制于识阴所领受情境的愚人,他们心中的一切思想,都是识阴的苦集;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对自我识阴的习性,不断在识阴相应的熏习上面用心;于是他们的识阴种子力量不断被滋润而增长广大,于是识阴会一再的执著自己相应的外境我所,难以了断,更何况是了断识阴自己?常见外道及佛门中的常见外道众,虽然是修行 | admin 2018-07-21 |
![]() |
既然明心了,就要简择善知识说法,要学赵州八十岁犹行脚,到处去摧邪显正;学禅宗证悟祖师“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进得禅门就要分辨有主、无主,也就是有悟、没悟,当著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没有亲证第八识。结论: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祂与三转法轮的关系:在初转法轮就是本际、我、如、“齐识而还,不能过彼&rd | admin 2018-07-21 |
![]() |
不论是有气质或没有人文素养的人,都是受制于识阴所领受情境的愚人,他们心中的一切思想,都是识阴的苦集;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对自我识阴的习性,不断在识阴相应的熏习上面用心;于是他们的识阴种子力量不断被滋润而增长广大,于是识阴会一再的执著自己相应的外境我所,难以了断,更何况是了断识阴自己?常见外道及佛门中的常见外道众,虽然是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秦王苻坚素仰道安法师,今则渴仰鸠摩罗什大名,亟思迎请。苻坚建元十三年,太史上奏:在外国边境旷野上空,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明星,未来当有一位大德智人,会来到我国。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位鸠摩罗什,襄阳有位释道安。那位外国的大德智人,一定就是鸠摩罗什吧!当时,鄯善国前部王和龟兹王弟,一同前来朝礼苻坚,述说西域有丰富的奇珍异宝,应效法先王,派兵讨伐,将之纳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643,a21-b10)是以如来明言:无有前中后际可说此众生界,以众生界之有为永无有灭,众生界永无有增减!而非以灭去一切有为法而为实际,如是之想即是「非实际」!乃至应当度众生,无有疲累,应当不生疲倦,应当不生厌倦,以众生界永无止尽故,所以菩萨志行不可思议,菩提种性尊贵不可思议,出过一切人天,无可讥嫌!于中便知:如是有为法永无尽之时,二乘菩提,二乘涅槃尚且无有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色尘不可能从昨天带到今天,我这个色身时时刻刻在转变,山河大地这一些,从化学元素来讲,从您我所看得到的,这一些树叶、这些种子、这些颜色的变化、大小形状的变化、生老病死的变化,我们都很容易察知,它是无常之法刹那生灭的,六尘不可能能够记持业种,它是物质色法。六尘不能,那六识能吗?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最简单的例子,佛法当中我们有说无心五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五根身就好像是一个活动厕所,你每天带着它满街跑,可是众生不了知这个道理,尽在这个活动厕所里面作庄严;他为了求美丽,就可以去拉皮、打胎盘素,去打肉毒杆菌,所作所为无非是在活动厕所表面作功夫、做庄严。就是因为众生不了解这个是虚妄的,所以他们尽在这里面作庄严;如果了知了道理以后,他就可以把色阴舍弃了。好了!刚才谈了五根身,然后再来谈这个意根。意根是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生离呢?生离就是说,自己亲爱的人,跟自己亲爱的人,希望能够常相左右,能够常相聚会在一起;但是因为有可能谋生的因素,或是说战祸、刀兵劫的因素,或是说水灾、火灾的因素,或是说因为工作调差,或是因为冤狱等等诸多的因素,所以使得两个不想分离的人必须要乖离分散;因为这样子不愿意分离而必须要乖离分散,而引起的心理上种种的苦受,这个就是爱别离苦。这个是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五根身就好像是一个活动厕所,你每天带着它满街跑,可是众生不了知这个道理,尽在这个活动厕所里面作庄严;他为了求美丽,就可以去拉皮、打胎盘素,去打肉毒杆菌,所作所为无非是在活动厕所表面作功夫、做庄严。就是因为众生不了解这个是虚妄的,所以他们尽在这里面作庄严;如果了知了道理以后,他就可以把色阴舍弃了。好了!刚才谈了五根身,然后再来谈这个意根。意根是心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