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今古历然。进云。顶门具眼争谩得。耀古腾今作者知。师云。收问灵山一会与今日是同是别。师云。如是我闻。进云。恁么则灵山亲见举。今日又重闻。师云。闻底事作么生。进云。两头俱坐断。八面起清风。师云。吃嘹舌头三千里。僧礼拜。复有僧出。师云。问话且止。纵饶问处如百川竞注。答处似巨海吞流。直得维摩结舌鹙子无言。于本分事上了无交涉。且道。本分事上合作么生提持。乃举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师子独。岂复求侣伴。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遂鸣指三下云。苏卢[口*悉]哩萨婆诃端午示众。拈拄杖举云门大师道。从上诸圣。为甚么不到这里。莲华峰庵主道。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师云。二尊宿。折东篱补西壁。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即不无。要且无为人底道理。云门即不然。未到这里教伊到。已到这里教伊头破脑裂。且道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多年历日无人问。蓦地拈来愁杀人。喝一喝。复举。岩头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山便喝。头便礼拜。后有僧举似洞山。山云。若不是奯公。也大难承当。岩头闻云。洞山老汉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师云。猛虎不识阱阱中身死。蛟龙不怖剑。剑下身亡。岩头虽于虎阱中有透脱一路。向剑刃上有出身之机。若子细检点将来。犹欠悟在。只今还有为岩头作主底么。出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直是惺惺历历。行住坐卧。时时管带。但只如此修行。久久自契本心矣。或者以脱去情尘不立窠臼为门户。凡古人公案举了。早会了也。或师家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尔作么生会。便云。和尚不妨惺惺。或云。和尚甚么处去来。或云。不可矢上更加尖。或云。谩却多少人。或再举一遍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凡问他古人因缘。皆向举起处承当。击石火闪电光处会。举了便会了。凡有所问皆不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游历罢直往夹山顶卓庵经年。夹山知乃修书遣僧驰到。洛浦接得便坐却。再展手索。僧无对。浦便打曰。归去举似和尚。僧回举似夹山。山曰。这僧看书三日内必来。若不看书。此人救不得。师云。古人唤作捞捷人。不知书中有甚闲言长语。洛浦却吞他钩线。三日内果来。夹山预令人伺其出庵。便烧其居。师云。只这便是金刚圈。浦不顾。师云。成佛作祖须是这般汉。直造夹山方丈。不礼拜乃当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孤明历历地。说法听法宾主交参。妙喜簸两片皮。牙齿敲磕。脐轮下鼓。起粥饭气。口里忉忉怛怛。在遮里说。说者是声。此声普在诸人髑髅里。诸人髑髅同在妙喜声中。这个境界他日死了。却向甚处安著。既不知安著处。则撞入驴胎马腹亦不知。生快乐天宫亦不知。禅和子。寻常于经论上收拾得底。问著无有不知者。士大夫。向九经十七史上学得底。问著亦无有不知者。却离文字绝却思惟。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久立伏惟珍重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若实曾证悟底人。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一时明得。今时不但禅和子。便是士大夫聪明灵利博极群书底人。个个有两般病。若不著意。便是忘怀。忘怀则堕在黑山下鬼窟里。教中谓之昏沉。著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现今历历孤明。与人分是非别好丑底。决定是有是无。是真实是虚妄。直待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向他人口头受处分忽然喷地一发。到究竟安乐大休大歇处。方始自肯。以此轴来求指示。掇笔信手一挥。遂成一段葛藤。然则事不孤起。起必有由。若一向作葛藤会又争得。不见昔日子胡和尚有言。祖师西来也只个冬寒夏热。夜暗日明。只为尔徒无意立意。无事生事。无内外强作内外。无东西谩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历劫而常坚。此二尊宿所见。且道是一般是两般。若道是一般。一人以从缘而得为是。一人以从缘而得为非。若道两般。不可二大老各立门户疑惑后人。(咦)鹅王择乳素非鸭类。知立禅人还知二大老落处么。若不知。云门直为尔说破。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已上两段不同。收归上科○(咄)衲子参禅。要明心地。秀才读书须当及第。读书五车而不及第。终身只是个秀才。唤作官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亦云历历。亦云惺惺。亦云恁么时。将恁么时等破一切是非。才恁么便不恁么。是句亦刬。非句亦刬。如一团火相似。触著便烧。有甚么向傍处。今时士大夫。多以思量计较为窟宅。闻恁么说话。便道莫落空否。喻似舟未翻先自跳下水去。此深可怜愍。近至江西见吕居仁。居仁留心此段因缘甚久。亦深有此病。渠岂不是聪明。宗杲尝问之曰。公怕落空。能知怕者是空耶。是不空耶。试道看。渠伫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历尽清要。此是世间第一等受福底人。能知惭愧。回心向道。