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要直到第三天清晨四点,佛前忏悔发愿,再拜佛时终于真如排山倒海涌现,全身上下眼耳鼻都是,我心里直呐喊:“通身都是,全体都是”,涌现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句,深切感知其真实义理,泪如泉涌,好像找到旷以来相知相交的挚友至亲般欣慰亲切!忍不住泪眼向导师跪拜(每次有所触证,都是导师出现在大殿时),但饶是如此,到了小参室,仍因得失心太重 三摩地

2018-07-20

”达磨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 三摩地

2018-07-20

这当中你会有难。”慧能禅师再一次顶礼五诅,然后发足南行,不到两个月就到了大庾岭。五祖送走慧能后,连续好几天没有上堂。众人都很疑惑,老和尚是不是生病了,于是纷纷前去问安。五祖告诉他们说:“我没有病,祖师的衣钵和法脉已经传到南方去了!”众人大惊,问道:“谁得到了衣钵?”五祖回答说:“能者得之。”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此 三摩地

2018-07-20

吾若具说,穷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禅师一听,言下大悟,遂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原标题:10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是名持《法华经》,从,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法达禅师蒙六祖的点拨启发,所有的疑惑一时冰消,踊跃欢喜,作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六道祖:“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正如六祖所教诲的那样,法达禅师顿悟一乘妙旨之后,还象先前一样,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六祖详细地解释道:“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只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二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 三摩地

2018-07-20

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六祖的这一席开示,疑惑顿消,心开意解,欣喜诵跃,作礼而退。(原标题:16.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admin

2018-07-20

神会禅师挨棒后,私下想:“大善知识,历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于是他决定留在曹溪,侍奉六祖。神会禅师继续问六祖:“和尚坐禅,是见还是不见?”六祖用拄杖打了神会禅师三下,问道:“吾打汝,是痛还是不痛?”神会禅师道:“亦痛亦不痛。”六祖道:“吾亦见亦不见。”神会禅师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rd 三摩地

2018-07-20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4.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5.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6.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7.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8.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 三摩地

2018-07-20

”马祖道:“这汉旷无明烦恼,今日顿息。”慧藏禅师言下有省,于是扔掉手中的弓箭,投马祖出家。有一天,慧藏禅师正在厨房里做事,马祖进来了,问道:“作甚么?”慧藏禅师道:“牧牛。”马祖问:“作么生牧(如何牧牛)?”慧藏禅师道:“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马祖赞叹道:“子真牧牛!”慧藏禅师于 admin

2018-07-20

马祖道:“这钝汉礼拜作么?”无业禅师涕泪悲泣地说:“本谓佛道长远,勤苦旷,方始得成(我本以为佛道离我们还很遥远,需要经过旷勤苦修行才能成就),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一切万法从心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马祖道:“如是如是。一切法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自空寂。经云,‘诸法从本业,常自寂灭相’。又云,‘ 三摩地

2018-07-20

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2.僧问:“如何是道 admin

2018-07-20

这样用功,纵经尘,无有了期。3.问:“此阴已谢、彼阴未生时如何?”师曰:“此阴未谢,那个是大德?”曰:“不会。”师曰:“若会此阴,便明彼阴。”初入禅门的人往往幻想在此阴已谢、彼阴未生所谓的“空档”处体悟自性。似则似矣,是则不是。须知此阴已谢时,本来面目亦不失,亦在放光动地。何必妄想把它们打成两截, 三摩地

2018-07-20

僧问:“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大同禅师),举前话。子(投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禅师已殁(入灭)。僧再至投子,子(投子)亦迁化(圆寂)。一般学人往往从 三摩地

2018-07-20

无始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世人不知“无我”的道理,认为人死后有个轮回的主体“识神”在,并把这个“识神”当作自己的本来面目。实际上,这个“识神”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实体我,它的本性是空的;换言之,它不是实有,而是迁流不息、刹那生灭的假有。也许这正是触动道吾和尚明心见性的契机所在吧。不管怎样,道悟和尚听到&ldquo 三摩地

2018-07-20

希迁禅师礼拜南岳和尚后,并没有把书信上呈给他,却问道:“不慕诸圣、不重已灵时如何?”南岳和尚道:“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希迁禅师道:“宁可永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南岳和尚一听,知道希迁禅师已彻,便不再答话,径直回方丈室去了。于是希迁禅师重新返回青原山。行思和尚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希迁禅师道: 三摩地

2018-07-20

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之慈亲,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四德(父母、众生、国王、三宝),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 三摩地

2018-07-20

”船子和尚道:“一句合头语,万系驴橛。”接着,船子和尚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禅师刚要开口回答,却被船子和尚一桡打落水中。夹山禅师慌忙抓住船舷,正准备爬上船,船子和尚追问道:“道!道!(快回答!快回答!)”夹山禅师正想开口,船子和尚又举起桨页把打他往水里打。这一下,夹山禅师终于豁然 三摩地

2018-07-20

侯白、侯黑,是中国古代两个身手高超的贼,一个专好白天打,一个专好晚上打。“我早侯白,伊更侯黑”,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死、明暗等二边均须打破。投子和尚从此名闻天下,云水禅僧争相奔凑。投子和尚坐化于乾化四年(914),春秋九十有六。诏谥慈济大师。 (原标题:69投子大同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宣鉴禅师后来听说南方禅宗盛行,大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下学人莫不归附,心里愤愤不平,说道:“出家儿千学佛威仪,万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lou,拽掉)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宣鉴禅师便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准备去湖南、江西,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青龙疏》系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