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不得不自我检讨:该重新再付嘱一遍的,就再付嘱一遍;该改进的我得改进;不然我们这一辈老人走了以后,那一些年轻的解悟者那时候五、六十岁,开始出来捣蛋了,各个要搞名闻利养,正法也就四分五裂!但是胜义僧团不可以这样,所以我得要好好教导、好好把关,这是我的责任。今天讲的这么多话,其中蕴涵的法义我希望对诸位有帮助。假使诸位能够听得进,不起烦恼,付诸于实行,那 admin

2024-05-24

  」 每逢四月与十月都是正法道场出产「证悟菩萨」的时间,这几年来因为有退转者之乱,反而让道场变得更加清净,因为起烦恼的少数十几位菩萨都离开了,而能够不退转于正法的菩萨们又继续努力护持正法,迟早有一天都会证悟;他们大部分都磨练了很多年,有的去了七次十次,有的努力护持正法超过十年,所以这几年证悟的菩萨们质量也都很好! 这几年我估算原本证悟后来退转 admin

2023-10-11

   [26]《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大正藏》册40,页84,上9-16。 [27]参见《毗尼作持续释》卷7之“正食五观”,《卍续藏》册65,页162,下5。 [28]《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报恩品第2〉:“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源,速证如来无上道。”《大正藏》册3,页304,上24-25。 [29]真正能阐明佛法义理者一定是 admin

2022-06-23

   [14]《四分律》卷27,《大正藏》册22,页754,中2-6。 [15]《四分律》卷27,《大正藏》册22,页754,中6-9。 [16]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24辑:【当你诵陀罗尼的时候,只要诵一种就好;当你诵这个咒的时候,你就被他们所护持。每一种咒都有一群的部族,这是同一个族类,专门来护持某一个目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咒都有一个固定的目的,如果你是为了那个目的 admin

2022-06-23

   又佛法中的施食有诸等缘起,在律部《四分律》中提到,印度当时是以乞食来削减大众对“我所”的贪著,亦以此来建立对出家僧人的尊崇,以增广信众自身的福德资粮。寺院道场则依如来嘱咐,固定方便施食给护持寺院的护法鬼神众。至于一般僧众之个人施食,则因大众修布施行的缘故,可于多得乞食时,自行施食给鸟兽等有情;这都无特别规范或限定法式。 这个单纯 admin

2022-06-23

  然而代代皆有世智辩聪者难以信受佛法,乃至佛教学者非常自信于受过现代学术洗礼,自认为有著更宽广的视野能剖析佛法(殊不知自陷于世俗学术的窠臼,反而是以偏颇狭隘的眼光来研究佛法);他们将“大乘法非佛所说”设定为大前提,如来所说的大乘经(大乘法)就成为他们口中的后人伪托佛陀之名的思想创作,于是本来完整的大乘佛法,就被他们恣意割裂而说为不同的思想体 admin

2021-01-02

  注17在唯识学上,心、心所有法可分为四分、三分及二分之说法。四分乃是指相分(诸法法相样貌)、见分(对诸法法相样貌有分别及了知的能力)、自证分(了知自己所分别的诸法法相样貌)、证自证分(了知自己的存在乃至所处的状态)。三分是指相分、见分、自证分,将四分当中有分别性的证自证分摄归于自证分。二分是指相分及见分,乃是将四分当中有分别性的自证分、证自证分摄归于 admin

2020-07-27

经过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努力,西方人中相信轮回转世这个事实的人数一直不断的回升;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是事实而并不是迷信。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轮回转世的例子,这个事件刊登在两千零二年的《东方女性》杂志上。这是说有一个叫作唐江山的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不断讲述自己前世的故事,甚至 admin

2020-07-23

  另外《四分律》卷9有提到:【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也就是说僧团刚建立的时候,是没有制戒的。在《毘尼心》卷1里面也有记载:【如来成道十二年中,为诸利根略制戒律。十二年后终至涅槃,为诸钝根多行毁犯,随缺补过广制戒律,譬如纳衣有孔方补。佛临涅槃时以此律藏付嘱优婆离。】很明显的,从《毘尼心》卷1里面的经文,有提到如来成道十二年当中,只是为了诸利 admin

