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而佛法所说中道观行之标的为第八识如来藏的自性,与所生蕴处界及一切所生所显的佛法之间的关系;是故其一是说第八识自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其二是说第八识真如心与所生蕴处界入及一切三乘菩提诸法间的关系为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修非不修、非智非不智,如是成就中道义。但此密宗二派中观的创始人及其后代继承者皆以六识论为宗,藉思惟分别所得的世 | admin 2024-05-25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admin 2020-06-08 |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
灭了蕴处界入无余涅槃,仍未与离名言的世出世间法相应,这也是世俗谛,所以阿罗汉们只能与世俗谛二乘菩提相应。(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未证菩提的三种凡夫 这三种人都落在名色之中,他们的知见都不能外于名与色,因此说这三种人--身见有情、颠倒有情、空见有情,都不可能证得自心如来。所以将来你们假 | admin 2018-12-27 |
![]() |
)无生无死的涅槃解脱境界 当你证得如来藏而且“以‘此’为实”,就会对比得很清楚:原来蕴处界、六入全都是虚妄的,因为都是从“此”而生出来的,也全都依“此”如来藏而存在及运作,那么蕴处界入当然全部都是所生法。既然都是所生法,有生则必有灭,那不就是生灭法了?所以,从此以后不再以识阴离念灵知作为真实法了,那你就从 | admin 2018-12-27 |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