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除诤胜习诤胜的习气就是说:凡是一切的事情都要站在别人的前面当首领,一切的场合都要出人头地,不肯隐忍吞声;一切的场合都希望每一个人佩服我自己,降服于我,这就是诤胜的习气。我们学禅的人,如今既然已经明心见性。我们也已经知道、已经能够辨别当今在说法教禅的这些人之中,哪些人还没有明心?哪些人还没有眼见佛性?但是我们不去跟他诤胜,我们绝对不公开的指名道姓,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导师上课常说:「这不是人干的,那么是谁干的?是『菩萨』干的!」菩萨的辛苦和可敬,在于「难行能行」、「观机逗教」,而我只会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一位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家!朋友常说我不食人间烟火,看来这「烟火」正是我要学习的部分,也是行菩萨道的善巧方便。一个灯泡在我脑袋里亮起来,好!下次换个方式,转被动为主动!韩剧演出女主角在婚礼时逃婚,男主角则在礼堂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小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现在知道要精进早起,但坚持不久,几天以后又恢复了原状。有没有好的办法呢?答:佛在《楞严经》卷8有提到三种增进修行渐次的方法要领:【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所以您自己先要了解您的问题出在哪里?能够把握「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要领,才会有效,而不是盲修瞎练;因为睡眠盖的消除乃是对治悉檀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上可得知,佛在教导菩萨行布施时,会依众生学习佛法的次第及证量而行布施教导。总合来说,佛教对器官捐赠的善行是肯定的,而且也随喜赞叹的。所以我们既然要学习布施,当然要有智慧处理,也要详加了解不当布施的后果。所以不可以不知道这个布施内涵,和布施次第的道理啊。祝愿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3集一念瞋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有一种,他的慢比较深沉,他的瞋也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因为他悟得真,只是习性还转不过来。因此他就告诉人家说:我们中信佛学社禅法讲座,那是真正的无上,可以帮你开悟,你赶快来学。可是人家说:什么时代了?还在讲开悟?还在讲明心见性?末法时期不可能啦!不要骗我啦!我们听了可别不高兴。因为第一义甚深极甚深,绝大多数的人听了都很难相信的。更何况现在是末法时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让我们熏习十住位的法,让我们熏习大乘法义的种性正式发起,这也是得道正因的一种,这就是六行菩萨里的第二行啦!(编案:六行,是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心行。)乃至志求无上菩提,为佛、法、僧威力所护,业障清净善根不退。不但要在三宝之所、生起爱敬之心而行礼拜、供养……等等,还有许多都应该修行的法门,最后乃至要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我们的习气深重,因此如果觉得拜佛妄念太多,那回向后更要跪求佛菩萨,从内心真诚忏悔。二、在静时:工作中如有闲空,坐下来眼睛找一个定点,话头就停在那里;在家中亦如是长时间的练习(最少持续二、三个钟头以上的作功夫)。因为看佛性得用眼看,因此打坐也不要闭眼;以自己认为轻松的姿势,或躺或坐卧,但不要睡着了。当注视一个定点久了(五分钟十分钟)眼睛会酸或疲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次法的修习:1、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修习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基础。若不信次法修习所得的因果,即是心地不净者,所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都将不能成功。2、次法的修习,可以修除性障、成就福德,是佛菩提实证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规定这么严呢!那是说:要我们把窃盗的心和习惯从根本上拔除掉。第三:不可以有淫行。这是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不可以邪淫。所谓邪淫——是非时行淫、不应当行淫的处所行淫是非处、于身体上不应当行淫的地方行淫是非道。此外于配偶之外的人、非人乃至畜生男、畜生女行淫也是邪淫。换句话说:非份之想不应当有,起心动念就是犯戒。第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一般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惭愧佛XXX忏悔:自无始劫来,贪(五欲之中以色、名更甚)嗔痴习气深重,烦恼连连,苦痛重重,障碍修行,障碍解脱,故于今日,汇集导师和亲教师法宝中关于习气知见之开示,以反复熏习,心得决定,愿早除性障】【惭愧佛XXX发愿:无论娑婆世间多么险恶,对三宝信心永不减退,愿生生世世在此娑婆,皈依三宝,修习正法,护持正法,修除性障,道业猛进,自度度他!】【惭愧佛XXX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依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的说法:不信根本心如来藏、不乐念真如法的话,那么就连对三宝的真实信心都是无法发起的,更别说是要依教奉行或者修持了;所以就会自以为是地错乱修习,这样自然也就难以在佛法的修学上有进展以及突破了。再回过头来说,刚开始进入佛法中修行的时候,因为烦恼粗重,妄心攀缘不断,所以无法克制去造作恶业的冲动,而难以止息烦恼。因此,佛陀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地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对于已经开悟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已经开悟,还会这样?这样意识心无法安住,这都是称之为无法忍,即使其中没有「辱」,这也都是自生烦恼,可是这烦恼很容易生起,而且这样的烦恼有时候是证悟更高境地的踏脚石,所以要从忍受开始,慢慢地走向烦恼降伏,或是要去寻找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瞋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心放在佛法上,小处不要随便,把心安住于佛法上,随缘努力修习六度,修行一切善法,实践一切善法。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实行善法,不断地熏习实践,成就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形成菩萨之世世可爱之异熟果。在成佛之道上不断前进,永不休息。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与人同事、利行,在与人同事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净已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业?以往世来讲,譬如往世不断熏习种种无记法(非干善恶的法),譬如文学、艺术、乃至最会烧菜的天廚等技巧,都是属于非干善恶的无记法;他熏习久了以后,未来世只要遇到往世熏习的这此无记法,他一学就会了!别人老是不会,他只要学一种就可以通三种法;这表示他过去世在这一类无记法的业行上,已经用心很久了!但是这些无记法并不障碍他在此世的佛道修行,所以不会对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者是善知识所?谓佛及菩萨,而能增长宿世善根,由惯习力故;作是思惟:世间大苦世间灾患,世无暂停久受萦缠痴暗所覆,彼等皆由贪欲为因,贪欲为缘,了此因缘是为菩萨广集福德。」《大般涅槃经》:凡夫亦尔。虽有善法。皆是如来之余。何以故。如来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余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群牛。诸凡夫人虽复得是戒定智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说。以是义故。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满三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在拜佛之中突然间得蒙佛菩萨加持,忆佛一念相续,自此不论是行、住、坐、卧,忆佛之念都不断,且明显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念头并行,欢喜之余马上打电话向恩师报告,经恩师确认这是双运的具体表现;恩师同时又说:以后中部要等你了!当时因贪恋世俗,诸般习性、性障都还很重,所以一听之下马上向恩师表示自己能力差、不可能等等。恩师却说:没有别人,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至于如何对治瞋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瞋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了争取每天有一两块充裕而又宁静的时间用来专修﹐我一改从前白天打坐的习惯﹐决定每天早晨三点五十分起床﹐洗漱完毕﹐从四点开始﹐一直坐到六点半﹐然后再做饭﹐吃了上班﹔晚上从八点开始﹐一直坐到十点半﹐然后熄灯休息﹔中午小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晚饭少吃或不吃。按这个计划﹐只要每天坚持早晚两座﹐就可保证五个小时﹐而且这五个小时很可靠﹐一般不会有人来干扰的。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