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目标。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 | admin 2018-08-16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 对于供养功德田的恩,因为供养的思惟,因为诸佛菩萨的正愿的关系,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摄受一切所有功德。而菩萨一切善法,是包括了世间善法、解脱智慧的善法、佛菩提道智慧的善法等,这一切善法的根本便是三宝。我们应深刻理解,三宝能令我们法身慧命出生,令我们解脱生死、证悟菩提,乃至于圆满具足如来功德,因此诸菩萨便会以清 | admin 2018-08-15 |
![]() |
即使众生已经破戒犯律,心性也是弊恶之人,但都应该以慈悲的心来摄受对方,乃至方便教导对方如何忏悔灭罪;因为此时菩萨的心量是更加广大,心性也是更加调柔。世间法之中,固然常常会有仇报仇,但不乏也有以德报怨的情况,菩萨怎么反而不如世间人呢?而且用什么方法才能接引众生进入正法之中,菩萨当然也是知道的,就因为一世一世度化众生的过程之中,面对种种心性的众生,而使 | admin 2018-08-15 |
![]() |
因此这才有了修学佛菩提道中菩萨的一切施时不生忧悔,也当然就会有见众恶事而能堪忍了。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 | admin 2018-08-15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什么是“菩萨的庄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是:【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先说说“庄严”这一词 | admin 2018-08-15 |
![]() |
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蔡正礼老师为各位说明了菩萨的这个三十二相,也就是说成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到底是谁能成就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呢?这边我们来看一下经文:【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优婆塞戒经》卷2)在这里,佛陀教导我们大家要在菩萨因地时发愿,也教导我们发愿的因果、原理等等。善生童子问:&ld | admin 2018-08-15 |
![]() |
不过,在对治瞋习这一个部分,我们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菩萨行者,不可以随便对人起瞋,因为“故瞋”是菩萨的重戒。如果说,你这一个瞋是对自己瞋,什么叫对自己瞋呢?就是说:我这件事情怎么又做不好了!我事先应该怎么样。所以这样的一个瞋,它是有一个检讨改进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瞋是一向对著别人的话,那就是一个不好的重戒的行为可能会呈现。接著我 | admin 2018-08-13 |
![]() |
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目标。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如达赖喇嘛自诩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藏地的一些统治者要么自称是阿弥陀佛化身,要么是普贤如来化身,甚至大清皇朝的一些皇帝诸如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自以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有了佛菩萨庄严神秘的外衣,其统治效果当然更上一层楼了。又流行、传播四海之内莫非臣民的观念,被统治阶级的广大民众能反抗集佛菩萨与皇权于一身的皇家天下吗?当然不能!只有崇 | admin 2018-08-10 |
![]() |
”八个奇妙的心----后记《八个奇妙的心》一书是依据玄奘菩萨的著作向所有读者介绍佛法所说的八识法义,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弟子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如来藏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 | admin 2018-08-09 |
![]() |
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内涵,或许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差别,但是在每个层次的修行中,都需要仰仗诸佛菩萨的加持和护念,使我们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修道中,得以减除烦恼障难之干扰,而顺利的修学各种成佛法道,因而获得解脱与般若之功德受用。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 | admin 2018-08-09 |
![]() |
但是从大乘菩萨的立场来讲,一定要先相信有三种根性的人,还得要相信有三乘菩提正法的不同。能够如此诚信不疑,也叫作供养法。——具体如何供养僧宝呢?何为真正的僧宝呢?请您借阅《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有详细讲解,精彩绝伦!当当网和淘宝网也都有请购,各大图书馆也可以借阅。 (原标题:若人没钱,至心赞叹佛的功德,福德等于用天下宝物供佛) | admin 2018-08-09 |
![]() |
也就是说,虽然有隔阴之迷的状况,但是依凭于自身过去生所修证的福德资粮,这个是自力的部分;又仰仗佛菩萨的护念、摄受,终究还是会回到佛菩提道上,而继续前进地修学与利乐有情。有的善知识主张说,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完全仰仗弥陀世尊的摄受,唯有他力,不需要自力,这是特别殊胜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知见,佛菩提道上不会有这般便宜的事情,单单想想看:难道某甲 | admin 2018-08-08 |
![]() |
菩萨底忧郁CD歌词1、菩萨底忧郁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心爱底您,多劫伴我;而今去我诚辽,祈愿路未迢。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我,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我常思念,转侧难舍;愿您世 | admin 2018-08-08 |
![]() |
当这五心逐渐坚定,也就是相信依于自心如来藏,并且在诸佛菩萨的护念以及教导之下,确实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逐渐生起了大作用力;将来在十信位满心的时候,就能够初次的发起大菩提心,并且发愿朝向佛菩提道来迈进。譬如,世尊在《杂阿含经》当中有过这样子的开示: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若圣弟子于如 | admin 2018-08-07 |
![]() |
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学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够资格称作是菩萨的,只是具足凡夫异生性的佛弟子,最多只能称为是假名菩萨、名字菩萨。 即使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其实也都还是属于新学的凡夫菩萨; 一直要到般若正观现前,成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萨,才能称为是久学菩萨。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著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 | admin 2018-08-07 |
![]() |
或者有一些菩萨,因为隔阴之迷,忘失了佛菩萨的教导;但是他很想探知:世界到底是有边、还是无边等等的问题?所以发起了菩提心。 或者还有一些菩萨,当他看到或者听闻“如来具有无量的不思议胜妙法!”生起了追求之念,因此而发起了菩提心。 另外有一些菩萨,因为看到有情众生遭受了各种的苦报,他生起了怜愍心,想要有能力来救拔这些众生,所以发起 | admin 2018-08-07 |
![]() |
所以,上面这段地藏王菩萨的开示很清楚地说明了,菩萨道的修行从最初一开始,就一定要依止不生不灭、自性清净的诸法实相——如来藏阿赖耶识作为根本;如果离开了这个真实根本的话,就连菩萨道最初的十信位都没有办法满足,更别说是要成就菩萨种性了;至于成就佛道,那就更难以指望了。马鸣菩萨为了让有情众生对于大乘法的根本——如来藏有正确的认识,对大 | admin 2018-08-07 |
![]() |
尤其像某个附佛法外道,以古代邪师所编纂的《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作为教材,号称是引用佛经以及诸大菩萨的论典所编辑而成的;但是他们否定了佛菩提的核心第八识如来藏是真实法,那么他们所说的菩提以及菩提心,早就已经成为空无实义的戏论了。他们的作为都是要把学佛人转入欲界五欲法当中,让人永远在三界火宅之中流转的邪法。古德有说:“邪人说正法,正 | admin 2018-08-07 |
![]() |
当您了知第八识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功能,有了这种智慧,就是一切种智的发起,在还没有圆满具足一切种智以前,就称为道种智,这就是诸地菩萨的无生法忍智慧。从总相智、别相智到一切种智,如是次第精进,地地增上,到了最后对于一切种智您都能具足了知究竟无余了,才能成就佛道,此时才算是真正成佛。这就是佛菩提道的修证法门。般若智慧是从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作为基础, | admin 2018-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