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俱依八识心王而显而修而证;唯一佛乘既函盖三乘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当知应依亲证八识心王一一自性而入、而圆成之,故云宗通与说通不离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而此一切法归结于八识心王后,复须归结于八识之根本--第八识阿赖耶;如是,云何学人可效达赖宗喀巴月称顺等人之否定意根与阿赖耶?而主张无第八识如来藏?而妄谓如来藏为假施设之名相?愚不可及! 三摩地

2018-07-21

法有没有错误?引据三乘经典来证,自己就可以很清楚了。我们要说的是:证悟了也只是发起见地的菩萨,他的般若见地还没有通达,离通达位的初地还远着;解脱果上的证量也还没有到达薄地(二果)、离地(三果)的境界;道种智也还没有发起,所以还在习种性位,要到通达位的初地境界,还有一段很长的过程要修。-----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续讲(原标题:三贤位之十住) admin

2018-07-21

初住菩萨经由财布施(资助行善知识的书籍)来含摄法布施,这个内容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只有法布施可以让有情建立佛法正知正见,能够让有情知道如何是生死之苦,怎么样能够断除生死之苦而脱离三界!可是财布施的未来世果报只能在欲界中领受,在欲界中只能够脱离贫穷!而只有法布施能让有情断除无明(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来修学解脱道,来修学佛菩提道!可是财布施 admin

2018-07-21

 复次,菩萨六住位中,现观能取所取皆空;如是定随顺二取空已,般若正观犹未现前,直至触证自心真如--第八识阿赖耶,在此大乘真见道位亲自领受真如之有性与空性,中道正观方才现前,发起般若而入七住不退,是即禅宗之破参明心--真实证悟。 菩萨于真见道位中亲自领受真如体性已,般若正观现前,虽名为悟,仍未能知初地证悟之般若--道种智,是故仍须进修,并非破参之 admin

2018-07-21

复次,菩萨六住位中,现观能取所取皆空;如是定随顺二取空已,般若正观犹未现前,直至触证自心真如--第八识阿赖耶,在此大乘真见道位亲自领受真如之有性与空性,中道正观方才现前,发起般若而入七住不退,是即禅宗之破参明心--真实证悟。菩萨于真见道位中亲自领受真如体性已,般若正观现前,虽名为悟,仍未能知初地证悟之般若--道种智,是故仍须进修,并非破参之时已至究竟佛 admin

2018-07-21

也有人错将六识心的自性(见性、闻性乃至知觉性)误认为佛性,就自称已经开悟了;也以这种错误的认知而为别人证为开悟,师徒同坠大妄语业中,其实正是坠入自性见外道的邪见中。换句话说,必须先认清楚识阴的全部内容,了知识阴六识的所有自性,特别是要知道意识的全部变相境界,才不会坠入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误将意识心排除在识阴之外。除了认知六识是有生之法,是二法为缘而 admin

2018-07-21

有人说:「本来祖师禅以心心,重在契悟。」所以「参学者」「多在祖师机锋一转,当体即是」,但「后代人的根器趋于下劣,所以祖师开设方便,立参禅一法」这个说法中,是有一点很重要的地方要加以说明,就是什么是这个「根器」?为什么根器会趋于下劣了呢?这根器下劣了,会如何呢?到底它真正的影想是什么?如何改变自己的根器呢?祖师确实以机锋来开示真心,因为六住菩萨的熏 admin

2018-07-21

悟后则应请善知识证,并随善知识悟后起修,修学道种智乃至一切种智。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们将专门著书详细阐述,在此不再重复。大宝积经卷111,佛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 admin

2018-07-21

现在先说今天的精神讲话:方才发到诸位手上的影本,是从《大乘入楞伽经》影下来的,其中有些地方用笔圈了起来,这就是今天精神讲话的主题---明心与初地---的主旨所在。有人说:“老师!你为什么要讲成唯识论呢?它那么啰嗦!”又有人说:“老师!你不要讲那么多法相,明心与见性就好了。”但是诸位要知道:这些法相的验证非常重要,能让我们由人无我的 admin

2018-07-21

能如实建立这个正知见,才有可能积极求证空性如来藏;未来实证空性如来藏时才能如实观察,自行证“能取、所取空”的正义;在已得未到地定的前提下,证得如来藏时自然心中无疑,即能证转大乘真见道位的智慧。于菩萨所修习的唯识增上慧学中,世亲菩萨曾为这个四加行的道理,造了《唯识三十论颂》,其中一首颂说道:“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 admin

