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诸佛因地,确实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在能力还没有成就之前,他就不会到这个世界来;而菩萨能够继续在这个贤来护持正法,那当然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佛说,等到月光菩萨再来,会再显示佛法的威德;就像是烛火,等到快要烧完的时候,烛芯会出现猛烈的大火,光焰会特别明亮;随后佛法就灭亡了。这时候,菩萨们因为世间没有可以度的因缘,就应该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觐见弥勒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否则只想用布施、持戒来救护众生,虽然是好的,但因为不了解这个真实法,就会百千万、无量没有办法向佛道中更迈进一步。因为佛是大觉者,真正的大觉者祂不会只有救济穷人而已,祂救济的是真实心。所以真实心在哪里?真实心也不用救济。然而,众生因为认假为真,把这个假的心当作是自己,所以产生了我见;这我的见解就会将不自在的、没有真正主宰性的当作是自己,然后胡乱去 三摩地

2018-07-22

一乘法认为轮回本身并不究竟,所以是可以解脱的;然而这个解脱,并不是只有对真如法的信受而已,你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的修持,在这个行门之中确实履践。也就是说:解、行合一,对于一切法的知解,包括对于佛教所说的真正的法,以及一切世间诸法的虚假,都能够认识;而且你还要有行门,才可以产生如实的观照,知道轮回都是来自真如心的变化。真如心能够出生种种万法,而真如心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断除我见之前,他必须要具备长远的修行,在一万、十万、百万当中,去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因缘,使自己的福德累积到一个程度,才有可能证得初果。否则,即使亲自值遇了诸佛,也会见面不相识;或者内心对于佛有所怀疑,最后这个三缚结就是断不了,无法进入初果。大家想想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些人遇到了佛,直接成就了大菩萨,乃至于证得了二三四果;但是,有更多的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行,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当中所修学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成就的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 三摩地

2018-07-22

只不过这样的方式,他不容易让往昔所造的恶业这些种子广泛地现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极乐世界要成佛,必须要耗时长久远的原因。虽然说到了西方果位只进不退,可是时就要非常非常的久远。相对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在这个地方,在我们人间,由于逆增上缘特别的多,所以我们恶业种子现行,然后能够把它转化、转易的机会也特别的多;所以懂得修行的人,留在娑婆世界就能够超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佛法本来没有分为三乘道,只是因为成佛之道十分的广大,又要经过无量长久远的修学才能够究竟;所以佛陀为了心量不够广大的众生,才方便施设二乘菩提解脱道,让众生能够很快地契入、证果,因此而能对甚深微妙的佛法产生初步的信心,愿意继续安住在佛道上勤苦修学。所以说,佛法的三乘道都是从唯一佛乘里面方便施设而来的,好让众生对佛法、对自己生起信心,因此,唯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二乘的修行人,他最高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而大乘则是要以三大阿僧祇的时间,来证得清净的佛菩提果。所以,佛教里面的各个宗派,可以说以二乘与大乘把它们这样子作二类的分别;在这二类之下呢,各自依着自己的所修所证,然后就创立了许许多多的宗派。其实做为佛的,所以只要是佛陀所传授的法门,就是我们现在与未来必须修习的内容。在两千多年来,佛法曾经分出了无数的宗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二乘的修行人,他最高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而大乘则是要以三大阿僧祇的时间,来证得清净的佛菩提果。所以,佛教里面的各个宗派,可以说以二乘与大乘把它们这样子作二类的分别;在这二类之下呢,各自依着自己的所修所证,然后就创立了许许多多的宗派。其实做为佛的,所以只要是佛陀所传授的法门,就是我们现在与未来必须修习的内容。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 三摩地

2018-07-22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难遇。(《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四,难得值遇,如同世间吉祥的宝物,是很难得到的,三宝也是一样,业重深厚的人,在百千万亿年当中,都难以值遇三宝。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五,是说三宝能够破除苦难,如同世间的珍宝,可以解除贫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六)真正的善知识出兴于世有利有弊啊!有利是说,能够让福德具足的有缘众生在佛法上真正得到广大的利益,而迅速的超精进。有弊是说,一定会有一些福薄乃至知见偏邪的众生,因为失掉了广大的名闻利养,所以就大兴毁谤,死后当堕恶道。因为有真的善知识出兴于世,常常会有一些现象使得一般众生无法理解、接受。因为看到或听见,善知识常常在说诸方大 三摩地

2018-07-22

他也会跟你说:其实我不是在说客套话,因为佛早就开示说,从初住位开始,乃至于到七住明心,进一步还要到十住位,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才能够究竟通达此经的深妙义理;然而,从初住位开始,这样一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才能够究竟通达百经的。所以,他才会说:我是不敢讲一经通就百经通这一种大话的!因为,我即使真正亲证了此经,可以随分为人解说《心 三摩地

2018-07-22

乃往过去,于无量,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然此树。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譬喻经》)我们常在五欲之家的状况,就好像《譬喻经》所说的游于无明长夜旷野 三摩地

2018-07-22

回过头来说,前面六项的三项里面,比较有可能是修学佛法以来时比较短的学人,基本上还不能称为学佛。那我们就来从第四项开始,来简单地说明一下。第四类的学人,其中求神通的,我们暂时在这边不讨论。因为对菩萨来讲,神通是要在三地满心的时候才去求证的,也才不会因为这样而受到鬼神的干扰。这里面的第二类,是念诵、课诵《阿弥陀经》,或是课诵的时候,再加上念阿弥陀佛这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我再进一步问你说:修学佛法的过程是这么辛苦,乃至于还要再舍弃五欲,你能够安住得下来吗?再者,你刚才讲说为了要求智慧,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求智慧?是为了要利乐有情呢,还是为了要藉这个来博取名闻利养?而实际上这个三大阿僧祇的过程久远,你又有什么把握可以成办呢?你可能拍胸脯这么讲说:我现在已经心得决定了,我得这个智慧不是要为了我自己的名闻利养;虽然成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禅宗也不可以三关自限,因为知道说,从大乘见道以后,之后还有差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要经历将近三大阿僧祇才能够修学。可是话又说回来,要能够真正地大乘见道,禅宗还是最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个重任。可是这个前提是说,是要有真正证悟乃至于说是悟得深的善知识,来住持的前提在。第八说华严宗。华严宗是宗奉《华严经》,以经为名,所以叫作华严宗;而古来多有善知识因 三摩地

2018-07-22

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的这么说,说菩萨从初发意,也就是说从第一次亲证法界实相开始,经过多的六度万行,最后终于可以坐道场成就佛道,这个过程中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为什么菩萨可以这样作呢?因为菩萨从亲证法界实相以后,常常发受生愿,即使有能力亲证解脱果,也发愿生生世世再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也来看看,说:【我当普为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一切恶趣中,尽未来受一切苦,然常为众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三)这一分的阎罗王就偏向说,因为发心的缘故而往生到那个地方。这就好像说,众生因为善业所感,得生天上,受用 三摩地

2018-07-22

】(《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妙法莲华经》卷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中间将近要花三大阿僧祇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的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1集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正钧老师(原标题: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差别?)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