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八识心王及其体性如下:(1)眼识:能见;(2)耳识:能闻;(3)鼻识:能嗅;(4)舌识:能尝;(5)身识:能触;(6)第六识意识:能详细分别善恶、美丑、冷热、利弊等相对的境界;(7)第七识末那识: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但不作主,处处作主的是末那识,但末那识的分别能力极差,一般要借助意识具体分析后再来决定如何行动。这前七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遂结茅庵而居,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开垦土地,种植蔬果。或为人帮佣,昼出夜归,如是苦行7年。一日当宴坐之际,忽见释迦、金栗、定光三佛自东方而来。复见金色自天而下,集在大士身上,从此身出妙香。大士为了化渡群伦,先化妻子令发道心。他总是以救度众生为己任。大士每次说法或作功德,两眼常出金色光芒。大通六年,大士以双林僻处,教化不广,想到皇帝宫中去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8、隆兴府泐潭草堂善清禅师。初于大沩座下参学有年,却一无所得,于是又前往洪州参黄龙祖心禅师。祖心禅师教他看风动幡动之话头,可是善清禅师仍然是久参不契。后依祖心禅师开示,从此屏息诸缘,一心参究,不到一年的功夫,便豁然契悟。善清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祖心禅师座下请益,七年之后,才辞师行脚。后于黄龙出世接众。9、慧圆上座。世代务农,虽然性情鲁钝,不识字,但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一切善恶逆顺境界中。摇撼不动。二六时中。默默地回光返照。冷眼觑捕。决欲洞明祖翁家里事。直须一刀两段。肚里无一丝毫系念。只就无系念处。看个话头。六祖示明上座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但如此看来看去。到词穷理尽。没奈何处。蓦然看透。便是一生参学事毕。5、法演禅师上堂举示:老僧寻常只举无字便休。尔若透得这一个字,天下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善或恶。或逆或顺。都莫思量。现在事得省便省。一刀两段。不要迟疑。未来事自然不相续矣。请只把闲思量底心。回在无字上。试思量看。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果欲出生死作快活汉。须是一刀两段。绝却心意识路头。方有少分相应。决欲究竟此事,应是从前作聪明、说道理、文字语言上记持、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方广如来藏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后,当热时际,与大苾刍众千人俱,有学、无学、声闻、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获得正智。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弃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到于彼岸。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于佛法中诸有所疑恣汝所问。时金刚慧菩萨知诸大众咸有疑念。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无数莲花中皆有化佛。上升虚空弥覆世界。须臾之间皆悉萎变。一切化佛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众会悉见合掌恭敬。尔时金刚慧菩萨。以偈颂曰我昔未曾睹神变若今日见佛百千亿坐彼莲花藏各放无数光弥覆一切刹离垢诸导师庄严诸世界莲花忽萎变莫不生恶餍今以何因缘而现此神化我睹恒沙佛及无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人因为有福德来庄严,真善知识就会观察你的福德因缘是否具足,如果福德具足了,条件譬如定力、慧力、菩萨种性等等条件也具足了,真善知识会想尽办法让你证得念佛三昧而明心见性,让你成为菩萨摩诃萨。然而有很多学佛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在相似佛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可以取代在团体所培植的福德。这是不对的!因为在相似佛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并不是真正的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会退失的第二个原因,是念佛人只知道持名念佛,不知道念佛的次第,所以没有善巧方便,也不知道念佛有什么转折,以致碰到瓶颈时,因为无法突破而退失念佛法门。由于时间有限,后学不谈念佛法门的内涵,仅谈持名念佛法门,并告诉大众持名念佛到底有哪些次第及转折。一般佛弟子刚开始持名念佛时,都是随缘念佛——也就是散心念佛,乃是借著持名念佛来摄心,并不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116)说明如下,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向佛禀白:世尊!什么是一行三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原因,没有念佛的善巧方便,不知道念佛有什么次第,也不知道念佛有什么转折。(原标题:念佛三年佛在天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佑弟子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弟子○○○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回向给弟子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一切世界,诸佛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瑜伽师地论》卷45〈17菩提分品〉: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作是施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CBETA,T30,no.1579,p.540,b1-6)而平实导师也引用了弥勒菩萨的教导,告诉我们大家供佛时要有六种作意,如此可以让功德更加殊胜。也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中说: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这个生天跟世间天,都是因为他们过去造作的善业,然后报得今生这个福报。另外还有出世间天,也就是所谓的解脱天,那么解脱天指的就是一切的三乘的贤圣,因为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萨。这样叫做六念。可是我们仔细加以分析之后,会发觉念佛是第一个,那第二是念法--这个法是从佛口所出,所谓佛是法根、法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他过去已经种了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今生又碰到善的伴侣,有善知识来接引他,然后与他共同的来念佛。并且他也知道为什么要念佛,以及念佛有什么好处,这样了知以后,也就是他对念佛这个法门已经有所了解,不是单纯的知道念佛好念佛好那我就念佛。他知道念佛法门有什么好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会相续不断的执持佛号,有时候甚至于可以把它编成歌,在心中不断的唱诵着佛号。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人呢,通常他是具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能够去深入的思惟念佛法门,而且能够知道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念佛的层次。虽然说他是主修念佛法门,可是他也知道这个定要如何来修,也能够摄取这个修定的知见,知道说这个定就是要制心一处要净念相续,也就是要一念相续。佛号、还有佛的形相了然不生。因为净土法门以及修定法门的那个基本知见他都已经具备了,所以在精进不断的修学过程中,这样自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善知识以持名念佛而解说念佛圆通者,必属权巧方便接引众生。将来必会斟酌因缘,续说无相念佛,引导众生进入念佛圆通章之根本旨趣。若已有持名念佛基础者能采行此法,可以迅速调伏六根,充满法喜,做个快乐的无相念佛人。综上所述,可知此一法门是无相念佛,由定而入的净土法门。行者勿因过去善知识以持名念佛为方便接引,尚未叙述到无相念佛之境界,便以为多数善知识皆认定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常常没有时间概念,是因为我多么希望每次分离的时间能模糊一点,再模糊一点,模糊到连时间自己也弄不清楚什么时候要分开,那该多好!因曾沐于善知识的教导,学习过无相忆佛以及忆佛前的方便善巧,便尝试抛开思维这些伤感和留恋。随着火车的飞驰、时间的流逝,这份想念的情怀就这样静静地落在心底,不难过、不激烈,只有一分牵挂。这种感觉怎么这样让人安心啊,母亲也一定在这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