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持,就是说根本就不必要起意念,就能够随缘任运的执取过去所造的一切善业恶业以及一切无记业的习气,使得这些业种都不会失坏。意根有这种体性,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有人说:「那些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真的很奇怪呢!在越战过程中那么恐怖、那么痛苦,回来以后就应该赶快把它忘掉,他们却每天还要去梦到它,好笨喔!笨死了!笨到每天还要去看心理医生,还看不好。」因为那个恐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每个人所种的业种,后世果报都是各自所拥有,所累积的福报他人不能夺取,也无法过户给别人。譬如《毘耶娑问经》卷一里面,佛陀这样开示:如是施福非有聚处、非有形相,如是施已,施者身亡,施福不离,如影随形。是名施者得福报果,果福不失。(《毘耶娑问经》卷一)说布施所得的福德跟施主本身和合在一起,就好像影子会一直跟着身体,永远不离施主。而且,不论是行善得福,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有人的色身、觉知心的心性,都是如来藏帮忙画出来的:有人生来就很慈悲,而且是滥慈悲;有人生来就穷凶极恶,有人生来愚痴而不能学好任何世间法,祂都依照业种而帮众生确实画出来。但祂随时会修改你所有的画,都看你意识与意根怎么转变,祂就随时帮你修改,所以说祂能画我们这个五阴小世间。但十方虚空一切宇宙世间也是由祂来画,不过这幅大画不是单独来画,而是配合所有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过去世你如果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而这一世你已经学佛或者证道了,刚好这个过去世曾被你亏欠的人来向你学法,他就算知道过去世被你辜负,这一世也不会要你全部偿还的,这不就是重罪轻报了吗?这样一来,你的业种就又断除了一部份了。如果是一般人的话,非得要欠债还钱以外,还要加上利息的。至于众生的共业,是要靠大家去转变的。当人心转变为善心的时候,业就会转小;恶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其第八识中贮存此世杀人的业种消除吗?哪些业种可以通过念佛号来消除?哪些业种不能被佛号消除?答:1.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死药等三个法是譬喻,佛说修十善业道就好像有这三件宝贝一样;换句话说,想要除掉三毒等等恶业种子,得要修十善业道。所以佛说,假使有人善于修不放逸行,能具足正念,有智慧而如实分别善恶,他一定可以修十善业来成就善业的果报,世世获得良善的异熟果报,永远不入三恶道中。不放逸行真的不容易修:永远不起非分之想,并且时常住于正念中。这很不容易,因为众生心不得定,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而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意思就是说,三界六道的境界,全部都是由于众生心所造作和累积业种而成就的。众生修学佛法的智慧——所破除的无明的程度——以及所累积的福业、净业、恶业等等的差别不同,心中所含藏的种子就会有种种不同,因此呢,众生心究竟比较适合当什么,譬如比较适合当畜生,那下辈子就出生到畜生道去;比较适合当人,那下辈子就出生到人间来;比较适合生天,那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的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的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的业,就没有可以依住的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的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的这个业的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的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的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的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的业,就没有可以依住的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的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的这个业的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的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阴身也是这样的,六入就是光明,有六入才能对六尘清楚的了知;业种就是灯油,有了如来藏所执持的业种、业力,使得有情产生了五阴身前后相续不断。有了五阴身,就能让六入得以生起而能运作。这里六入就是六识的运作,比方说有了眼根、色尘、眼识,根尘识三者和合而运作了,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东西,我们看见了,这个就是眼入;同理,听见了就是耳入;乃至于意根触法尘生意识,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之所以会有因果业报,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众生有第八识如来藏在执持我们所造的一切业种,因此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会被如来藏收存起来,将来因缘成熟时,果报就会实现。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菩萨则是很清楚:包括五蕴十八界以及其他种种万法,都是由根本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所显;七转识起心动念造作身口意行的善恶业种,都是储存在永不生灭的阿赖耶识之中,无论经过多少时劫都不会散失,而当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自受业果。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所造的业不会亡失,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受报,接著就要思惟:有情为什么造了善恶业,而于未来世要受异熟果报?这是因为无明的关系,不知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导致造了种种善恶业,再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带到未来世,再由众生受果报。祝福大家:福慧双增,道业猛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02集真的有天堂与地狱吗?》正光老师 (原标题: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回头来说,在台湾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学者,对《广论》修学次第,涉入还不很深,尚不知其次第之颠倒;且未研习奢摩他及毗钵奢那二章的双身法邪见;又未入金刚乘实地修学双身法,对藏密之邪教、邪法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构成如阿闍世王所犯之重罪;但是邪见恶业种子已经种下,此邪法即使现在不修,若不尽速回头,将来缘熟一定会修!因此,应趁现在即将进入藏密之际,如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共业、别业」主要乃是相应的问题,业果现行的同时,虽同一事件或者事物,然各人因为业种、业缘的同异,当中所领受亦有同有异,因此而说有共业与别业,这当中的差别牵涉到许多深广的层面,主要看各人在造业的同时,身口意行、作无作与根本、方便、成已的轻重差别,而有非常多的差异面貌,更有因为所造善恶业的对象为何,凡愚贤圣等福田的不同亦有共别的差异。这个部分若要详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