2020-07-06

  哪有人先看见如来藏一分,然后再看见如来藏二分、三分、四分、五分,然后才十分?那么这样子,诸位可以检查看看,那十牛图的作者有没有开悟?显然他没有找到如来藏,才会编出十牛图那个开悟过程,那真的叫作胡扯!你们看,如来这七宝塔才一打开,多宝如来“全身不散”就不动而坐在那边了,大家都看见全身了。你找到如来藏的时候,也是一刹那间全部都看见,整个如来藏 admin

2020-06-20

  那么我是六、七年前看到说:“走到这个地步,我想要放手,好像放不了手了!”因为我怕这一放手就四分五裂了,大家都很担心!正法的未来可能就没寄望了。本来我是打算十年前要归隐山林,已经预定在二○○一年要退下来了,结果没办法,亲教师会议时大家一致否决了。那,既然要继续作下去,不然就轰轰烈烈把它作好;所以我才拟订了计划:以二十年为凝聚期,二十年到了就 admin

2020-06-20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等眷属者;况复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况复亿万眷属,况复千万、百万乃至一万,况复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况复单己、乐远离行。如是等比,无量无 admin

2020-06-14

  [5]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可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且意识的特性就是四分:他有见分,而且他也有运行的行相,所以他也有相分。还有更厉害的,他不但有自证分,还有证自证分;意识对于自己正在做什么事,全都能反观而了了分明。当他打坐一念不生,什么事都不做的时候,意识也知道自己确实是一念不生,确实是什么事都不做的,意识能够这 admin

2020-06-08

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及世财,还要留着一分储蓄备用。另外佛陀也交代,财物不可以交付到四个地方:一个是老人,一个是远处,还有恶人,或者是有大力的人。这样的教示,就是不要让一个在家弟子因为财物无法取回,而产生了很大的烦恼;同样也保障老人的安全,更不会让他人有机会因为贪于财货而造下 admin

2020-02-20

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是事实而并不是迷信。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轮回转世的例子,这个事件刊登在2002年的《东方女性》杂志上。这是说有一个叫作唐江山的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不断讲述自己前世的故事,甚至还不学自通的说起前世的家乡方言。后来,家人拗不过孩子的恳求,带着他到了他前世的家。孩子不但认出前 admin

2020-02-20

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及世财,还要留着一分储蓄备用。另外佛陀也交代,财物不可以交付到四个地方:一个是老人,一个是远处,还有恶人,或者是有大力的人。这样的教示,就是不要让一个在家弟子因为财物无法取回,而产生了很大的烦恼;同样也保障老人的安全,更不会让他人有机会因为贪于财货而造下 admin

2020-02-19

[5]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可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且意识的特性就是四分:他有见分,而且他也有运行的行相,所以他也有相分。还有更厉害的,他不但有自证分,还有证自证分;意识对于自己正在做什么事,全都能反观而了了分明。当他打坐一念不生,什么事都不做的时候,意识也知道自己确实是一念不生,确实是什么事都不做的,意识能够这 admin

2020-02-18

由此更可证知离念灵知仍属意识层次,尚且到不了意根境界,何况能是真如境界?从狭义说,因意根末那识无证自证分来返观自己之存在,是故于五无心位中,便无法证知自己正处于五无心位中,要待后来意识现起时才能自知;但从更深细之道种智来说,八个识皆有见相四分;又此非是吾等初学之辈所能了知之甚深唯识种智义理。以上略说法尘。------《正觉电子报第10期》<略说法尘>正香居士 admin

2020-02-18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 admin

2020-02-18

佛教到了今天已经被浅俗化、分割化,结果四分五裂。譬如念佛法门的人就不想参禅,有的甚至弥陀五经之外的书都不许看,说怕夹杂;念阿弥陀佛的人不想念药师佛,说害怕被拉到东方去往生。有的说人间才有佛教,天上没有佛法,这都是乱讲;天龙八部诸天都护持佛法,怎么天上没有佛法?有的人把佛教分割成南传、北传、藏传等等,而所说互不相容,这些都是无意义。真正的佛法只有一传 admin

2020-02-18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3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