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卧之中,乃至静闹闲忙之处,都不用分别计较,但要念念相续,心心无间,久久功功夫纯一,自然寂静轻安,便有禅定现前。……豁开顶门正眼,洞彻性空源底,自当点首一笑,始知涅盘生死、秽土净邦,俱为剩语。”又示月庭居士云:“夫格外真机,难容凑泊,初参之士,必假筌蹄。所谓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觉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重关:“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香味触法者色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破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末后关:“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渐渐又会乐于世间的各种法,出离心便渐渐淡薄,乃至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种人却反过来─必须去修各种的福报、福业。有的人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布施、起造佛寺、供养三宝、救济、劝募,做各种的福业,一直都很顺利。当他有一天开始修禅的时候,种种的逆境就出现了,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这就表示这个人修学第一义的福报还不够,必须还要再去修各种福业,然后才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连免费的结缘书籍都读不懂,又何谈局版书呢? 甚深法义,需恭敬以求,愿意恭敬来求的人,才是真正直心学法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护持如来正法 那些认为诸佛菩萨应该来救自己,诸佛菩萨应该来帮助自己,正是无明深重、慢心深重之人,尚且不知自己深处三界火宅,急需救度,却犹自来指责菩萨应该如何如何,云云,乃至狂言曰:呵呵谁让他是菩萨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平实导师著─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言法务,间有外人但阅拙著一书之破邪显正、笔锋犀利,不阅余书而解余意;乃至亦有从来未曾稍阅拙著一页之文,便作谤言:“萧平实是目空一切者。”然余绝非目空一切者;此谓月溪法师及诸密宗古今诸师,每多狂言“一悟即至佛地,悟后不必再修行”者,窥其所证佛地真如,则只是离念灵知之意识心,仍在常见外道境界,皆未见道而狂言成佛等事,如是方为真狂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48~49)平实云:星云法师如此言语,乃是平实十余年来所奉行者;尤其出道早期,完全奉行;乃至有人问及月溪法师之法道,问及星云、圣严、惟觉、自在、元音……等法师居士之法道,平实悉皆赞叹,从来不置否定之语,此即是星云所开示者:“我们闭口藏舌,不说是非闲话,却不是要我们连好话也不说。”然而吾人以诚待人,却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之人,绝非畏因之菩萨也;一切畏因之人,尚且不敢稍起如是邪行之心念,何况身口行之?然星云竟以凡夫身而力行之,无根诽谤证悟之在家菩萨,乃至无根诽谤为邪法;如是之人焉可是畏因之菩萨?如是之人正是自己口中所言畏果之众生也!须待果报现行时方知畏惧之人也!凡我佛门学人万勿愚痴效行之,莫学星云将意识心认作佛心,佛以第八识如来藏为真心故;莫学星云无根诽谤及弘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既如是,乃是转依如来藏者,是故悟后心中烦恼渐减,乃至于不起;烦恼不起者,则无觉知心之妄想语言在心中现行,亦无观想所成之影像在觉知心中现行,则一切神鬼欲觅如是菩萨之心行足迹,绝无可能;是故一切鬼神皆有此语:“无神通菩萨足迹难寻。”有神通之凡夫菩萨,足迹则易寻之,镇日里,令觉知心常在神通境界中示现,一切鬼神欲觅伊者,随时可得。如是凡夫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等法师居士,去道远矣!殊不知佛说二乘菩提时,以诸法缘起性空,教人离却我所之执著;然后复说觉知心缘起性空,乃至明说非想非非想定中之觉知心,亦复缘起性空,非是真实常住法,教人依此观行而断我见,方是已入流之声闻初果人也。然于大乘法中则不如是,皆言意识心虚妄,亦同二乘法中之言意根虚妄;复又进一步而宣说“一切法悉依如来藏而直接及间接出生”,宣说&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天晚上都不知道明日能不能起来,在这样无常的人生岁月里,哪里有时间去论长道短呢?》