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什么叫作漏尽呢?漏就是三界烦恼,如果能够把三界烦恼完全灭除掉,他就具有漏尽通。三明、六通是有差别的。天眼通,外道也可以修证;外道的沙门、婆罗门,他们修证得神通之后,可以用天眼,观察法界里的现象,可是他不能知道因果!如果能够知道其中的因果,他就是有明,如果没有能力了解其中的因果,只能叫作通。譬如:有天眼的外道,看到一条鱼在河里死了后,竟然生天。这个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人会问:我们不是被造物主创造的吗?但信奉造物主的宗教,其教典并没有阐明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创造生命,所以智者很难相信这个说法。也有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部分,也都没有办法来实证这个造物主。佛教所说的八个识,通通都可以实证。而且所说的三乘菩提,均符合世间及出世间的因果。譬如:我们吃饭一定是自己饱,不会因为我们吃饭,结果别人饱了,也不会因为别人喝水我们解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能有人也会问,我们不是被这个造物主所创造吗?事实上,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造物主有创造人的话,那很多人有相信其他的宗教,他的造物主应该可以把如何创造有情的这个过程讲出来,这样才是符合道理啊!可是我们通通没有看到,造物主如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生命,所以我们很难相信这个部分,而且也有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部分,也都没有办法来验证说确实有人,可以来实证这个造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三法印要称为三三昧?事实上这跟实证有关!也就是说,我们在了解的时候,可以说是三法印。可是从实证的眼光来说,当一个人实证三法印之后,就会引申出他的智慧来,这时就称为三三昧。例如:声闻人实证三法印,表示他证得声闻初果须陀洹,这个时候,他已经实证三法印的一部分,对于三三昧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三三昧也称为三解脱门。因为实证的声闻人发现,原来解脱要从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知道了真如是什么、以及它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称之为大乘真见道。b、别相智,就是在证得真如,有了总相智以后,再从真如的各种法相上面去加以观察、现观,从自己、别人、天主、蚂蚁蟑螂乃至地狱众生来看这个真如,这就是别相智,称之为相见道。这个别相智是相见道位的菩萨所作的悟后思维修。真如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就是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智慧。c、种智,也就是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成就佛菩提道是什么状况呢?那就是成佛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判断佛菩提道呢?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准则。第一个准则就是,佛菩提道必须要亲证每一个人自己本身的真如佛性。也就是说,佛菩提道判断的准则,必须要从亲证真如佛性开始;那如果还不能够亲证真如佛性的话,至少您所学到的道理,必须要让您能够有机会朝向亲证真如佛性的方向前进,这个才是叫作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前面还要特别强调断我见、我执呢?那是因为,四圣谛的内涵是苦、集、灭、道四个大的项目,但是这四个大的项目,由于它的言词非常的简单——苦、集、灭、道,关于这个苦集灭道的实质的内涵的阐述,可以有不同的阐述的方式;可是,不管是怎么不同的阐述的方式,如果里面没有牵涉到我见跟我执的这些真正的道理,没有谈到如何断我见跟断我执的话,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什么心呢?明常住心、明万法根源心,不可能是明意识心,也不可能是明意识的离念境界。因为意识心是生灭法,祂不具足三德,连一德也无,所以三德依如来藏而有。假使能够证得缘起性空法,成就四果解脱,也只是证得解脱德的少分,并不具足解脱德。如同刚刚我们所说的阿罗汉能入无余涅槃,但是不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是如何?可是,菩萨明心了就可以如此现观:当五阴十八界不在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十八种差别。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本际是什么呢?就是大乘法所要修证的标的,本际就是诸法本母。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就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来藏,《般若经》里面也常常说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而在唯识诸经中也常常提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异熟识、真如、无垢识等等。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847,c3-4)是以虽非第一义谛,亦非非第一义谛,以此方便而接引成道故!是以当中阴身现起之时,不必更作他想,当知阿弥陀佛殊胜大愿,自知已死,不必更求此世之后有,当作诸多方便,信靠弥陀世尊,称念回忆此生所念佛之心,如是忆佛,求佛接引,虽有亲缘之男女相出现,不当接近,知道五欲乃是轮回生死根本,如今已死,当可喘息休歇,即当摄心正念,惟生极乐,纵有他般因缘,从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非恶不善道。什么叫作非恶不善道呢?它基本上就是把一些无记法来修行,当作是修学佛法,当作是参禅,或者当作是成佛之道。举例来讲,譬如来讲有的人说:以插花这个花道就代表说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成佛之道。其实他错了!它不是恶法所以说非恶,可是对于成佛的这过程来讲,它并不是所要修所要证的,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它顶多是世间法而已,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谛,它是法界里的谛实之理。谛实之理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它的确是法界里面真实的道理,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这个道理都完全成立;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圣谛,指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个众生,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之后,成为解脱的贤圣而超凡脱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语译如下:【什么是九证法呢?是说九法灭尽。若能进入初禅等至位中,则声刺的恶觉受就灭除了。进入第二禅等至位中,觉观刺就灭除了。进入第三禅等至位中,喜刺就灭除了。进入第四禅等至位中,则出入息刺就灭除了。进入空无边处等至位中,则色想刺就灭除了。进入识无边处等至位中,则空想刺就灭除了。进入无所有处等至位中,识想刺就灭除了。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优婆塞戒经<业品>》讲记佛接着说明:戒的道理及戒的精神所在,也说明是以什么因缘而说为戒?戒有几个原理:第一、戒就是制。民俗中,若有人遇到某些事情不如意,就去道教的宫庙制一制,话叫作制,不是祭祀的祭(编案:台语的祭与制同音),制什么呢?要制鬼神,不再让鬼神来骚扰他,所以说要去制一制。同理,制就是制止别的恶法继续作用,所以才叫作制。戒为什么叫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大乘法当中不以苦为圣谛,这是为什么呢?譬如说,牛啊、羊啊、人类乃至于地狱的有情,都在受种种的苦,他们也都知道无常、苦、空的道理,照道理说他们也都应该有苦圣谛才对啊?然而事实不然。这些各类有情虽然都在受苦,也都知道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离苦,如何才能断苦,所以说他们都没有苦圣谛。甚至于二乘的有学无学,也没有苦圣谛。说到这里您可能心中早已打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因为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个部分是解脱道,另外一个部分就是佛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那什么叫做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即法界根源)的证知;生命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有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讲解如何断三缚结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断三缚结?断三缚结的意义在哪里?那么断三缚结有什么样的好处?如果不断三缚结,又有什么样坏处?我们先来看,断三缚结的意义在哪里?声闻菩提当中有四种果可以证得,就是初果到四果。初果就是须陀洹;二果就是斯陀含果,也就是一来果,一来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只要证得二果,他往生天界以后,会回到人间再来受生一次,然后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我对声闻人没什么兴趣。可是他们那些自称证果的圣人都落在哪里呢?都是落在意识上头,所以我见根本就没断,全都只是凡夫啊!却都敢僭称是阿罗汉。诸位学佛以后,绝对不会再错认你的色身是常住法;大家都知道色身是变异无常的,终究会死啊!所以色身不是真实法。色身的我是虚妄、假合的,大家也都知道受、想、行、识是假合而有的,却往往只在文字上知道,仍然和以前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