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知法不为护戒。亦不得名修习三昧。如来不着护戒毁戒常无常。觉不觉作不作。净不净空不空。戒非戒知非知。名非名取非取。怖非怖畏非畏。因非因灭非灭。菩提非菩提。解脱非解脱。涅槃非涅槃。一切诸法无有怖畏。为解脱故护持禁戒修习三昧。一切诸法无有退灭。菩萨知已其心甘乐。修是三昧为诸众生说。佛如来常恒不变不灭。是故护戒修习三昧。复次善男子。若有欲得如是三昧。应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先说九部法。如是九我经律。初不闻有方等经典。一句一字如来所说。无量经律何处有说方等经耶。如是等中未曾闻有十部经名。如其有者。当知必定调达所作。调达恶人以灭善法造方等经我等不信。如是等经是魔所说。何以故。破坏佛法相是非故。如是之言。汝经中有我经中无。我经律中如来说言。我涅槃后恶世当有不正经律。所谓大乘方等经典。未来之世当有如是诸恶比丘。我又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钳锁环钏钗珰天冠臂。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道无二。复说二种所谓定慧。复说三种谓见慧智。复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复说五种。所谓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脱道见到道身证道。复说六种。所谓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佛道。复说七种。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 三摩地

2018-07-21

这里的佛法是指什么呢?如果菩萨们经过前面熏习,应该知道:那不是用纸刷出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也不是佛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等等,因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刚经》所开示的佛法,其实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解释:佛所说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间人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的佛法,也不 三摩地

2018-07-21

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被天竺外道与佛尊称为解脱天、大乘第一义天。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深入解释这八个识的自性等,可谓甚深广大、胜妙无比、至今流传不歇。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菩萨不是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说在这四种陀罗尼里面,菩萨咒陀罗尼是跟我们象中的咒语最接近的;比方说,我们象中的〈大悲咒〉,那就是属于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的一种。至于说其他的菩萨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跟义陀罗尼都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过我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个咒,这个咒它是一个陀罗尼,可是它却同时满足了菩萨忍陀罗尼、菩萨法陀罗尼跟菩萨义陀罗尼,这个咒就叫作〈正觉总持咒〉。我们念一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在三法里面,涅槃寂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任何的一念、没有任何我们世间人的这种觉知心对六尘的了知,这样子才叫作涅槃。所以一定在有第八识存在作为前提来说无想,这样子才会得到涅槃的这个结论。如果有一个人否定了第八识的存在,而直接说无想就是涅槃,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了,等于说这个人在主张石头就是涅槃了。可是世尊有可能这么荒唐、荒谬地这样主张吗?所以其 三摩地

2018-07-21

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证,则佛教幸甚!佛子幸甚!末学萧平实谨制(1997.3.4.增补)注:此一小书乃预定于1997.12.31出版之《真实如来藏》书中之录,为护大乘宗门故,先予行流通。------平实导师《03、佛子之省思、真假开悟之简易辨》 (原标题:真假开悟之简易辨) 三摩地

2018-07-21

建立正确的知见以后,可以开始修习四加行,四加行的主要内涵是名、义、自性、差别;修习四加行之目的,在于如何将名(受想行识)的全部内涵弄清楚,然后将名之义如实理解,以免误解了名的真实义,以致修学佛法将唐捐其功;然后将名所指涉诸法的自性加以观察、如实理解,证前面观察的名所指涉的义相符无误以后,可以将各种名的自性互相之间的差别全部加以理解。全部如实理解以 三摩地

2018-07-21

我且问你:‘你还自放得过也未?’】(《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三)近年台海两岸学人亦复如是,往往有人来函要求证;然而彼等所悟仍属离念灵知心,或为离念灵知心之变相,平实即不得为之证;又因遵佛所嘱护持宗门密意故,以及会中规矩不得在禅三以外场合为人证,乃婉言不得证之缘由。多数学人都能体谅而接受之,然而间有不服者,见平实不能为之证,便生怨怼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人认为生命完全是依物质聚合而有,若物质分离,生命即坏,并无不灭的精神体往来三世,故物质就是生命之,这是古度顺世论外道的观点,后来演化为唯物论。三、三界唯心本心第八识虽然无形无色,然能摄持物质,譬如磁铁所生之引力,无形无色,却能吸引铁块。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极微成器世间及众生之色身。心能造物的原理,如《 三摩地

2018-07-21

公主依照当时度的礼仪,她行捉足礼,也就是说双手握著郁头蓝弗的脚后跟、后踵,然后头顶到他的足踝,来行最尊敬的一个捉足礼。用自己最尊贵的头顶,来触碰对方最卑微、最低、最下贱的一个脚踝,来表示最大的恭敬。很不幸地,欝头蓝弗他因为是外道,他没有断我见,他也没有断身见,他仍然以意识为我,仍然以色身为我;他的修学禅定,他的四空定的证得,是用石头压草的方式,而 三摩地

2018-07-21

从古时候的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佛所说的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 三摩地

2018-07-21

我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的义净大师曾在度那烂陀寺留学十余年(公元673—687年),义净大师考察度佛教后言:(度)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唯识)。中观则(言),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言,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中观、唯识)并咸遵圣教。(《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义净大师著)可见中观与唯识是古度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公元二、三 三摩地

2018-07-21

如古度应成派中观误认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皆无自性,否认有任何真实法、常住法的存在。因此,古度应成派中观本身无法成立自宗的宗旨,唯能以误会了的一切法空、缘起性空来批判他宗——不立自宗,专破他宗(若究其实,应成派已经建立了一切法空、一法不立的主张而破他宗了,并非真的不立自宗)。(二)误会唯识之举例学人误会唯识,主要有如下几种。1、有人以为佛陀 三摩地

2018-07-21

三者,近代以顺法师为首的佛学学术研究者,由于未能契证赖耶本心之真如性,非但以「性空唯名」、「虚妄唯识」诽拨赖耶本心,将实有谤为虚无,甚且提出意根末那乃意识所生而名为细意识之邪论,不但违背世尊「意(根)、法为缘生意识」之圣教,也与一切现观相违。故我们也愿意藉这个机会,以现代行为科学的实验现观,来证明佛说「阿赖耶识行于诸蕴稠林之中,意〔根〕为先导,意 三摩地

2018-07-21

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经由前六识的分析之后,都必须由末那识的你去作决定——是否吃饭、是否起床、是否抓痒,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众生却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往往将那夜夜断灭的意识我误认为是自己,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如此,乃至连佛学大师的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有的学佛的人可能会认为:睡着无梦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1

佛教内诤将会导致佛教衰败、异化、灭亡----佛教史上最神秘的就是佛教在诞生地——度消失这一事实。度佛教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以及成因,如《佛临涅槃记法住经》载,世尊如是悬记:我涅槃后第七百年(约公元三世纪),……我诸多著利养、恭敬、名誉,于增上学戒、定、慧等不勤修习。我涅槃后第八百年,吾圣教中乖争坚固。我诸多相嫌嫉,结构恶人,尘坌讪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佛法有一实相之说,一实相者,也即诸法实相;者,信也。一实相,是指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依诸法实相明二空(人无我、法无我)之理,以此理定其说,符合此实相者,则是佛说;若不符合,则是魔说。一切小乘经则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之。关于诸法实相,这里在引用《佛学大辞典》里面的一个注释,以帮助学人理解,该词条【诸法实相异名】:“于诸经论中 三摩地

2018-07-21

奘师留学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