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间,圆悟禅师虽有所省发,正传禅师却终不肯予以印可。三十八岁那一年,圆悟禅师偶然登上铜棺山顶,见树木葱茏,境界开阔,忽悟情与无情焕然等现,觅纤毫过患了不可得。当时正传禅师移住京师普照寺。圆悟禅师遂前往省觐,请求印证。正传禅师一见圆悟禅师,便问:“老僧离汝三载,还有新会处么?”圆悟禅师道:“一人有庆,万民乐业。”正传禅师又问:&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久,又给予他印可。圆修禅师出世后,初住磬山,次迁法济,后住报恩。曾上堂云:“禅非解会,道绝功勋。妙体湛然,真机独露。不可以心思,不可以意想。不可以言宣,不可以默照。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求。一念回光,便同本有。恁么则释迦老子睹明星时,见个甚么来?者(这)里透得,顿越三祇,坐断报化佛头,随时著衣吃饭,还有向上一路在。”说到这里,圆修禅师蓦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信禅师高兴得大声喝道:“张三杀人,李四偿命!”第二天,圆信禅师便回到天台山,请人印证。当他抬头看见“古云门”三字匾额时,终于豁然大悟。他当即发愿要弘扬云门宗,后于途中说偈云:“一上天台云更深,脚跟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见得他时打断筋”不久,圆信禅师又前往西天目礼佛。后听说莲池祩宏禅师于云捿接众,乃私自念言:&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解夏之后,大莲禅师便立即前往荆溪,参礼龙池正传禅师,请求印证。初礼龙池,正传禅师便问:“汝是何方人?”大莲禅师道:“古杭云捿。”正传禅师又问:“云捿说何法?”大莲禅师道:“云捿不说法。”正传禅师道:“老僧这里也不说法。”大莲禅师道:“某甲自远瞻风而来,云何不说法?”正传禅师道:&l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宗书禅师一听,便大加赞赏:“善哉!”常润禅师得到印可后第二天,便前往丈室,向宗书禅师辞行。宗书禅师以偈咐嘱云:“定作人天主,当思少室秋。”常润禅师道:“常润是甚么人,安敢当此!”宗书禅师道:“吾道不振久矣,岂宜袖手耶?”常润禅师于是连连称是。宗书禅师圆寂后,大众商议请常润禅师继其法席。常润禅师先是执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常忠禅师览其偈,遂给予印可,并为他落发授戒。当时,慧经禅师二十七岁。从此以后,慧经禅师便执侍于常忠禅师身边,朝夕温研,殷勤请益,躬耕劳作,凿石开田,不惮劳苦,影不出山者二十四年。慧经禅师五十一岁才开始出世接众,初住宝方,后一度游方,又复归宝方。一时门庭兴盛。座下最著名者当推无异元来。慧经禅师气柔而志刚,心和行峻,不修边幅而容仪端肃,严霜煦日,不怒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藏禅师悟道后,并没有经过明眼大德的印证。在接众期间,他也感觉到这样不太正规。于是,他在天启甲子年(1624)秋天,前往金粟,礼谒密云圆悟禅师。法藏禅师刚到金粟,正好赶上圆悟禅师上堂说法。圆悟禅师举黄檗参百丈之因缘——一日,百丈禅师升座,为大众举自己昔日参马祖之因缘,当时黄檗亦在场。该因缘是这样的:有一天,百丈禅师入室参马祖,侍立在马祖身边。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二天早晨,海明禅师高声叫道:“屈!屈!”这时,有一居士走近前,问道:“足痛么?”海明禅师劈面便掌,说道:“非公境界!”海明禅师后听说密云圆悟禅师在金粟接众,于是前往参礼,请求印证。海明禅师刚到金粟的那天,适逢雷霆大作,大雨倾盆。圆悟禅师上堂,告诉大众云:“假饶雷来打我,汝等如何支遣?”海明禅师一听,便从大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圆悟禅师遂予印可。通忍禅师得法后,最初住于灵祐,后屡迁名刹,崇祯辛巳年(1641),又住持曹溪。清顺治戊子年(1648)春,通忍禅师应信众之邀请,又移住宝华。同年十月便圆寂。临终前,通忍禅师上堂,举了下面这样两则公案——云岩禅师临终前,洞山禅师问云岩禅师:“百年后,忽有人问,还貌(描画)得先师真(像)否,如何祇对(应答)?”云岩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站在一旁的通微禅师却豁然大悟,并当即得到了圆悟禅师的印可。通微禅师得法后,初住曹山,后住龙池。曾有上堂法语云:“有一人在孤峰顶上,目视云汉,把三世诸佛一口吞尽,不见有众生可度。好与三十拄杖。何故?事上不足。有一人在十字街头,三头六臂,合水和泥,随机接引,亦好与三十拄杖。何故?理上不足。有一人不离高峰顶上,目视云汉,尝在十字街头,和泥合水;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参究“殃崛产难”之公案,一下子打破了疑团,明得了古人用功的关键,并得到圆悟禅师的印可。