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的时候,才发现人终究还是会死,所以开始追求安身立命之道,于是走入了佛法修行想要悟道解脱、明心见性。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难陀听了觉得非常的恐怖,所以从此就不再期待生天了,只希望能够真实解脱,将来不会下堕到沸汤地狱中去受苦。当佛陀看到难陀的出离心已经很坚定了,所以才开始为他说解脱之法;只在短短七天之内,难陀就证得了阿罗汉。这个故事正是告诉我们,欲爱的境界是不清净的,不究竟的,只有认清欲爱的祸患,确定「欲为不净」,才能够真的出离。(原标题:你还在贪恋爱欲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八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句话说富贵修道难,因为生活太富足了,忧郁相对比较少,很多富人不容易意识到轮回的苦,更谈不上想解脱轮回,甚至有的人会骄奢,还会因此下堕三恶道。所以,菩萨道行者,要注意好好使用福德,把它用在帮助自己和众生修行上,让它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号《富阳区延寿禅寺》2017-09-17东山夜话(原标题:有福德好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的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已经对于佛法僧三宝发起了清净信,明了一切世间法中,只有三宝才能帮助自己去除三障烦恼,得到涅槃真实解脱,那么很自然的就会乐于归依三宝了。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开悟的只给菩萨,所以已经生起菩萨种性,勇于行菩萨道的同修,平实导师都会特别想要帮忙他;如果是声闻种性的,只想自己赶快开悟、自己赶快解脱,不理会众生的死活,这都不是正觉讲堂想要帮忙的学生。回来,接下来世尊提到:有智慧的人实行布施,不是为了报恩,不是因为人家对我有恩在先,所以我要布施回去;不是为了要要求某件事,所以用布施的手段来完成这一件事;不是为了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佛门四众不贪著利养,殚精竭力在法上用功,去听闻真善知识所说的,并作思维整理,很可能在某一个时节因缘成熟,实证了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菩提,使得自己可以解脱三界生死,乃至证得生命实相,因而发起般若的总相智慧,并以此智慧为基础之下,去进修别相智、道种智,乃至圆证一切种智而成为究竟佛,不是很好吗?所以说,不贪著利养的缘故,很容易证得贤圣的智能,如同前面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我们也努力观行确认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但这都还只是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缘对境要派得上用场,我们在面对境界时,能够真正确定自己的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自己意识心是虚妄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人布施的目的多半是求未来世脱离贫穷,得到富裕之果报;真正的学佛人行布施,则是为了离开悭吝、贪著,放下身心世界,作为将来得证解脱的因缘;菩萨的布施则是福慧兼修,布施贪瞋痴作为实证智慧之修道资粮,同时也摄受众生、庄严佛土,更是因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誓愿的缘故。因此,菩萨修学六度波罗蜜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一段佛陀说,假如那一位有病痛的在家众,不能偿还三宝物的话,这一位出家的实义菩萨就要这样来教导他说:你现在已经亏负了三宝之物了,也不能偿还,现在要怎么办呢?应当要来精勤修学-在佛道上精勤修学,如果说能够断我见得须陀洹果,在解脱道上能有真正的功德,乃至说能够精勤的修学,得四果阿罗汉果;或者说能够以至诚心,来发大乘的无上菩提心,要能够发心愿意尽未来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指的就是能够亲证的真实清净解脱法,而不是方便的二乘解脱法;因为二乘的解脱法,它只是解脱于三界生死,解脱于三界生死并不是成佛,它并没有在佛道上所应该实证的一些功德法上有所涉猎,并没有在佛道上所应该修集的福德上有所涉猎,并没有在佛道上所应该具有的种智上有所涉猎,所以二乘的解脱只是方便解脱,只有是在大乘的佛菩提道上所实证的才是真实清净解脱法,而不是方便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于这个生死的系缚?怎么让自己能够成就佛道而远离这些贪、瞋、痴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这些苦业?只是认为说,修福本身就够啦!平常布施供养,虽然说这个福无量无边,可是心里面这个贪、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如我们因缘很好,遇到了能够帮助解脱证悟的大福田,就要赶快去种、多多的去种。这一些福德,它会大大的关系到日后我们在佛法上的修证。很多人很聪明心性也不错,可是在学佛的道路上就是难以前进,总是会被一些事物给障碍住,每当有了进步的因缘来了,就会冒出一些事让我们无法前进修学,这就是福德不足。如果福德不足,那后面的三个条件都不用再看了;因为福德不足的人,他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福德是有所限量的世间法,会有用完的一天;而功德则是回向于解脱,所以是无所限量的出世间法,功德会不断地辗转增上。所以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最后话不投机半句多,达摩祖师就离开了皇宫,往北到了熊耳山,在少林寺后面的石洞闭关了九年。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0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余正伟老师)多数人尚无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论你做什么,祂都帮助你,要造恶业也好,学解脱道、学大乘法也好,都是祂来帮助你,那不是真的同事吗?可是没有悟之前听不懂:我的如来藏哪里跟我同事?祂到底什么地方在帮我?看不见。等你悟了,你就知道,那时才叫恍然大悟。这样祂具足四摄,并且祂这个四摄是专门对你。等你法上有成就以后,祂还针对跟你有缘的众生来帮助,这个就不是你所知道的,这也是四摄。所以当你证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三乘菩提的修证,不论是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或是佛菩提道的开悟明心、通达般若乃至入地后修学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等,都是要有定力作为基础,而修证定力的前行方便,就是必须要从伏除性障、不贪五欲作起。世间人想要成就世间法的学业、事业,也是多分、少分必须要有相对的专注力才能成就,更何况是修证出世间的解脱道与世出世间的佛菩提道呢?所以菩萨也要舍离五欲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慧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菩萨道和声闻、缘觉二乘)。大乘佛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小乘所修解脱道的内涵;佛菩提道就是从信受大乘佛教、信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