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以下就现法受报的八种情况列举公案为证:隋朝终南山释普安,乃一圣僧。凡他所到之处,信众云集,人们竞相设斋供养。一日至大万村,村人田遗生,家徒四壁,十分贫寒,家中四女均衣不蔽体。长女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只有粗布两尺,欲供之财。痛念此生赤贫不能作福,华严仰屋悲叹,这时忽见梁上孔隙之中有乱禾一团,于是取下观察,得黄粟十粒。华严将谷磨去秕糠,想以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优婆塞戒经》卷7)首先,父母养育子女恩同天地,身为子女本来就应当竭尽所能孝养奉侍,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反过来如果杀害父母,当然就成就逆罪,是违逆人伦的极重罪。但是以杀父和杀母两罪来比较,那么杀母重于杀父,因为通常母亲是与子女最为亲近的人,从辛苦怀胎十月,子女出生后还要早晚哺乳,推干就湿细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所以业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专修善法是业障、退修二乘解脱道是业障(对于想要修学成佛之道却被人以解脱道取代而说为成佛之道者来说),还有更多乃是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受三归依的人,他心目中知道说法界的究竟理是佛法僧三宝,这样的法界究竟理,实际上就是以佛所说的理为真正理。佛陀因为证得这个理,所以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三宝都是归于这个理。这个理是哪一个理呢?这个理就是如来藏法,就是大乘法,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衪不是第二,而且这个法是没有一个法可以跟衪来相比的;而且除了这个法可以究竟觉悟以外,没有其他的法。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纯情而无正知见者,一心系情于错说、误导众生的师父身上,极力维护师父而诽谤大乘法,诬谤真实义菩萨是邪魔外道,以及毁坏诸佛所设禁戒、说法诳妄欺骗众生、贪着信众布施的钱财、滥受信众恭敬礼拜、造作谤法、谤贤圣僧等五逆十重业,则下堕无间地狱受苦;将来到此界地狱毁坏时,仍将辗转生到十方世界的阿鼻地狱继续受苦,直至恶业报尽。因此《楞严经》卷8最后作结论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五、有大威势的原因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唐代三藏法师玄奘的皈依师父、印度高僧戒贤法师,是那烂陀寺住持,戒行精严,德望很高。他一次患很痛苦的病,甚至无法忍受,准备绝食而死。这时得到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开示说: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多次做国王,作过不少危害人民的罪恶,本来应该长期堕地狱受恶报。由于你今生努力弘法度生,所以才受这点世间的小苦,来抵消长劫堕落地狱的大苦。你应当忍受,并恳切忏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54.盗用僧水,来生作水中鱼鳖。55.污染众僧地,来生作屏中虫。56.盗僧果子,来生作食泥土虫。57.前生偷僧物,今世作牛驴。58.向僧人强借贷,来生作白鸽。59.辱骂众僧,来生作牛身上虫。60.吃众僧菜,来生作野菜虫。61.拿用僧杂物,来生作飞蛾。62.浓妆艳抹抽菸入寺,来生作丑嘴鸟。63.夫妇在寺中共宿,来生作青头台虫。64.坐佛塔,来生为骆驼。65.穿鞋入寺,来生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三、过去世常赞叹三宝,等视出家在家菩萨僧,于彼所说而不扰乱,有犹豫者悉开导之,亦不混淆他人习学为因,得今生超出横难、值遇真善知识之果。十四、过去世于善知识无谄无慢、奉侍恭敬、言语柔顺、常受言教为因,得今生值遇真善知识,因而见道之果。十五、过去世常求正义经典、读诵不倦,求真善知识,闻说能解,能佐贤圣正见之行为因,得今生具足无碍辩心要总持之果。十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有大恶业,就是「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无记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比如走路,扒痒,这其中无善亦无恶,那只是你身体痒,就很自然,很习惯的扒了一下,这就是无记业。三、因缘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而来。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欢喜精进修行,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会常常遇到。如果某个人常常遇到,每天遇到,那就是有问题,那就是著魔了。因为诸佛菩萨功德殊胜,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起信的目的,那何必常常示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知玄年少时,有一次在长安京都挂单,遇到一位僧人名叫迦诺迦,当时这位僧人长疮,全身发出恶臭的味道,很多人一闻到这样的味道,非常厌恶,所以远离他,也不请医生为他治疗;只有知玄怜愍他的病苦,主动去照顾他,为他去除疮病,直到他的病好为止。后来,迦诺迦尊者感激知玄的恩德,对他说:“未来如果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山上有两棵大松树并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忏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印了很多的经典来弘扬佛法,也度了很多的僧人——那个时候呢很多人受到鼓励都出家,他就觉得自己的功德很大,非常的自傲。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梁武帝的典故乃是两个部分,皇后造作了恶业得下堕三涂,然而却因为少有善缘福德之帮助,其丈夫梁武帝因恭请真正的僧宝法师主持法会回向给她,并向其开示因果正理,梁皇后自己也因为信受法师的开示而忏悔所造罪业,并蒙诸佛菩萨加持摄受,与冤亲债主解冤释结。因为供养三宝、劝请佛事、忏悔业障…等诸多功德,远远大于梁皇后所造小恶业,因此使大善业的重业先报故。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来黄庭坚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明朝的进士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此评价竟然也暗合道妙,切中佛法轮回之理: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技艺、才能、才华、个性、人格特质、观念思想或信仰,培养到某一种强烈或优越的程度,在来生若再度转世为人,常常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出佛身血),第五就是破和合僧。如果造作了这样的恶业,他就沦落到地狱里面。因为父母、阿罗汉、佛、僧团是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如果有人违犯、触犯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沦落一地狱里面。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违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三归五戒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贪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