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一切修学佛法的人,想要明心乃至见性,都必须要很多,精勤努力去求才能得到,这不是一生、两生、十生、百生、千生的事情。就像我们一般人买奖券中奖一样,对中奖的人来讲非常容易,一点都不困难;但是对其余的人来说,要得到大奖真的是难如登天。短期中就能明心见性的人,那就好象中奖一样。我们要想一想,还有许多学佛的人,连明心见性四个字都听不到,也有许多的人修 三摩地

2018-07-23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难遭遇,既然俱足福德因缘参加禅三,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该如何努力使看话头的功夫成片,而能眼见佛性,找到本来的面目﹖谨呈上后学参加禅三的心得经验,提供诸位莲友参考,祈望能有所助益,稍许尽到后学丝微心力,以报答无尽之师恩。一、早晚的拜佛要确实、要诚心:时间为半小时或一小时,每一拜十分钟为适当。有妄想生起时,不要理它,重要的是看紧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无量来的天下并没有这样的佛啊!这表示,当您的徒弟没有努力修学次法时,您仍将不能成佛。所以,您不但自己要努力修学次法,同样也要教导徒弟们努力修学次法。第三节总结【讲义文稿】1、法:如上所说,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概念;若能常常思惟整理,即能使以往所修的玄学转变成义学,亦能了知哲学思想的侷限性,并能证实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超越人类文化 三摩地

2018-07-23

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诉我们,有十个不能忏悔的戒应受、应持。我们一般人受了戒,如果犯戒了还可以忏悔,忏悔以后戒罪就消失了。但是这十个戒是不能够忏悔的,忏悔了这个戒罪照样在。 三摩地

2018-07-23

【惭愧佛XXX忏悔:自无始来,贪(五欲之中以色、名更甚)嗔痴习气深重,烦恼连连,苦痛重重,障碍修行,障碍解脱,故于今日,汇集导师和亲教师法宝中关于习气知见之开示,以反复熏习,心得决定,愿早除性障】【惭愧佛XXX发愿:无论娑婆世间多么险恶,对三宝信心永不减退,愿生生世世在此娑婆,皈依三宝,修习正法,护持正法,修除性障,道业猛进,自度度他!】【惭愧佛XXX祈 三摩地

2018-07-23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地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对于已经开悟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已经开悟,还会这样?这样意识心无法安住,这都是称之为无法忍,即使其中没有「辱」,这也都是自生烦恼,可是这烦恼很容易生起,而且这样的烦恼有时候是证悟更高境地的踏脚石,所以要从忍受开始,慢慢地走向烦恼降伏,或是要去寻找法 三摩地

2018-07-23

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功德贼,无过瞋恚。(《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因为常生瞋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当然,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因为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瞋恚的当时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真的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自己,也焚烧与众生的善缘。又因为瞋恼众生的缘故,不但难以被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如彼诸贼掠群牛。诸凡夫人虽复得是戒定智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说。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脱。《妙法莲华经》卷3:「诸佛世尊,为佛智慧,净修梵行;供养最上,二足尊已,修习一切;无上之慧,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原标题:福慧双修原典) 三摩地

2018-07-23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三摩地

2018-07-23

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功德贼,无过瞋恚。(《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因为常生瞋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因为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而之前所造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瞋恚现行的当下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了自己的善业功德,也焚烧了自己与众生的善缘。又因为瞋恼众生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弥陀有四十人愿,观音十二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累以来发大誓愿,度尽一切苦恼众生,然后方成佛道,就是上报四重恩的意思。菩萨既然如此,吾人学菩萨道,亦应如此,这些都是别愿各有不同。总顾,即是蒙山施食当中所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广观众生生死轮迥的苦厄,发第一大愿。又知苦报不能解脱,皆由贪瞋 三摩地

2018-07-23

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这意思是说,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只要以前曾受过而有戒体存在,并且懂得为人解说菩萨戒的人,不论身为出家或在家,都可以当菩萨戒法师而为人传戒。佛还特别说明:夫妇之间、六亲之间都可以互传。若是师徒之间&mdash 三摩地

2018-07-23

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这意思是说,尽未来际受的梵网……等菩萨戒,只要以前曾受过而有戒体存在,并且懂得为人解说菩萨戒的人,不论身为出家或在家,都可以当菩萨戒法师而为人传戒。佛还特别说明:夫妇之间、六亲之间都可以互传。若是师徒之间&mdash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戒法遮止当时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假使妄作了,死后就得下地狱,然后再回到饿鬼道,再回到畜生道,最后才能再回来当人,那就不晓得是几后的事了,可真是苦痛难当呢!所以千万要小心:虽为身命,都不允许邪淫。如果破了这个不邪淫戒,就会失掉优婆塞戒,更不要说证果了,连四加行的暖法都无法获得。〖“‘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admin

2018-07-23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动物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 三摩地

2018-07-22

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着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第二种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看,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受无量苦,要为此感到 三摩地

2018-07-22

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尘前证大雄。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群蒙。为说机理双契法,震发九界瞆聋。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赞叹诸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世尊赞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过程当中,证悟菩萨靠这些因缘来摄受众生。因此说,实相忏悔灭罪的要领,自己能够转依无罪性的如来藏才是重点。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