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的欢喜意乐而发愿。基本上,只要是持一尊佛号的行者,书上说,这样的人不用等到往生以后,现世就已经有十种的利益。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看一下,刘灿梁在前面说:能证如来藏开悟更好啊!如果不能开悟,怎么办?要随顺第一义的如来藏修行,才可以去弥勒净土。可是我们从这段经典,可以看到,这里说,想要往生兜率内院的人,是要怎么样去?是要净诸业,行六事法,是这个条件就可以往生喔!可是我们要看看什么叫作行六事法呢?他就可以能够往生兜率陀天值遇弥勒,而是怎样?将来随着弥勒下阎浮提的时候,第一闻法 三摩地

2018-07-20

他们很自傲地说这是果地的修行,说这是远远高过佛教显教的修行。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就可以成佛的说法,根本没有修清净因,却可以得到清净果,这是完全违背法界因果正理的邪说。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 三摩地

2018-07-20

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迥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见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 三摩地

2018-07-20

修行菩提道。而生疲倦心。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瞋恚愚痴垢。悭嫉亦复然。今我说实语。远离于虚妄。我若于今始。起于声闻心。不乐修菩提。是则欺世尊。亦不求缘觉。自济利己身。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如今日佛土。清净妙庄严。令我得道时。超逾亿百千。国无声闻众。亦无缘觉乘。纯有诸菩萨。其数无限量。众生净无垢。悉具上妙乐。出生于正觉。总 三摩地

2018-07-20

修行方便论等。凡十五部。元嘉六年。念佛而化(东林传)。道昞。姓陈。颍川人。幼出家。为远公。该通经律。言与行合。究心念佛三昧。日夜无间。晋义熙十四年。豫章太守王虔入山致谒。请绍远师之席。众咸宗仰。宋元嘉二十二年。集众念佛。就座而化。年七十一(东林传)。僧睿。魏郡长乐人。少乐出家。年十八。始获从志。投僧贤法师为。至二十外。博通经论。游历名邦。随处讲说。后罗 三摩地

2018-07-20

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起。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照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语已。二大圣同舒金臂摩照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 三摩地

2018-07-20

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作诸不善。其罪无量。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唯有一心念佛。则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庶得出离地狱。成就庄严。况父母生我。令我出家。唯望度脱。以报重恩。若破戒堕陷。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大众闻者。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或损额失声。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尝中夜顶像行道。有僧失规。责之曰。汝 三摩地

2018-07-20

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又尝起精进七期。作文以示众曰。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句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能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 三摩地

2018-07-20

以为修行正轨云。(原标题:净土圣贤录往生比丘尼第四) 三摩地

2018-07-20

行住坐卧修行净观无有间歇。又尝着净土宝珠集序云。众生心净则佛土净。法性无生而无不生。有佛世尊。今现说法。在极乐国。号阿弥陀。缘胜劫长。悲深愿大。无边际光明摄受。不思议净妙庄严。珠网丽空。瑶林矗地。净含八德。华发四光。韵天乐于六时。散裓华于亿刹。诸佛共赞。十方来归。弥陀心内众生。新新摄化。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往生。质托宝莲。不离当处。神游多刹。岂出自心 三摩地

2018-07-20

示以修行捷径。令日向西方。作礼阿弥陀佛。因授以偈曰。净土周沙界。云何独礼西。但能回一念。触处是菩提。又云。可普劝人持诵。未逾月。二病顿愈。安行谓其念力纯至。应答如响。为镌其事以广其传(夷坚志)。朱氏。名如一。明州薛生妻也。年二十余。即素服斋居。虔修净业。尝以黄绢请善书者写法华经。绣以碧绒。针锋绵密。点画较然。阅十年而成。中间唱礼佛名。至八万四千。复绣 三摩地

2018-07-20

”末学自七十一年十二月廿日--儿子的生日,决心开始学佛;原因是感于平素造业大多,宜多修行,以作为儿子之表率。此后,参加寺院及共修会之念佛共修,每周三、四次。平常亦尽量利用空档念佛,如骑车、走路、搭车或上班之空闲,或出声念或默念,另听闻净土五经有关之录音带及研读净土五经之批注,并学法器、打地钟等,如此过了七、八年,但对如何是“一心不乱” 三摩地

2018-07-20

25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韦陀菩萨一心顶礼恩师平实、亲教师罗玫玲菩萨回忆自己学佛以来,由于不知亲近善知识,只依经典书籍,私心揣测、暗中摸索、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此修行时进时退,改易法门,备尝酸辛苦辣………最初在某杂志看到地藏经赠阅,因索取读后方知佛教;因乐所说读诵利益,便在工作 三摩地

2018-07-20

若要修行自度度他,必要研习经典,建立知见,启发智慧。总觉得学历有限,读经典很吃力,不会经义。廿三岁再入初中夜补校,毕业后即结婚。夫家是个大家庭,二、三十人同住;还好佛菩萨保佑,婆婆下令:“荤菜另外煮,炒青菜不可加荤的。”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分家后感恩佛菩萨慈悲,家里设立了一间小佛堂,以便研习经典自度度他。二年半以前,同修告诉我:修学佛法,不 三摩地

2018-07-20

”隔日一觉醒来,马上明白:大、小乘的修行,均建立在真心的基础上:破参后,要修小乘解脱道也可以,要修大乘佛菩提道也清楚,各个次第分明,直道“禅宗这一法实在厉害。”在萧老师这里学佛,熏习二年半的正知见,这时才体会到用处:见道后才会修道,明心只是七住,往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老师都已为我们开敷出来;这么漫长的修行道路,没有善知识依止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调到南门国中,有同事告知:中台禅寺师父很有修行。于是跟著到中台山的精舍学禅坐、听开示。住持法师鼓励打禅七,初打时腿酸痛,但心宁静。渐渐有了想明心见性的念头,所以特别注意听开示,师父说:“坐到身体都不见,就解脱了。”可是当时不会去想:解脱跟明心见性、有何不同?解脱就代表著明心见性吗?此知见后来在正觉讲堂明白了,佛法函盖解脱道和菩提道,也 三摩地

2018-07-20

常怀疑自己脑袋瓜儿里住著外层空间来的小精灵,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像姊姊般的乖巧、文静、听话呢?直到高中时上了佛光山,都还是向往著修行的生活;但是、什么才是佛法?仍旧是不晓得。就在颠倒梦想的日子里,结束了青少年的生活。马齿徒长,历经了现实社会的不如意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让我警觉到人生的无常,惊慌之余,算命之论便占据了大半个 三摩地

2018-07-20

直到一九九七年某日,清理书架时,随兴拿起《禅│悟前与悟后》翻阅,读到说明定境与定力之差别时,突然警觉:这位萧平实老师是真的修行者,否则一定无法说出如此的法,他就是我要找的老师。隔日,迫不及待的找孙师姊相询,她说:“你终于看了我送给你的书。”便说这两年来她的学习经历。这一说,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两年前的佛法门外汉,如今滔滔不绝,且见识不凡。 三摩地

2018-07-20

虽然祂是这么简单、现成,但是,如果不是经过一番修行参究始得,焉得真功德受用?现在我终于明白不能明说的道理了。因为即使明白地告诉了答案,没有功德受用现前,一定不能信受,反过来会诽谤而造了一阐提的大罪业。所以诸佛菩萨告诫:善护此密意。实在是慈悲,意义深重。二、体验真心的不入六尘(无住心):到市场买花、水果,直接走到目的地,……(此段省略不载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