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众生无始以来不离自心如来藏,故应返溯本源,亲证因果的主体如来藏,实证如来藏所有一切功德,现观所造一切业种都收存于自心如来藏中,从无旁落;因该果海,摄受一切众生入佛智海。  admin

2025-02-02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蓦然回首,末学今年竟已年过半百了!回首人生路,感慨不可谓不多也!想末学或许是无量世所积道业种子熏发所致吧,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后的十余年,便时常沉湎于对生命和宇宙的无限遐思之中,但由于受世间法上思想文化的深度熏染洗礼,并无可能冲破知见之障而触碰到法界实相之门,仅属想阴炽盛、想入非非而已。虽知各种宗教也是在试图解开宇宙人生之谜,并 admin

2023-11-28

   但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用来劝人家为善,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从佛法真正的究竟道理来讲的话,其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与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还是跟子孙自己的福报有关系;因为祖先所作的善业,如果再加上这个子孙过去也有善业的业种,自然会跟祖先所积的这个善业、这个福业相应,所以就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但是也未必积善之家必 admin

2023-10-11

  这里面也显示了业种显现的道理,因为福报都享尽了,只剩下尚未兑现的恶业种子,因此舍报之后就会因为恶业种子现行而堕落恶趣之中。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中的开示:【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尊位,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谁有智者乐世间乐?】因此,我们都要了解三界人天果报是有享尽的时 admin

2021-05-14

  当他如此造作谤法业时,他的如来藏也同时执藏这恶业种子,成就其不可思议的业报世间—打造十方世界阿鼻地狱—等着他(唯心地狱是缘熟时受报,却不是等他死后方成);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能执藏谤法的业种,待他今生舍报后就会执行业种的功能而实现果报,如是不可思议,这也是琅琊阁所援引的《成唯识论》中以很多文字明白解说的道理。这就像有人生起恶念而阴谋说:&l admin

2021-02-02

  事实上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如来藏中,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如来藏,所以在一切法中成就身口意行之后,所造作的业种必定会收存在如来藏中;而如来藏本来不生,未来永远不灭,所以业种收藏在如来藏中永远不会灭失,未来因缘际会时,果报就一定会现前。佛门有句话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清楚知道,如果造作恶业,业种会自动收存在个人的如来藏中,未来缘熟了,恶业的果报必定会 admin

2020-08-28

  最伶俐的对六尘会作取舍而造恶行善,痴呆的第八识如来藏只是把所有的善恶业种都收藏起来;就好比仓库一样,当人家要来搬东西出去,祂就负责给,当人家要送东西进来,不论好东西或坏东西,祂都不作分别,全部都收藏起来,所以说很痴呆,可是痴呆之中又很厉害,其他人作不到的,祂却能作到,所以当董事长负责收存与支付所有财物。也就是说,真心如来藏有祂独有的自性,不是七识妄 admin

2020-08-28

  由于无明、业种以及对三界的爱染,如来藏便出生了眼等五色根;由此五根与遍计执性的意根末那识,于是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依他起性识阴六识即现行运作不断。一切众生的六根以及自心所显现的五阴世间、器世间等法相,众生不知这些法相都是自心如来所显现,因而产生种种的虚妄执著,犹如河流不断地流动变迁、犹如种子不断地生长变易、犹如风不断地吹动、犹如云不断地飘移变化,一切 admin

2020-07-27

  这七种性自性分别说明如下:所谓集性自性,乃是指真如有积集有情过去、现在、未来生死业种的体性,遇到因缘成熟时,就能成熟异熟果报。在佛法中,这样的真如,亦名苦谛真如、集谛真如。所谓苦谛真如,是指众生无始劫以来,因为七转识虚妄熏习,以及执取六尘境为真实有而造诸业行为因,使得第八识执藏了生死业种,这样的体性也就是第八识本体能执藏过去、现在、未来三界有的苦种 admin

2020-07-27

  所谓圆成实性,是指真心如来藏有圆满成就诸法的真实体性,譬如自心如来能够藉著无明、业种,以及其他种种缘出生众生的五阴身,并藉著所出生的五阴身去缘外五尘,如实变现内六尘,让众生在内六尘境界起种种分别,受用种种苦乐等事。又譬如此世界将毁坏之前,共业有情的如来藏,会共同在虚空中变现出另一个器世间(山河大地),于此世界毁坏以及新的世界可以居住时,有情得以转生 admin

