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般人之所以还会不时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于因果道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对于毁戒作恶产生之严重后果,不是那么清楚;这方面就要透过亲近善知识、多熏闻正法,使自己对于因果的正理能够逐渐累积加强;那这方面的力量,就会渐渐超过种种境界对他的影响力,而能在历缘对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转变自己的烦恼习气。菩萨们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顺利前进,一定要知道: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是声闻初果人断见所断烦恼,再经由八正道的方法于历缘对境中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等修所断烦恼,即是断尽一念无明。(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眼藏——集》,页273,佛教正觉同修会。)声闻法的见道就是确实的知道有漏法都是苦的现象,知道苦是如何积集起来的,也知道苦灭除后的境界是什么,更知道灭苦的种种方法。如实的了知了这些,就是二乘法中见道的人了!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须要指出的是十住菩萨的明心见性,只能部分的降伏烦恼,烦恼不因明心见性而一次性断除,尚需在悟后的修行中历缘对境去逐渐的断除。是故悟后仍当以戒为归,谨慎守持。若不严持戒律、谨言慎行,难免会因私心起瞋而谤善知识所弘正法,舍寿之后则会受生于傍生道中,成为异生。3.十行位的修证具足十住位如幻观的修证,就进入十行位。一到十行的细节暂且不谈,单说十行位的观行。十行 三摩地

2018-07-22

亲教师也教导当恶缘来临时,如何把握难得的逆增上缘机会,历缘对境除性障的方法,诠释如何包容别人的行为。逐次的练习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心平气和的处理日常不如意的事情,也对别人的言行举止有了新的诠释、释怀与包容,慢慢朝向理事圆融的处世之道迈进。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 三摩地

2018-07-22

如在修学中,有人知道拜佛很重要,想每天坚持拜佛,也有时间,但就是不拜;又如有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时间紧迫,想要精进修学佛法,但不是经常看电视就是做些与佛法无关的事,就是不能精进修学;再如有人知道嗔恨心的危害很大,下决心要消除,但历缘对境时却往往按捺不住心火,常常爆发,事后又后悔,一次次发嗔,一次次后悔。一位佛友说,当他刚想发火时,清楚地知道发火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他依止于空性如来藏,历缘对境去慢慢伏除我执烦恼的习气。这时候他也可以很明显地去观察到,这个真心如来藏没有五阴相,也没有识阴心的相,他从来不在万法上攀缘,这个真心如来藏犹如虚空,非常的寂静。从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真心如来藏的角度来看,不仅究竟佛之无漏五阴不可得,众生的有漏五阴也同样不可得,这时候,还有什么能够称呼为众生呢?既然连究竟佛之无漏五阴也 三摩地

2018-07-22

当生命中出现危机,反而缺乏能力判断,无法做出正确抉择和行动,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至于在出世间法上,则造成智慧不易增长,历缘对境之观行也较不易观照到。如此说来,是否就不必修定了呢?相反地,定力在佛法修证上也是相当重要之一环,现代的人事多烦忙,散乱攀缘导致定力普遍不足,因此,无论悟前、悟后,皆必须持续规律地忆佛拜佛以增长定力,令意识心不在无谓妄想上 三摩地

2018-07-22

人们如果有世间智慧,而能分辨是非,不想和诸方邪见者一样,就请您千万不要贪爱意识心自己,千万要详尽的了知识阴的内容,一定得详尽的了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才能真的断除我见,然后再于历缘对境中来断除我执,如此阿含解脱道的亲证才会有希望。如果继续坚持先入为主的错误知见,不肯切实闻熏正理与观行,就只能口说想要断烦恼、想要解脱,但是苦修的结果,却仍然无法获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否则何以地藏王菩萨不舍悲心,于六道中化现无边身,于地狱中出现,为示一切众生法乐呢?因此对于「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要告诉他这是地狱无间重罪,这即使是一般人都应该知道,因此要一说再说,怕如是的地狱恶罪,会泯灭其善根;而地狱重罪不是因为不去讲,就会消失,哪里有这种道理!即使世间人都不说,也不去暗示提醒,「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还是一样到地 三摩地

