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菩萨也不是真的笨,而是大智若愚,这是因为已经懂了三世因果以及菩萨道修行的正理,知道就是要这样不顾一切的为佛教、为众生努力去做,成佛之道才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所以,即使是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应该要坚持下去,众生也才能够因此而得到大利益。而且,除了要做这些财施、无畏施等等事之外,同时也还要作法布施,才能够叫作大施主。所以大施主真的是不好干!但是,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世间人,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是想把握今生,尽量过着享受五欲的生活,不但想要把所有的福报,都尽量用尽,有的甚至还不断地扩张信用借贷,觉得这样才不吃亏。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贪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 三摩地

2018-07-23

像畏财尽受苦或者是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两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这一世的布施,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果报,并不是今生马上就能得到善业的果报。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 三摩地

2018-07-23

但正觉同修会还是一样用欢喜心来看待,因为他这二十元、五十元,布施在的大福田中,他在未来世,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德啊!即使有的人,会特别写明免寄收据,但是正觉同修会也是同样依照程序来寄发,因为十方钱财的因果是很重的,所以一定都要照规矩来处理的。佛陀接着又依布施时,财物、施心以及福田大小,这三种状况的差别不同,分为五种情形来为我们说明未来世产生果报的差别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如果众生听你解说了佛法因果的道理之后,从此就不再去偷盗别人的财物了;由于这个因缘,你这个作法布施的人,在未来无量世,就都会是多饶财宝的。如果说,众生在听闻了你说法之后,明白了布施的功德果报,也心开意解了,所以开始乐于布施,那么就会有更多人得到了需要的财物,而不必挨饿、受冻,身体也就有了气力;像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从你的法布施教导而来的,所以说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从如来藏角度来看,原本众生与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进一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慢慢地就离开会说人过错的烦恼;同时他也会看到:乐瞻病人、乐施贫人,都是菩萨所应当修集的福德资粮;然而,此时由于亲见万法所依的第八识,对因果的道理生起了进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胜妙,因而知道更应该勤行精进。所以之能够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当然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这一小段为我们说明,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了不同的布施因果,所以我们应该尽量简择,以能够得到最好果报的方式以及心态去布施,但是在心中却不需要去贪求果报。因为有智慧的人已经了解,福德果报是如影随形的紧跟着施主,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掉,那么又何必在心中牵挂福德果报呢?心中分别计较,就会失去了至诚心,反而使得施心变得更低下,而使得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以后,在布施时就应该要以至诚心,以及良好的财物来布施,同时也要选择好福田来布施,千万不要选择破法者或是严重违犯十重戒的坏田来布施。这个道理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才不会对布施的因果蒙昧无知,否则就会像某些人,到处努力广种福田,但是所种的却是毒田,那么来世只能收获剧毒的果报了。 (原标题:财物、施心以及福田大小不同,未来世产生果 三摩地

2018-07-23

但正觉同修会还是一样用欢喜心来看待,因为他这二十元、五十元,布施在的大福田中,他在未来世,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德啊!即使有的人,会特别写明免寄收据,但是正觉同修会也是同样依照程序来寄发,因为十方钱财的因果是很重的,所以一定都要照规矩来处理的。 (原标题: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如果众生听你解说了佛法因果的道理之后,从此就不再去偷盗别人的财物了;由于这个因缘,你这个作法布施的人,在未来无量世,就都会是多饶财宝的。如果说,众生在听闻了你说法之后,明白了布施的功德果报,也心开意解了,所以开始乐于布施,那么就会有更多人得到了需要的财物,而不必挨饿、受冻,身体也就有了气力;像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从你的法布施教导而来的,所以说 三摩地

2018-07-23

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五者究竟位,谓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此谓:若人不依别教唯识五位,修学真实唯识虚妄唯识二门满足者,不能成就究竟佛道;此二门则以真实唯识门之如来藏心为根本。(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174-175,正智出版社。) 三摩地

2018-07-23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以后,他就认为说,那这样的话,那不就是认为作的与这个受果报的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因为这个过去世的五阴造作生天的善业,然后未来世去受天福的这个五阴不同啊,所以叫异作异受啊!但是佛陀告诉这个外道的道理是这样的:【是义汝有,非我所说,何以故?如汝法中,作者是我,受者是身,而复不说异作异受。受不杀戒,即是我也;以是因缘,身得妙色;是 三摩地

2018-07-23

现在是在略说布施得福的因果原理。有外道认为:这个种子里面已经先有芽,所以浇水、施肥这些了因,让这个芽长出来。可是佛陀告诉外道:这个芽增长,是因为有这个水、粪,所以说是本无今有的。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水、粪的话,这个芽是不会生长的;另外一个道理是说,如果我们在三界中,没有对我们的自我贪爱,以及对于器世间的这些我所贪爱,也没有无明,不会去造作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布施不能只看一时的表相,来判断布施的因果 (原标题:布施不能只看一时的表相,来判断布施的因果 三摩地

2018-07-23

到这里我们要来略说一下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菩萨修行菩萨道,最重要的是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实证般若;实证般若的基础,就是一定要开悟,找到自己的自心如来;找到自己的自心如来以后,才能够生起般若智慧。生起般若智慧,以自己所证的般若智慧,来看待施主、受施者乃至未来世受快乐的果报者,都是无常、缘起性空的五阴。而能够出生五阴的第八识实相心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3

前面已经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我们接下来要来略说一下:布施得福的因果原理是什么?佛陀教导菩萨们:如何正确的观待布施、修治布施,藉由布施来修除贪悭的烦恼系缚,增长慈悲心、怜愍心。如何藉由布施来脱离贫穷困苦与三恶道的果报,乃至能够生起解脱的智慧,破除我见,能够实证般若。因为菩萨行菩萨道最重要就是要能够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所依止的就是般若智慧,要能够生起般若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有人他没有钱财,然后看见他人在广行布施,对于他人布施,心里面不会欢喜、不会信受,他不相信这样子布施真的有福吗?受布施者真的是福田吗?这样子的布施真的能得到善果吗?所以疑于福田,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善根,因为对于因果不信、对三宝不信,这就是真正的贫穷。或者说:有人很多财宝他自在运用,一点都不妨碍;可是遇到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种就是信,这个信根、信力就是对于三宝的信根、信力,以及对于三世因果的信。第二种就是戒,也就是对于戒行上面,怎么样对于众生拥有戒体,不毁犯众生、不恼害众生。第三个就是有惭、有愧。接下来就是对于大乘的佛法,第一义谛的了义乐于听闻,乐于听闻然后乐于熏习。接下来就是能够布施,将自己的财物拿来布施利益众生;当然最重要就是能够在佛道中真正的解脱智慧生起以后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五个应该要除去的是:不信因果。所以会有不信因果的状况,表示说这个人在布施法上信愿行的环节之中出了问题,或者是只是稍微相信,继续去作布施的愿就不会那么恳切,碰到可以修于布施的时候,就是有意无意地作一点,那么怎么有可能叫他乐行惠施呢!所以若是要于布施法的因果,是要能够深信不疑的话,也不是一蹴可几的。 (原标题: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碍2)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种是邪见,什么样的邪见呢?就是一般人都会落在邪见,就是说没有三世,认为只有这一世;会认为只有这一世的人,大部分是落在六识论中,认为一切有情只有六种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有这六个识的存在,那当然会觉得这六个识,这一世死亡舍报以后就没有了,所以会认为就没有未来世;既然认为没有未来世,就会认为没有过去世,所以既然没有三世,那么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