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兄弟姊妹们,不管是个性也好、长相也好,嗜好乃至健康状况,甚至于福报、聪明才智、想法,各不相同,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状况的不同呢?那是因为这个如来藏里面,祂含藏着每个人无量世所造的不同的业种,所以就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相貌。譬如有的人个性很温和、很善良,有的人则是脾气很暴躁,常常怀着的心情!有的人长得很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有的人很健康长 三摩地

2018-07-21

而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只有一世,一世过了就永远断灭了;只是意根和如来藏能去到未来世,而意根却又不是集藏善恶业种子的主体心;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觉知心和意根,其实不是真正受苦乐的主体。而意根也不会分别苦乐,是意识才能分别;但意识却只有一世,不能去到未来世,只是一世暂有的觉受六尘的心,是虚幻假有的。所以,前七识都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受苦乐的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如来藏虽然常住,祂因为受到六识的熏习污染,所以祂含藏了业种,这些业种它会产生变化,但是这些业种,因会产生变化,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也就是说,如来藏的本体里面有业种的原因,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但是也不能说祂会断灭,因为如来藏常住,祂是不可断灭的,既然是不生不灭,怎么可以说祂是断呢?所以如来藏就有这样的中道性。不一亦不异前面已经讲过了,那不来不去。 三摩地

2018-07-21

”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 三摩地

2018-07-21

乃至对于这样子的业种轮回是如何成立的,产生了一些思维推敲,而才建立了所谓佛法当中三转法轮,这如来藏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法,而认为说佛法里面,您如果安立了这样一个不生不灭心,您就是自性见。甚至错误的把用来指称外道的阿赖耶外道,拿来指称这些大乘法中依三乘菩提里面三转法轮如来藏唯识经典而来演说阿赖耶识的菩萨,甚至包括玄奘大师,乃至包括《碧岩录》的克勤圆悟 三摩地

2018-07-21

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蕴,而在 三摩地

2018-07-21

那执藏是什么道理?也就是说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我,而且恒内执阿赖耶识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同时又依止于这种遍计执性,造作一切系缚在三界染污的业种,同时这些业种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这种能藏、所藏、执藏的特性,为了要显示出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遍计执阿赖耶识的过失,所以这个时候才把祂称为阿赖耶识。那么又称为异熟识,是因为这个阿赖耶识本身能将所 三摩地

2018-07-21

在中国南北朝梁武帝的时候,有一位宝志禅师,他有神通,有一次为有钱人娶媳妇诵经,将当时宴席里亲眼所见的情形全盘说出: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众生来贺喜,我看真是苦!(中国南北朝宝志禅师)宝志禅师说明当时宴会的情形,那就是:孙子娶的女人,是自己祖母死后转生来投胎的;女儿所吃的肉,是自己母亲死后变成旁生 三摩地

2018-07-21

答:如果一切众生之法身与佛之法身是同,那么为何众生是众生而不是佛?为何佛不是众生而是佛?如果一切众生之法身与佛之法身是异者,那么众生与佛又有何相干?法身者乃指一切有情皆各自独立拥有之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此第八识阿赖耶识之心体与佛之第八识无垢识之心体是同,但是心体中所含藏之七转识法种及相应之业种是异,未成佛之前有染污与遮障,因此依修行去除染污转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No.94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如来有说,对于这样的恶业应该要忏悔,应该要努力来求取佛道,这样就可以改变这些业种;因为业种被记录,它是没有办法收回的,不可能凭空消失。那业种到底谁来记录呢?就是由这个不是六识的心识,就是由这个阿赖耶识来储藏、来执藏。而且众生就是喜欢这个阿赖耶,所以南传的经典,这个阿含就直接说:阿赖耶,众生是乐、是满足、是欣喜。所以,这个执藏性是大家想要有的,这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说如果没有“如”的体性,那么祂会有所简择,会简择说:“恶业种子我不要执藏,染污种子我也不要执藏。”这样子因果法则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不会这样子,祂是可以含藏七转识所熏染的种种的无明以及种种的业种,祂从来都不简择一切的业种,因为祂对于善恶业都是一样如如不动,所以祂不简择。那不简择的缘故,所以不但含藏了众生所造善业的 三摩地

2018-07-21

由此可知:如来藏能造作善业、恶业,当然是由如来藏执持业种,未来要受异熟果报;既然如来藏能执持业种,表示祂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如果将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断除,也就是断除一念无明的见惑、思惑现行,就能够断除分段生死,而改名为异熟识,也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但仍有种子的变异,也就不离变易生死;如果将种子变易生死断尽,就成为佛地的无垢识,那是究竟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三摩地

2018-07-21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 三摩地

2018-07-21

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既然蕴处界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所以,都是从五阴人无我的实证,从十八界来现观,及现观十二处,都是这样的生灭变异的法性,没有一个是恒常存在的,都 三摩地

2018-07-21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若有人问您既然这样说,请问是不是心的自性?答案当然是嘛,它当然也是心的自性啊!那为何制造的物质是由众生心含藏业种所出生的呢?制造的物质是不是由众生心含藏的业种所出生的?答案当然是啊!造成的当然还是众生心的自性,会爆炸当然也是众生心的自性。当把放进去,火一点,砰!就爆了。那为什么它能够爆炸?当然也是因为众生心的自性。由于众生的心懂得 三摩地

2018-07-21

业习的启动是由意根末那主导而启动,而业种的造作是由意识观察、思惟、造作后,加上意根思心所的同意之后而形成。其实,不管意识如何造业,不管它如何的思惟造作而形成多少的新习气,基本上都是由潜藏于如来藏中的潜意识末那之无始习气种子而来,也就是由无始以来之贪、瞋、痴无明化身而来。这个潜藏于潜意识末那深处之「习气档案」,不断地被意识提取出来实行,然后又不断地「 三摩地

2018-07-21

若意识不为意根所用,由于意根并不能了别业种,亦不能了别身根状况,当不能于寿命已尽时,迫使第八识舍身而生起中阴。意识既为他用,当不能作主,故六尘境中作主者唯是意根。亦如有人出家后,明知贪著钱财、女色等事必障己道,而于钱财、女色现前时,意识不断抗拒之下,意根终究决定贪著领受,意识之理智思惟仍不能抗拒,由此最浅显事实,证明意识非作主者,只是由意根用来分别 三摩地

2018-07-21

各位菩萨,由以上的说明我们就可以知道,上自初禅天,下至欲界天、人趣、傍生、饿鬼乃至地狱有情,皆与寻伺二法相应;当然由于业种之不同,其所寻伺的境界相自然也就大异其趣了。在《大智度论》卷二十三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初禅与觉观相应故,名有觉有观。二禅中间但观相应故,名无觉有观。从第二禅乃至有顶地,非觉观相应故,名无觉无观。问曰:三昧相应心数法乃至二十,何以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