学出世间脱生死法。又是世间第一等讨便宜底人。须是急著手脚冷却面皮。不得受人差排。自家理会本命元辰。教去处分明。便是世间出世间一个了事底大丈夫也。承连日去与参政道话。甚善甚善。此公歇得驰求心。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差别异路。觑见古人脚手。不被古人方便文字所罗笼。山僧见渠如此。所以更不曾与之说一字。恐钝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其徒不愤。皆作色厉声。谓阇夜多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闇夜多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婆修闻已发无漏智。所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也。杜撰长老辈。教左右等作佛。岂非虚妄之本乎。又言。静处无失。闹处有失。岂非坏世间相而求实相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此事不在久历丛林饱参知识。只贵于一言一句下直截承当不打之绕尔。据实而论。间不容发。不得已说个直截。已是纡曲了也。说个承当。已是蹉过了也。况复牵枝引蔓。举经举教。说理说事。欲究竟耶。古德云。但有纤毫即是尘。水牯牛未调伏。猢狲子未死。纵说得恒沙道理。并不干我一星儿事。然说得说不得。亦非外边事。不见江西老宿有言。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决欲直截担荷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以来,禅法内容和禅风特点历经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主要为“藉教悟宗”阶段,即重视佛教经典,将佛经作为指导修行和印证是否开悟的依据,同时重视坐禅和具体的观修,如达摩、慧可、僧璨,乃至东山法门的道信、弘忍都有隐居独处于山林、重视坐禅的特点。第二阶段,从六祖慧能到马祖 | admin 2018-07-19 |
![]() |
自万历三十年(1602)隐于信州博山(江西省广丰县)能仁禅寺,禅者纷纷前往参学,遂成丛林,成为他独立住持寺院之始。其后历住建州董岩禅寺、建州大仰宝林禅寺、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和金陵天界寺。主要著作有《博山无异禅师广录》35卷、《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6卷、《参禅警语》3卷。崇祯三年圆寂,建塔于博山,后来能仁禅寺成为此派主要传禅基地,所以被称之为寿昌系中的博山支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当年分别时两人正值壮年,经历近20年的磨难,历尽千辛万苦,相逢时都已成了年近古稀的老人。九成时为永嘉太守(刚刚任职),相见之时不胜感慨。分别之际,张九成赠诗曰:“相别十七年,其间无不有。今朝忽相见,对面成老醜。是非安足究,欲叙惓惓怀。公作湖南行,我赴永嘉守。重别是今日,南北又相走。已歃相过盟,长沙不宜久。”宗杲赠诗张九成《寄无垢居士》:&ldq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广德灵山历史上亦是一处佛教名山。“宋代佛教领袖宗杲大师,也因佛缘来到灵山修行并任住持,使灵山名声大振。”(广德今人李传明语)约在建炎二年(1128),宗杲到江苏虎丘寺访问绍隆禅师(同为克勤禅师的弟子,他随克勤习禅20年),家乡好友吴晦之有《送杲上人游金山》诗。之后,宗杲又云游安徽九华山,并在化城寺传授临济宗禅法,使得临济宗在九华山成为大宗。他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可以说临济宗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方会一派的历史。杨岐方会再传至五祖法演(?-1104),(五祖是指湖北省蕲春县的五祖山,法演曾长期在这里开堂说法,故有此称。)门下又出了一位名重古今的高僧,这就是被当时人誉为“僧中管仲”的圆悟克勤大师。据《大明高僧传》记载,克勤大师俗姓骆,字无著,号碧岩,北宋仁宗赵祯嘉祐八年(1063年)生于彭州崇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境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未悟者,未来开悟也,诚实为禅师之本,故名未悟禅师!一、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2013年,后学我工作之余,一个人先后游历了浙江省宁波市的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当时阿育王寺正在大规模修缮重建,参观者很多,天童禅寺相对安静,坐落于山腰之上,古色古香,惊讶于宁波居然有如此古朴之寺院……可当时游历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寺院在中国佛教禅宗传承史上曾经起到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一位被朝廷治罪的流放者,居然凭借个人魅力把局面翻转成这样,想来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人。行文至此,不禁想到:如果被剥夺掉一切地位、财产、名誉的是我自己,身边又能有几人相送相随?这一生,是否曾有这样的德行,是否曾有这样的行仪与智慧来利乐群生?……真希望,当时追随宗杲禅师的队伍里,能有自己的身影;真希望,能为禅师的前行路上,劈荆斩棘、铺路搭桥;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