2018-07-22

这观行是否能够真正地完全「认可」如来藏的广大威德、广大功德、广大宝藏,这是要经过日积月累的悟后发起观行,不断地「历缘对境」之中,还能够去思惟观行这于中的如来藏处,如是如是,更体触其所谓的和妄心的运作,如是发起诸多功德宝藏,如是而「知」真生我者,真成就我者,真依止处。当「我」悟后,曾有一阵子觉得这个「真心」就是如此,怎么会有需要一直观行再观行,对此非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很多事情非吾等单方面能够成就,还需要他人配合才能成就,但是「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因此得要靠我们调整方向与作法,来让境界把我们的棱角磨亮、磨平、磨圆,众生想要磨刀需要磨刀石,可是大部分的人只有看到钢刀被磨得很厉害,但是却忽略了磨刀石亦消磨当啷,但是,在磨刀的这个事情上,人们认为磨刀石只是配角的角色,其实它何尝不是主角呢?通常人容易忽略磨刀 三摩地

2018-07-22

但,这些表面上放得下的烦恼(如文中作者被要求一直拿著瓶子直到手酸不已),仅仅是所有烦恼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源于习气的烦恼,需要先精进的培养定力,定力具足以后心思才会细腻,才能观照起心动念,然后在生起烦恼的瞬间予以对治;这样经过长久历缘对境的锻炼后,才能彻底改变习气,进而永离烦恼。如果没有十足的定力,遇到不如意的事,往往得要等好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平静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阿难尊者与摩登伽女过去生当过好多世的夫妻,当摩登伽女遇上阿难时就无法克制地爱上阿难,阿难自知自己是出家人而不能有所逾越,戏中阿难尊者是被摩登伽女的母亲施了咒术才乱了方寸,后来佛陀请文殊菩萨以楞严咒去解救差一点丧失戒体的阿难;而一般人有了过去的情种,当两人不期而遇时,所落谢在本心中的种子自然会遇缘现行,如果两人被业的势力所转就无法自拔而深陷其中再 三摩地

2018-07-22

亲教师也教导当恶缘来临时,如何把握难得的逆增上缘机会,如何历缘对境除性障的方法和诠释与包容别人的行为。逐次的练习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心平气和的处理日常不如意的事情,也对别人的言行举止有了新的诠释、释怀与包容,慢慢朝向理事圆融的处世之道迈进。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 三摩地

2018-07-22

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在每一刻的潜意识中,都把我当作一个真真实实的存在,这个叫作我执!所以要断除我执,就一定要历缘对境,在每一个历缘对境的当下,把习气除掉才能够断除我执。断除我执需要长时间的工夫。这里先讲断我见,因为要除我执,是必须要以断我见作为一个基础!换句话说,所有修除我的错误见解,全部都是从断我见 三摩地

2018-07-22

亲教师也教导当恶缘来临时,如何把握难得的逆增上缘机会,如何历缘对境除性障的方法和诠释与包容别人的行为。逐次的练习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心平气和的处理日常不如意的事情,也对别人的言行举止有了新的诠释、释怀与包容,慢慢朝向理事圆融的处世之道迈进。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 三摩地

2018-07-22

】(《成唯识论》卷三)论文是说:阿赖耶识有常与无常的部分;常的部分是指阿赖耶识本体,无常的部分是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有变异;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体内含藏了七转识的染污的种子,因此要藉著修行将染污的种子历缘对境,汰换清净。由于不了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运作的真实内涵,就将阿赖耶识说为妄心妄识,真是颠倒啊!第二,由于前面有人认为阿赖耶识是妄心妄识,因此认为 三摩地

2018-07-21

证得《心经》中所说的自在真心后,观得除祂之外一切万法皆属因缘所生,无常空、变易空,唯有真心如来藏不生不灭真实存在,其体性虽空但随缘应物,不在六入而不离六入于一切法上不起分别,从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转依真心体性,于五蕴十八界法中时时历缘对境,渐渐消除我见以及我执,身、口、意遂依空性如来藏而转为清净,不再以仅仅存在几十年的色身和意识心为真我,明白世间一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要修定,你就必须在历缘对境之中去断除对世间法的贪着,才有可能成就。末那识的这种遍计执性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末那识往往会依过去的习气运作。所以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但是当他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会纠正末那;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而消除染污末那的习气以后,才能渐渐成为清净的末那,习气才算是真正的修除了。染污的末那识想要转变为究竟清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的忆佛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修炼定力!忆佛拜佛中修炼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修炼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 admin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44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