2020-07-27

对于善根深厚以及信位满足的菩萨,则是已经能够完全确定,一切有情都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能够收藏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业种,而在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会由自己未来世的五蕴身来受苦乐等果;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进入初住位修学六波罗蜜,而追求成佛之道的福德以及智慧。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福慧 admin

2020-07-23

  在中国南北朝梁武帝的时候,有一位宝志禅师,他有神通,有一次为有钱人娶媳妇诵经,将当时宴席里亲眼所见的情形全盘说出: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众生来贺喜,我看真是苦!(中国南北朝宝志禅师)宝志禅师说明当时宴会的情形,那就是:孙子娶的女人,是自己祖母死后转生来投胎的;女儿所吃的肉,是自己母亲死后变成旁生 admin

2020-07-06

  所以他如果要灭这些苦的话,必须要往前去探索,为什么这些苦就是因为有此世的身,那此世的身就是因为有过去世让你这个五蕴继续在流转的这个业种;那往前继续探索的话,就必须从十二因缘,从这个生,乃至于有,乃至于取,乃至于爱……往前一直探索,到最后必须要把名色给灭除;那名色灭除最主要的一个关键,其实是在灭六入;所以必须把名色灭除以后,才有办法把五阴 admin

2020-07-06

  各位菩萨!其实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十方世界,都是由共业众生他们各自如来藏中的业种感应所共同成就的。那未来成佛时的佛国净土大小,就看菩萨您的愿力大小,以及愿意跟菩萨您共同成就佛道净业的众生,他们的数量多寡,以及染净程度差别而会有所不同。所以《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就说:【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维摩诘所说经》卷2)普贤菩 admin

2020-07-06

  就像无量劫前净目天子法才跟王子舍利弗,他们那时自己开悟了,可是没有善知识摄受,无法忍于这个无所得法,于是又自行否定;否定以后又找不到万法的根源,就无法信受自己所造的业种都会存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因为他们把如来藏否定而当作是五阴的功德,所以他们心中认为也没有什么因果可说;因此而退转之后,十劫之中无恶不造;直到无量劫后才终于被释迦佛所度,又修学很久以 admin

2020-06-20

  然众生因贪五欲,造作恶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恶业种而堕三涂;若贪后生善妙五欲,造作善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善业种而升六欲天,皆因贪于五尘,故有尘劳流转;若是佛子求名求权,造诸谤佛、谤经、谤弘如实法者;以瞋恼心故,故意断章取义、断句取义、颠倒他人所说法义,诬责于人者,必将以其如来藏中所藏恶业种而入地狱,受长劫之内相分尤重纯苦,呼天抢地,求出无期;岂仅尘劳 admin

2020-06-08

  无情无见闻觉知;无情悉无如来藏心,有如来藏心者,必能藉缘而现七识心之心行故;无情亦是全体共业有情之如来藏业种子依大种性自性而变生之法,故无情不是如来藏。《佛教之危机》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动生芽?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真心中,同有这个种子——功能差别 admin

2020-06-08

  这个一念无明乃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明白五蕴的空幻,所以对四种住地所涵盖的六尘及五蕴贪爱不舍,业相不减,业种滋长。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所以一念无明无始劫以来恒与众生相应,因此《胜鬘经》说︰「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正法眼藏‐护法集》妄念起是一念无明的作用,但是妄念不是一念无明,是烦恼妄想,从四种住地烦恼而生「起烦恼」。妄念不起也不 admin

2020-06-08

  这个一念无明乃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明白五蕴的空幻,所以对四种住地所涵盖的六尘及五蕴贪爱不舍,业相不减,业种滋长。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所以一念无明无始劫以来恒与众生相应,因此《胜鬘经》说︰「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平实导师《正法眼藏‐护法集》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 admin

2020-06-08

  可是,请问:为什么那些坏人造了恶业以后,他知道自己未来世要受恶报,他想要把那些恶业的种子丢掉,可是为什么却又丢不掉?可见种子不是由祂所收藏的,祂不是真心;虽然祂能够处处作主、恒审思量,却不是执持善恶业种子的心。又譬如说:地狱道的有情,他们在地狱里面忍受长劫的尤重纯苦,很想让地狱身赶快死掉,往生到善道去,就不必受苦了;结果却是死不掉欸!当他苦痛到受不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