[“殃崛产难”之公案,见《五灯会元》卷一:一日,殃崛摩罗尊者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子母未分。长者曰:“瞿昙,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难?”殃崛摩罗尊者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悟禅师览其偈后,知道他脚跟尚未稳健,心中尚有疑滞,犹欠锻炼,因此没有给予印可,而是令他继续用功参究。一日,通云禅师入室请益,还未来得及开口问话,圆悟禅师一拄杖早已打下来。在这出其不意的棒击之下,通云禅师终于言思路绝,疑滞顿脱,豁然大悟。通云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圆悟禅师身边,朝夕请益十四载,后蒙付法,于崇祯十四年(1641),出住浙江灵鹫禅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通奇禅师便出关,前往苏州清凉,礼谒天童圆悟禅师,请求印证。初礼圆悟禅师,通奇禅师便问:“学人绝迹而来(偷偷地从关中出来,他人不知道),特为亲近和尚。”圆悟禅师道:“莫妄想。”[佛法当自证自悟,不从人得。]通奇禅师道:“未审还有堂头也无?”[丛林中,方丈和尚也称堂头和尚。]圆悟禅师道:“看脚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修禅师知道通际禅师已彻,便印可道:“此四转语,可绍先觉。虽然,也是搕七搭八。”通际禅师得法后,初住南岳绿萝,后移住南源。住持绿萝期间,通际禅师曾上堂云:“山僧这里,也不论玄,也不论妙,也不论禅,也不论道,只要你们生死心破。生死心若不破,便是阎王老面前吃铁棒的公招(公验、证据)。所以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阳山松际印中通授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严,乌程人。通授禅师十七岁投道场山落发。后投天隐圆修禅师座下参学。圆修禅师令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通授遂谨遵师教,猛力参究,朝夕不怠。用功既久,一天早晨,通授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窗外画眉鸟在啼叫,当即便豁然大悟。通授禅师得法后不久,即继承磬山之法席。上堂之日,通授禅师道:“门对千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常润禅师闻其偈,知道他已经彻悟,遂予印可,并咐嘱道:“从上佛祖,以自己的所证,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众生知有此事。余得之小山先师(指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十余年矣。今将从上佛祖心印源流,付嘱于汝,汝当上体佛祖之心,以续慧命,灯灯相继,毋令丧失。然虽如是,尚宜晦迹林泉,乘时而出。”方念禅师遂礼拜受法。常润禅师接着又以偈相赠云:“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常润禅师一听,大悦,遂予以印可. (原标题:469无疑真信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圆澄禅师于是出关,参礼锦堂禅师,请求印证。锦堂禅师一见他,便大加赞赏,说道:“宗门寥落极矣,再振之者非子而谁?!”万历十八年(1568),有一天晚上,圆澄禅师正在,处于凝寂之中,忽然虚空一声霹雳,声大如地震。须臾之间,他从定中惊醒,遍体汗流,顿觉如脱重负。当时,圆澄禅师正好三十岁。不久,圆澄禅师又重上云棲,参礼祩宏禅师。祩宏禅师便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快要达到玉山庵的时候,慧经禅师忽然问元来禅师:“佛印大师云:‘蚁子解寻腥处走,青蝇偏向臭边飞’,是君位事,臣位事?”元来禅师道:“臣位事。”慧经禅师一听,便呵斥道:“大有人笑汝在!”元来禅师茫然莫测其旨,心中迷闷不已。到达玉山庵之后,元来禅师终日独坐于一小楼中,朝夕提撕,目不交睫。这样过了一年多。一日,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霈禅师十八岁时,听说闻谷广印禅师居宝善寺,遂前往礼谒,请问出生死之要。广印禅师于是为他开示了念佛成佛之道理。道霈禅师一听,即谛信不疑。广印禅师知道霈禅师是个不可多得的法器,遂令他参礼永觉元贤禅师。道霈禅师于是投元贤禅师座下,充当侍者,服勤左右,并依元贤禅师之教,专看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之公案。崇祯七年(1634),元贤禅师应邀移居鼓山,道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