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时讲法华玄义天台止观四分钞文。临坛度人授心扬律。徒盈石室之筹。天宝中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睹大明上烛于天。我身正念俨在光中。异日问荆溪然师曰。智慧光明从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睹此身在空中坐。先证者知是涤垢之相。其年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六。以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告终于支硎山寺。僧益公翰公一夜同梦大殿崩。果遵入灭。门人灵翰法盛 三摩地

2018-07-19

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善者从之。恒念华严经。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童子。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即文殊也。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令却往西国取经。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于今不回。古德既尔。吾岂无缘乎。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 三摩地

2018-07-19

依法华寺玄俨师通四分律钞。俨识其志气。谓人曰。此子数年后。卒为学者之司南矣。尔其勉之。俨新出辅篇律记。邕抉其膏腴穷彼衢术。一宗学者少能与其联鏕方轨焉。性非局促。又从左溪玄朗师习天台止观禅门法华玄疏梵网经等四教三观等义。秘犍载启观性知空。爰至五夏果精敷演。吴会问学者从之。天宝中本邑郭密之请居法乐寺西坊。恢拓佛舍层阁摩霄。半澄江影廊宇完备。后乃游问长安 三摩地

2018-07-19

故讲四分律。而迁善灭罪者无央数众。坐甘露坛二十许年。十有八会。救拔群生。剡浮东震男女得度者一万五千余人。元和十年微云乖悆。十月己亥化于庐山东林寺归全身于南冈石坟。住世七十七年。安居五十五夏。门人等树松柏。太原白居易为石塔铭云。唐钱塘永福寺慧琳传释慧琳。字抱玉。俗姓柯。新安人也。丱龄受业于灵隐西峰为金和尚弟子。所传法要断无重问。大历初受具足戒于灵山会 三摩地

2018-07-19

后徙灵隐寺依远律师通四分律钞。重禀越州昙一律师精研律部。讲训生徒四远响应。肃宗至德二年。恩命举移隶名于慈和寺。上元中刺史韦儇又请为招隐统领大德。即以其年讲授之暇着古今决十卷。解释四分律钞。数十万言。繁杂义例条贯甚明。大行于世。观其先列古人之义。有所不安则判断之。故号决也。决中自序。初依天竺威律师学习。复从远一二师也。凡戒坛则二十六登。皆为坛席之主。 三摩地

2018-07-19

当显庆中敷四分一宗有同雾市。时文纲律匠。虽先依澄照大师后习律文。乃登成之堂奥矣又怀素著述皆出其门。垂拱中日照三藏译显识等经。天后诏名德十员助其法化成与明恂嘉尚同预证义。由是声飞神甸位首方坛。谓之梧桐多栖凤鸟。谓之芳沚颇秀兰丛。门生孔多无过此集然不详终所。系曰。成公与隋蒋州道成同号而异实。二者奚先。通曰。隋成也精乎十诵。著述尤多。唐成也传乎四分。译讲 三摩地

2018-07-19

开成二年届赵郡受近圆登习四分律。属会昌澄汰变素服。内秘之心无改。遇大中初年例重忏度。于盐官齐丰寺讲说。后往礼大慈山性空禅师。诲之曰。子何不学善财遍参乎。咸通壬午岁至豫章观音院见仰山。喜于言下了其心契。仰山令典常住。一日有异貌僧就求斋食。喜减己食馈之。仰山预知。故问曰。此果位僧求食。汝供给周旋否。答曰。辍己分回施。曰汝大得利益。七年旋浙右止千顷山。筑 三摩地

2018-07-19

四分律疏一夏肄习便能敷演。兼为僧众讲涅槃经。法筵长开冬夏无倦。可谓生肇不泯琳远复兴。后闻洪州大寂禅门之上首。特往瞻礼。业身逾六尺。屹若山立。顾必凝睇声仵洪钟。大寂一见异之笑而言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业于是礼跪而言曰。至如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尝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大寂曰。只未了底心即是。别物更无。不了时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道。不 三摩地

2018-07-19

四分律疏五卷钞悬谈二卷。凡二百许卷。图六面。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真体而融事理。超群有于对待。冥物我而独运矣。密累入内殿问其法要。大和二年庆成节。征赐紫方袍为大德。寻请归山。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俨若平日容貌益悦。七日迁于函。其自证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数十粒。明白而润大。后门人泣而求诸煨中必得而 三摩地

2018-07-19

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十部都一百五十三卷。世颇多著述。未测其终。名避太宗庙讳多行字耳。故时称玄恽焉。唐京兆大慈恩寺普光传释普光。未知何许人也。明敏为性。爰择其木。请事三藏奘师。勤恪之心同列靡及。至于智解可譬循环。闻少证多。奘师默许。末参传译头角特高。左右三藏之美光有功焉。初奘嫌古翻俱舍义多缺。然躬得梵本再译真文。乃密授光多 三摩地

2018-07-19

四分者方许入听。因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于众中迥见推揖。每敷摄论即令覆讲。后隐泰岳凡经四秋。将诣洛中。属昏李陵夷法纲严峻。僧无徒侣弗许游方。于是杖锡出山孑焉超迈。恐罗刑宪静念观音。少选之间有僧欻至。皓然白首请与偕行。迨至铜街暨于金地。俯仰之际莫知所在。咸谓善逝之力有感斯见。未几因避难三蜀居于多宝寺。好事者素闻道誉。乃命开筵摄论维摩。听者千数。时有宝暹 三摩地

2018-07-19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 三摩地

2018-07-19

深心供养如来舍利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恒河沙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许。皆以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佛现在。若复有人。深心供养恭敬如来。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皆悉无异。其福无量不可称计。阿难当知。若佛现在。若涅槃后。若复有人深心恭敬供养礼拜尊重赞叹。如是二人所得福德无二无别。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我涅槃后。天上人间一切众生。 admin

2018-07-18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3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