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阿弥陀佛!(原标题:净土宗) | admin 2018-07-22 |
![]() |
至于说另外一个论,就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他跟着绍继龙树菩萨的志业,提婆就造了《百论》,以十品论来破外道,每一品都各有十个论,所以刚好就是一百,就叫作《百论》。三论指的就是《中论》、《十二门论》跟《百论》这个三部论述;前面的《中论》、《十二门论》是龙树菩萨所写的,后面的《百论》是提婆菩萨所着作的。三论的传入中国,我们在前面的讲次有谈到,最主要这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三个法印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个三个法印整体修证,才能够证到我们前面讲到的诸佛菩萨的共同证果之一,也就是离欲、灭尽、涅槃的真正解脱,或者是八不中道的真正的自在。上述如果你知道了,如果你有按照这样的修证,再回头来看的时候,你就知道真正的一切法空是什么意思。所以,正因为三论宗的学者一开始就是许多没有证悟真正的实相,往往流于依文解义,所以后来他们的 | admin 2018-07-22 |
![]() |
菩萨诞生的家世背景先从鸠摩罗什菩萨的祖父说起。世纪初,天竺人“鸠摩达多”,家世显赫,世代为相,驰名遐迩。其子“鸠摩炎”天赋异禀、德性高节,本应嗣继相位,然而感得东土(中国)文物繁荣兴盛,憧憬东土是他未来传扬世尊“大乘方等甚深教法”的地方,在他即将继任父亲的宰相职位之时,毅然舍却了高官厚禄,而受戒出家了。“鸠摩炎&rd | admin 2018-07-22 |
![]() |
又譬如九地菩萨有三种的意生身,这个三种的意生身,一样的,如果没有证到九地的话,同样也不能够了解这三种的意生身是如何发起的;同理,八地菩萨的两种的意生身,乃至于说三地菩萨的意生身,这个部分只要没有证到那个境界,怎么说都很难以说明白,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在佛教里面正法里面的所谓的身密。那法密指的又是什么事情呢?在佛教正法里面的法密,指的是二乘菩提,指的是通 | admin 2018-07-22 |
![]() |
当然就是说,这部分推崇龙树菩萨,到底是说实质的意义,还是说当时立宗立派的实际的需求呢,这个部分我们就不必探究;但实际上就现在的文献来看,龙树菩萨的确就是所谓的天台高祖。天台宗从真正开始有宗派记载的人物是从慧文法师,慧文法师传到了慧思法师,然后再传到智顗法师,智顗法师可以说是天台宗的灵魂人物、核心人物。智顗法师,我们就稍微跟大家介绍一下智顗法师。智顗 | admin 2018-07-22 |
![]() |
总相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用总体、整体的方式来认取、认知到说,我们有这样的真心如来藏的存在,这个就是大乘七住菩萨的明心的智慧。那一旦有了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智慧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别相智的修行。所谓的别相智,当然就是比总相智更为深入,别别相貌所应该要认取的智慧。那菩萨依照悟后,他在破参明心悟后依止善知识,或者是他假如是有宿世利根的人,他自己有能力依照 | admin 2018-07-22 |
![]() |
比方说东晋的鸠摩罗什大师,他就翻译了《梵网经》;那《梵网经》呢,因为适合在家菩萨的修行,后来它就变成了最基本的菩萨戒本;所以《梵网经》对于中土地区菩萨的行止,发挥了非常非常大的戒的功德力。除了《梵网经》之外,另外也有姚秦的竺佛念法师译出了《菩萨璎珞本业经》;这个部分经常被用来跟《梵网经》放在一起,同样都是菩萨戒修行所依止的部分。那另外一些的菩萨戒, | admin 2018-07-22 |
![]() |
第三、无限性科学由于有如同先前所说被证伪的特性,所以会一直改变,不断朝更全面,更完美的理论迈进,因此发展是无限的(当然仍要遵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如来藏律,好比要让机器人有自我意识就永远不会成功),且人的意识种子无量无边,因此发展必定无所限量;佛教的无限性则稍不相同,证悟如来藏本身不会被证伪,但是证悟以后往上的种智与三昧的进修则是无限的,好比说初地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给予’。‘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争执’,心量是不够的;爱一个人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爱她,而应以她内心能感觉到幸福快乐的方式爱护对方才是有耐心的爱、真正的爱。真正的慈悲心与同理心对待众生,那也是一种次法!当然真正要帮助众生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先不谈太深细的烦恼,我们及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种以焚烧来供养佛菩萨的火供之法,在经中是佛所禁止的。