(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36~37)平实云:既然如是,则星云法师应当专心致志于临济禅之宗门证悟,应当如救头燃,汲汲营营、如丧考妣而参究之,何须以凡夫身分而顾虑一世之名闻利养,见人便说平实之短长?更作无根谤法之愚行?明日起不起得床?自己尚且不知;死亡前后之许多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真如佛性自身之地位以观,从来离见闻觉知、离色声香味触法、亦无眼耳鼻舌身意、亦无四圣谛、八正道、解脱、慈悲、般若等三十七道品,乃至最后总结为“无智亦无得”。如是正理,《心经》诚证分明,云何星云却要将真如佛性扣在慈悲、解脱、般若上?真乃无知愚痴之言也!然而平实却道:“确实可以将觉知心扣在慈悲、解脱、般若上面。”此谓意识觉知心亲证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既然“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尔星云法师何不且再试行前时封山之举,合寺僧众权且静心结禅安居,安心闭关参禅?若不如是,尽作困狮之斗,终究不能于般若实义如实宣说,终究不免平实年年拈提,面子更不好看;如是未悟示悟、不解禅而又好说禅,以凡夫知见而又好乐无根诽谤,于己、于诸,复有何益?然而星云既不肯公开忏悔无根谤法谤人之大恶业,亦不肯封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念不生之境界,从来不离六尘;乃至证四禅八定已,住于非非想定中时,亦复是定境法尘所摄,觉知心依旧住于非非想之定境法尘中,未曾离得定境中之法尘也。凡此皆是六尘所摄境界。若人所悟之心,非是完全离六尘境界者,于六尘境界稍涉毫端者,皆是未曾悟道之人也。何况星云所说者,完全是世间善法,与定境扯不上丝毫关系,更与禅悟完全无关,焉得是悟道之人?与常见外道中不曾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至其中浅如邪见五利使中之身见、我见,乃是见道所断之惑;如是粗浅之见道所断惑,尔星云尚且未知,犹堕于“缘起性空而绝无真实体性之意识心”中,执以为真,未曾断得见道所断惑之“身见、我见”,何况能断“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等见惑?何况能知断除五利使后修道所应断之思惑?星云自不能知,自不能断,竟于书中教示徒众如何断此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云:《…演艺明星中的大牌,也有人说那是名牌;有信用的商家,也成为名牌;学校办得好,成为名牌的学校;一所幼稚园办得成功,也是名牌;乃至名牌的杂志、名牌的茶馆、名牌的饭店、名牌的寺院、名牌的花园、名牌的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世间的人事,是不是名牌,大众很容易评监;但是对于一些消费品,是不是真的名牌,就很难监定了。把物品做成名牌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乃吾人所应赞叹者,对于世人之移风易俗,有其极大之功德;对于初学佛法诸人,亦有极大之功德,能令初机学人之世俗功利贪瞋等心性有所转变,乃至教化世人为人处世之道,增进世间法上之福祉、家庭和乐……等,可谓功莫大焉。然而《迷悟之间》一书,始自第一辑,阅至第四辑,所说者皆是世间法,实与佛法三乘菩提修证之悟无关,是故星云法师于序文中自言:【所谓&ls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者惟觉法师开示广大徒众,皆令认取依他起性之前六识、合处处作主之遍计执性末那识为真如,正堕常见外道邪见中,悖离圆成实性,乖违三乘涅槃,云何广大徒众迷于表相、不信佛语真实?云何共捐数十亿乃至百亿资财,助其弘扬常见外道邪法?如是无智,殊不可解。普劝惟觉法师及其广大徒众:速觅《维摩诘经、楞伽经、如来藏经……》等三转法轮诸经,建立正知正见,速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活在当下者,亦复如是:正当见闻觉知六尘而了了分明时,乃至处于六尘中都不执著六尘、都不执著自己者,若不断除“觉知心常而不坏”之恶见者,依旧不能证得声闻初果,何况能证得声闻阿罗汉所不能证得之大乘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之发起,要因亲证如来藏而现观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得,然后意识觉知心转依如来藏本来所住之中道境界,以之为实相境界,如是而生起般若智慧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大乘佛菩提方是般若,二乘菩提非是般若,唯是解脱道,是故不回心之俱解脱大阿罗汉,亦不能知大乘菩萨所证之般若智慧;乃至第七住贤位菩萨所证之粗浅般若智慧––禅宗之破参明心之根本无分别智––大阿罗汉亦不能知之;是故般若绝非唯是二乘菩提所修证之解脱道,而是函盖解脱道在内之佛菩提道;佛光山之星云法师,实不应以解脱道解释大乘般若,何况彼等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