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1、【如来藏行因果律】如来藏执行因果纤毫无差,这是每位众生在长劫轮回中绝对切身的领受;也是一切证悟菩萨悟后现观皆能证实的事实。在无明的推动下,轮转六道:善果升天享乐,恶果堕入十方世界阿鼻地狱长劫次第受苦。而如来藏无覆无记,从不觉得自己对谁好,即使陪伴所生的五阴众生一起下地狱也无怨无悔。 2、【意业起恶念,相应恶趣已在打造】众生心起恶念(意行意业) | admin 2024-11-03 |
大慧普觉禅师宗杲(1089sh1163),宋朝宣州宁国县芦城乡(今桥头)人。俗姓奚,名昙晦,字妙喜。17岁落发受戒,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云游四方,学法传法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经》。 | admin 2020-07-06 |
|
楞嚴咒(拼音标注,仅做参考) nàmósàdátāsūqiéduōyē南无 薩怛他 蘇 伽哆 耶(歸命一切諸佛1)ā làhēdìsānmiǎosānpútuóyē阿囉訶帝三 藐 三 菩陀 耶(歸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2)nàmósàpóbótuó南无 | admin 2020-06-14 |
|
![]() |
三摩地宣传资料合集如有需要名片台卡不粘贴的师兄们请发邮件foyun@126.com,免费邮寄,阿弥陀佛。三摩地手机版网址二维码 三摩地名片三摩地台卡三摩地不粘贴如有需要名片台卡不粘贴的师兄们请发邮件foyun@126.com,免费邮寄,阿弥陀佛。三摩地宣传图片第三季http://www.sanmodi.cn/club/show-4876.html三摩地宣传图片第二季http://www.sanmodi.cn/club/show-4891.html三摩 | 三摩地 2020-06-10 |
![]() |
《远惑趣道》中对《大乘庄严宝王经》真伪的判定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如 | admin 2020-04-08 |
![]() |
涅槃“此经”如来藏 “此经”——这个如来藏。当一个恶人死后下堕到地狱去,哭天抢地、怨天骂地,诅咒一切有情,当他正在地狱里痛苦到不得了的时候,他的如来藏照样离见闻觉知、不贪不瞋,连一点点的生气都没有。后来终于生到天界去了,乃至让他当上某一天的天主,一生之中天乐无穷,每天在欲界天中贪著五欲、享受快乐,兴高采烈非常欢喜; | admin 2018-12-27 |
![]() |
人们的对话中,「不可说」指的是「不可以说出来」的意思,但是在佛经中,不可说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这样。世尊的确说过许多的不可说,如:《华严经》「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於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在第四十五卷中,世尊一口气说了将近四百个不可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生的命运为何不同?请看如下:《佛说善恶因果经》简译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八吐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浴佛节(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佛教节日。佛诞日除举行浴佛外,另有一盛大的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概说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八吐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9.今生红眼睛,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目录一、前言二、大乘的解脱道三、佛菩提道的内涵 甲、佛菩提道之宗通 乙、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 丙、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 丁、依万法根源如来藏,方有胜义谛 戊、亲证转依离生如来藏,始能分证无我 己、悟后起修——历缘对境断尽烦恼 庚、宗通之究竟—&md | admin 2018-07-21 |
![]() |
作者纪华传,1970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以来,禅法内容和禅风特点历经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主要为“藉教悟宗”阶段,即重视佛教经典,将佛经作为指导修行和印证是否开悟的依据,同时重视坐禅和具体的 | admin 2018-07-19 |
![]() |
大慧普觉禅师宗杲(1089—1163),宋朝宣州宁国县芦城乡(今桥头)人。俗姓奚,名昙晦,字妙喜。17岁落发受戒,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云游四方,学法传法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禅宗临济一脉,自晚唐义玄大师(787--867)创立后,六传至北宋石霜楚圆,分为杨岐方会(992-1069和黄龙慧南(1002-1049)两派。其中杨岐方会一派,后成为临济正宗。可以说临济宗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方会一派的历史。杨岐方会再传至五祖法演(?-1104),(五祖是指湖北省蕲春县的五祖山,法演曾长期在这里开堂说法,故有此称。)门下又出了一位名重古今的高僧,这就是被当时人誉为“僧中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如前所举,大慧禅师除了无我、无私以外,其慈悲助人之心行,乃至兼及反对大慧者,都加以助益;譬如大力反对及攻击大慧宗杲之李邴、郑昂尚书,都在大慧帮助下悟入如来藏明心境界,即是现成事证。复次,大慧禅师亦是知恩而且平等之人,对于世俗利益,他总不想与人计较;譬如他的弟子万庵禅师,曾经述说大慧宗杲破斥邪说不遗余力,但是对私人利害之争,却是无所计较;乃至座下弟子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政府机关、宗教部门,抵御净空思想的传播(不知什么原因?自已分辩) 1、陕西咸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在全市佛教界开展抵御净空及其“净宗学会”渗透活动,收缴违规书像资料200册(件)。 点击:http://www.xysmzj.com/Article_View.asp?id=5552、渐江嵊泗门户网站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