不过,由于鬼道众生的世界是与我们人间互相重叠的,所以他们所需要的物资也是不离人间世界,如果有人为他们焚烧物资,饿鬼道的有情生活的窘困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往往会托梦给子孙,希望能为他们焚烧纸钱、纸屋等,就是希望藉着火神的力量能够转化成他们可以受用的物资。以佛教来说,并不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只要知道在家菩萨的修行所为何来,把这一点原则把握清楚之后,再怎么样在红尘里面也就不会迷失自己了。另外,由于在家菩萨修行的关系,如果能够破参明心的话,对于在家的修行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助益。在家菩萨修行,很多时候都得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很多时候周围的环境可能都跟自己修行的目标有所违背。我们如何在有难处的环境里,仍然能够把握住修行的方向呢?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人性总难免有它的局限,有种种烦恼无明,不可仰仗,但也正因此而显出菩萨的可贵。我们不必奢求人性的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可以努力将自己的人格锻造为更尊贵的菩萨格,的菩萨性才是一切众生可以最终信赖的品质。人性不可考验,但菩萨性经得起磨练。小编希望自己将来可以用菩萨的胸怀去接纳和包容人性,并由此与人广结善缘、累积福德资粮!那么,你愿意与我一起学做一名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种以焚烧来供养佛菩萨的火供之法,在经中是佛所禁止的。不过,由于鬼道众生的世界是与我们人间互相重叠的,所以他们所需要的物资也是不离人间世界,如果有人为他们焚烧物资,饿鬼道的有情生活的窘困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往往会托梦给子孙,希望能为他们焚烧纸钱、纸屋等,就是希望藉着火神的力量能够转化成他们可以受用的物资。以佛教来说,并不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上所说就是菩萨的四种直心之相,有了这四种直心,当然就不会有前面所说四种谄曲的邪行。然而,到这里所说的直心,都是属于世间事相上的直心,佛法中讲直心,却更有它出世间理体上的意涵。像《维摩诘经》中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这里说的直心,不是指作人正直的直心;也不是指一般人妄念不生的时候的妄心,而是说明:直心就是真如心如来藏,真如心如来藏就是直心。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了度化一个人,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与她结为夫妻,使得这位众生言听计从,愿意接受菩萨的教导,因而度化了这个人。又譬如,佛在《妙法莲华经》曾开示:菩萨不断的与众生结善缘,不断的度众生,成就佛道比较迅速。这也是阿难被佛授记,于供养六十二亿诸佛后成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比其他的师兄弟成佛快了很多。为什么?因为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果你叫他说,像阿罗汉那样死掉,进入无余涅槃,问他好不好?他一定说:不好!他不想取证无余涅槃的,可以免掉生死轮回欸!你怎么不要?我才不要呢,轮回好快乐,为什么我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觉得有命是很好的,他的有命很好与菩萨的有命很好大大不同。菩萨的有命很好,是因为有命就可以修学佛菩提,一步一步迈向佛道,一步一步迈向佛的境界,同时可以利乐许多有缘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以菩萨本身而言,最重要就要了解说:到底我要修佛道之前,到底要修学什么?修学佛道最重要就是要先完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五十二阶位里面前面的信位,最重要就是要长养信根,长养对三宝的信,才有办法进入住位修学空法;修学空法最重要的就是修学真实空以及现象空,而不落于邪见空、断灭空里面。所以,以菩萨而言,信位的这个十阶位成满以后,要进入十住位修学,那十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够逐渐让自己具足对于佛法僧的信心,以及发起菩萨大愿。单单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能藉由读诵经典,发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地以下的菩萨对于等觉菩萨,他不能了知等觉菩萨的境界;那么等觉菩萨呢,他在十地菩萨来看,他等同于佛。所以,我们说有时候会称等觉菩萨为等觉如来,是因为从下地菩萨来看,等觉菩萨等同于佛,所以称等觉如来;可是等觉菩萨在佛的面前,因为还没成佛,所以还称为菩萨,称为等觉菩萨。有时候你会听到有人称呼等觉菩萨,或者等觉如来,你要知道这其中的意涵在哪里。菩萨从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