2018-07-21

此界恶知识太多了,所以我们稍有不慎就被误导了;误导了以后,如果有一天遇到真正悟的善知识,看到他所说的,他所证的,跟我们不同,那我们被大名气的恶知识证了以后,我们就会诽谤人家,说人家悟得不真,说他错了。诽谤人家证悟的正法,成就谤法罪:诽谤真正证悟的人,成就谤僧罪,拾报时就得下地狱了,下去以后想再回来人间,却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为什么?因为诽谤人家 admin

2018-07-21

具体到现代禅与顺法师就菩萨道的争论,我们判断的依据将是《妙法莲华经》对大乘的这一表述。在现代禅与顺法师的相关争论中,双方的焦点在于菩萨的资格问题。也就是说,究竟行大乘菩萨道的主体应当是法眼清净的菩萨还是凡夫菩萨?双方之所以在此问题上发生争论,导火索当是顺法师主张(凡夫的)人菩萨行,而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先生持否定的看法。李元松先生说:针对禅师们 admin

2018-07-21

有人依凭学术观点来理解佛法,就批评禅宗那个法都没有一个次第,一悟就说那就是了,然后禅宗的禅师就这样证,不像南传佛法次第禅观,可以循序而进。禅宗没有方法、没有次第,那要怎么学?都是由着禅师们自己说的,这有什么标准呢?然后他就断定,禅宗这都叫作自由心证。这些话从表面上听起来是很有道理,可是从般若的实证来说,可就没道理了。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法的见道,其 三摩地

2018-07-21

对误导佛子的出家、在家人,是否存有乡愿心态?是否存有僧衣崇拜心态?若学人明知某大师所说法是误导众生(如藏密外道法、顺法师的断见论、常见论、无因论等),自己无能力破斥,也不乐见善知识出面破斥。或有人不仅不愿护持正法,乃至出面加以劝阻抵制,不愿善知识救护佛子回向正道,当知此人是依人而不依法,当知此人对众生无慈悲,当知此人于如来藏法的修学上必会有遮障, 三摩地

2018-07-21

这里所说的历事诸佛,不是说去诸佛逛逛看一下而已!也就是到了十方诸佛国中,去承事供养修行诸行,于十方世界诸佛国土中恭敬、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种种的无上供养,并且还在诸佛国中接受无量佛的授记,而且乃是一一次第授记来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是透过诸佛的加持力而能够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也就是说上品上生者,他在听佛开示而证得无生法 三摩地

2018-07-21

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证,则佛教幸甚!佛子幸甚!末学萧平实谨制(1997.3.4.增补)注:此一小书乃预定于1997.12.31出版之《真实如来藏》书中之录,为护大乘宗门故,先予行流通。------平实导师《03、佛子之省思、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原标题: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三摩地

2018-07-21

悟后则应请善知识证,并随善知识悟后起修,修学道种智乃至一切种智。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们将专门著书详细阐述,在此不再重复。大宝积经卷111,佛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 三摩地

2018-07-21

14,b28-c2)轉貼以上收錄於大藏經的经典和论著皆言開悟見道所證之真心乃是第八阿賴耶識-如来藏心,但是现代还是继续会有人因为信受西藏密宗从莲花生、宗巴喀以来的所有法王、活佛、仁波切;台湾四大山头,顺之流;袁焕仙、南怀瑾师徒,王镶陆、元音老人等心密外道,或建立诽谤阿赖耶识为生灭法非实相心,或以离念灵知心为真心。所以末学不厌其烦,引经据典,以此奉劝一切佛子 三摩地

2018-07-21

克勤圜悟禅师多有此类开示于学人者:既得旨(证真如妙旨)之后,绵绵相续管带,令无间断,长养圣胎;纵逢境界恶缘,能以正知见定力融摄之,打成一片……当平持此心,无我人、无爱憎、无取舍、无得失,渐渐长养三十、二十年,逢顺违境得不退转,到生死之际自然翛然,无诸怖畏,所谓‘理须顿悟,事要渐修’……却须先悟了本来,明见‘即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所悟真实,能以般若经与禅门公案证无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他对的证信。其悟前所修相似般若的观行,更因悟后证量分明,不须要特别作意,即可随时安住在般若正观之中,得大受用,道业一日千里,远胜悟前。如果悟前的观行功夫不很扎实,悟后应该补修观行的功夫,修持道共定和道共戒。怎么修持道共定呢?就是将心安住在实相般若的正见之中,举凡「能观察思惟的我」和「我所能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