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对于在家,一样是这样子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家你不能用这样子的方法去作营生;更何况是出家的,更是在比丘律里面、在声闻律里面有严格的规定,你不能用这种方式去作这个邪命食,因为这个是会增长众生我见的邪见,所以佛所不许的。那我们对这个太岁,也就是说日月星辰,刚刚所说的《易经》,中国的《易经》对于我们的这个山河大地的这样子的一个观察,其实是对还是不对呢?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6集在家信佛有禁忌吗?>正圜老师主讲(原标题:十月一送寒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家修行,不是为了远离而去远离,不是为离欲而离欲;而是为了不让烦恼干扰我们的修行,我们才要对治。比如,当我们对于世间的名利一味地追求,乃至于我们忘记了本心。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人整个就陷入名利的漩涡里面,这个时候就应该要好好地去对治关于名利的。如果我们的心虽然在红尘里面,可是我们对于名利是淡泊的,我们在做这些世间法的同时,实际上有一个更高的目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说就世间的运转来说,乃至于就佛法的这些维系跟弘扬来看的话,其实在家的菩萨们才是主力,因为在家的菩萨们维系了世间一切正常的运转;在家的菩萨们更由于破参明心、证悟了清净本心的关系,能够在红尘中一边修行,一边又不会迷失自己。所以,在家的菩萨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广与各层次的众生接触,来达到摄受众生的目的,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把佛法带给每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末学在学佛以前,曾听学佛人说起,在家供奉佛菩蕯圣像、礼拜及念佛可以回向给袓先,家里不一定要有袓先牌位,因为家乡的房子早已无人居住,所以就把供奉在家乡的袓先牌位请到寺庙里头去供奉,每年清明节前后才到寺庙里礼拜,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我们的回答是:菩萨道行者面对世间法中的事相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如果面对的世间习俗不是造作恶业、违背正道的情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五)世尊这段开示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以衣服、食物、房舍、床铺或是平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资,来供养佛门的出家众或是外道的修行人,然后再请他们为在饿鬼道中的祖先或是众生来持咒祝愿,让他们得福的话,因为供养了出家或在家的修行人,再加上持咒祝愿的缘故,所以被祝愿的饿鬼道先人或是众生,就可以因此得到大势力。他们因为有了大势力的缘故,所以布施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人不管别人的感受,喜欢在家里唱卡拉OK,而且唱得很大声,吵得邻里不得安宁,规劝也不听,导致别人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就会莫名其妙地讨厌他,对他所说的话不会信受;既然所说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更不可能冀望别人会帮助他了。又譬如有些人喜欢妄语,能够颠倒黑白,后来别人知道那都是不如实语,就会对他有所戒心;未来世有因缘遇到了,就会觉得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三种邪见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有一种出家修行的沙门和在家修行的婆罗门他们主张:人今生所受一切苦乐,纯粹是由于前世所造业因来决定的。第二种修行人则主张:这一切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所决定的。另外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则说:这一切都是随着机运无因自然而有。佛陀就告诉们:我遇见了主张或宣说这些见解的沙门和婆罗门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是否真的信受他们主张的看法?他们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出家人要帮助众生的,是要解脱三界生死的轮迴苦恼;出家人不赚钱,并不是因为出家人如果他在家的话,他没有能力赚钱;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说,禅宗祖师里面有说:「出家事乃是非将相所能为也。」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也。乃至菩萨们如果去看看,那一些禅宗祖师的公案,更简单的,以比较接近于玄奘大师的,就玄奘大师的窥基大师而言,他是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这一个大将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的僧人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与意义,舍弃了世间的五欲享受而出家,僧人出家亦不求独善其身,而是要学有所成后救度一切众生;佛弟子不求征服天下,只求征服自己的贪瞋痴,……故信佛学佛是大丈夫行,非王侯将相所能为,怎么能说佛教是迷信,是消极厌世?有人说“如果世人都出家了,人类岂不是要灭绝?”须知信佛学佛以在家居士为多,并非皆要出家,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云: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这一段的里面,我们当然首先先看到的: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我们说出家所为何来?出家其实是为了要追寻真正的、真正能够贯穿三世、能够恒久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因此说这是诸佛常法。而诸佛即将出世,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件极大的事情,因此说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让十方有缘众生知道即将有佛出世,可以准备来听闻妙法及作种种供养。由上面所引之圣教的开示,大家可能留意到:在里面都有说到,从右胁生或从右胁出这个内容。这里我们要顺便说明的是,因为有些人在这里会产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有些平常很热心布施行善的人,脾气却非常刚烈固执,经常与同事闹意见,在家里也经常与太太或家人争吵,对子女也动辄加以打骂,对父母更不知道孝顺。有些人平常很认真做善事,一旦有事,却不断去问神、相命和改运,花了很多冤枉钱,结果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善心人士在拜神时,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竟不惜杀鸡买鱼,用非常丰沛的牲礼来祭拜,事后又烧了一大堆的金银冥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在家的学佛人就是追求家庭和乐、事业顺利,追求身体健康,追求家人平安,都是在这些事相上面去用心、去追求。可是佛法只有这样子而已吗?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很用心在学佛的人,他很用心的在佛教当中去修学正法、去护持正法,别人会说他在学佛,他也会自称是学佛人。可是一个接受其他宗教信仰,尤其像是一神教----所谓一神教:他们就是认为有一个绝对无上的神是宇宙万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那个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三种邪见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有一种出家修行的沙门和在家修行的婆罗门他们主张:人今生所受一切苦乐,纯粹是由于前世所造业因来决定的。第二种修行人则主张:这一切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所决定的。另外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则说:这一切都是随着机运无因自然而有。佛陀就告诉们:我遇见了主张或宣说这些见解的沙门和婆罗门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是否真的信受他们主张的看法?他们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别译杂阿含经》卷8)这一段中这样说:说什么叫作优婆塞信?优婆塞信就是指说,归依三宝在家修学以清净信而安住于佛法的男众,就称为优婆塞信。佛陀告诉释摩男说:假如这一位男众,对于如来成就真实功德能利益众生,这个部分深生信心而能够安住于信心中,终究不会被在佛门中的假出家人、或是外道的修行人、或是欲界天人、或是天魔、或者是色界天的天人,乃至于是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不然就是在现在媒体新闻报导里面,有时候会指责那一些犯了错的出家人,说他们应该要四大皆空啊,不应该敛财,不应该与在家的女众闹绯闻……等等这一些负面的消息。所以,一般的民众听到四大皆空这句话,就会认为说是:所谓的出家人,或者说是佛教的修行人,应该要一切事情都不在意,什么都无所谓,也什么都不需要。所以大众会认为,所谓的四大皆空就是,一切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无我的真实道理却常为诸方的出家、在家大师所误会,他们总以为佛法无我之理,就是在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此每当听到有人说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指为是同于外道之神我、梵我思想,诽谤这种法义不是佛法,不是佛所说的原始佛教。佛所说的三乘菩提都在说无我,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一个另外一个大的修行的途径,叫作在家菩萨的修行的途径。既然在家的话,显然菩萨们跟所有的世间人一样,都会有眷属的,所以,同样也会有夫妻之间的感情,同样也会有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样地,菩萨们在社会上,是不是一样能够积极进取呢?实际上的状况是,往往同样也能够积极进取。这个是为什么呢?最主要是因为说,如果选择在家修行的话,我们首先要认知的是说,我们在家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2 |